分享

【三湘文艺】胡大雪 再听鹿岗小镇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再听鹿岗小镇

纪念大弟大略

作者简介

     胡大雪。一个热爱生活的家庭主妇。爱好看书写字烹制等平凡又有意义的事。爱家人爱亲友。

 又到古历六月初九,是大弟大略的冥诞。十三年前的那天中午,在上班途中,大略遭遇车祸,不幸身亡。那天愁云惨淡,地上的一滩红黑色浓血,让人不寒而栗,痛彻心扉。不管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悲痛欲绝,不管妻儿姐妹是怎样地拊膺顿足,哀嚎遍地,大略依然无情地垂下了我们熟悉的那双能干而粗糙的大手,短暂的一生,匆忙用悲凉凄惨定格在不到三十七岁的不利流年之上。就在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生离死别的绝望和万箭穿心,才真正知道阴阳两隔的无奈与悲哀,才真正懂得顿失手足的削骨切肤之痛。

从一岁起,我便同爷爷奶奶生活,在爷爷奶奶的宠溺下过着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弟弟虽然比我小一岁多,但在家里他却是长兄长子一般勤劳耐苦,六七岁时就帮爸妈煮饭炒菜喂猪,还要带下面的两个弟妹。那年爸爸任教的学校搞勤工俭学,爸爸停薪留职出来做生意,结果亏得一塌糊涂,爸爸一筹莫展,妈妈几乎抑郁成疾,是弟弟,十六岁的大略,辍学出来到郴州贩煤,到北京倒美元。后来,家里没开餐馆了,他马上到市里的一家小餐馆当助厨,可怜弟弟除了每天五个小时睡觉外,其余时间都在餐馆拼命工作。起早贪黑、汗流浃背都无法形容弟弟的艰辛,月底拿到微薄工资后马上回来全额交给妈妈做生活费,妈妈心疼得搂着他苦泪长流,留他吃饭后再去上班,他没假,必须匆忙赶回,唯恐丢了饭碗。就是这样,弟弟用和他年龄极不相称的早熟,承担着命运的重压,超负荷挑起家庭大梁,挑起亲人们的希望。多年来,一直到现在,弟弟睿智的前额,坚毅的目光,沉重的步伐,依然深深雕刻在我的眼里、心里、梦里,永世难忘。

弟弟聪慧。虽然读书不多,却自己报了成人自考的函授大学。秉烛夜读是他多年的学习习惯。果然,在他考到文凭后,全县五大生招干,因此他成功拿到了金饭碗,到政府部门上班去了。工作上自然虚心学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深受每个领导和同事的喜爱。甚至定期捐血成了他的一个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也是那么正直善良,诚恳踏实,积极上进,助人为乐。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戚朋友找他帮忙,只要他力所能及,定然嘘寒问暖,热情周到,劳心费力,不吝钱财。无论是村里还是族里,有红白大事,他总是系着围衣,严寒酷暑中,几天几夜在烟熏火燎的一排锅灶边掌着大勺,每道菜每道工序都任劳任怨、亲力亲为。茶余饭后,村里老人都夸他大爱大义、尊老爱幼、礼贤上下、善良淳朴、勤劳宽厚,说到动情处,多少长辈们泪眼朦胧,哽咽难言。

从记事起,姐弟二人就形影不离。一起做游戏,一起守爷爷种的西瓜,一张大平床上一起睡到我出去读初中。小时候早上天光后同起同吃同去上学;谁有快乐或者过生日便一同分享;谁有困难,俩人互帮互助。几十年姐弟从未红过脸、吵过嘴。到大一些,我们共同集邮,共同买口琴,共同听歌。在当时的乡村,我们姐弟四人就都能说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能唱动听的歌。尤其是罗大估的“鹿岗小镇”更是我们的最爱。

那时我十八岁,高考落榜后在家里餐馆做事,理想的没落让自己非常抑郁。一天不小心烫伤了脚,创面严重。那时不比现在医疗条件好,我只能在奶奶家休息,脚痛难受不说,人生失意的心痛更难熬。大略找医院的朋友弄些青霉素的粉子拿回来和蛋清调和每天帮我涂在患处,然后卧床休息,这卧床的两个多月,他每天在餐馆开完中餐后准时到奶奶家来陪我,借一个录音机和几盘磁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罗大佑的“鹿岗小镇”,是不是这是落寞之人的心声?对自己无志无能不满的渲泄?总之,大略天天陪着我,天天听着“鹿岗小镇”,打发这无聊的时日。脚好后,他慢慢介绍他的朋友们和我认识,但那时相当孤傲的我并不屑于与他那些识字不多的朋友往来。但姐弟还是终日在一起,哪怕睡前,他也到我房里,与我小坐一会才去睡。后来各自嫁娶,自然贴心话更多,感情上、体力上、经济上往来依旧,从无过节。我怀二胎躲在娘家,他依然每天抽空来陪我,有时也买点水果零食,遗憾的是没找到“鹿岗小镇”的磁带。即使后来我随夫到了和他相距甚远的湖坪草地,他也常常午餐后骑摩托车到我这儿坐坐,到两点再去上班。说不完的话,叹不完的气,联想到姐弟们小时候许下的理想,如今不忍直面的现状,房子车子更不敢奢望,感觉就是“鹿岗小镇”里唱的那样“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心中彷徨,满目荒凉。翘首以盼,何日能达成理想?

 弟弟走时,他女儿才十二岁,儿子不满五岁。十三年后的今年,聪明能干的女儿在农大毕业后去年考上了公务员,无独有偶,又坐上了她爸当年“扶贫办”的那把椅子。1.81米的儿子阳光俊朗,今年刚参加高考,期待不多时日后就有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这些年,除了爷爷奶奶倾力相助外,还得感谢孩子他妈,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把姐弟俩拉扯成人。妻儿的努力及作为,于一生舐犊情深的大略,也是很好的安慰了。我们的父母老了,母亲脆弱,每次逢年过节或遇到与大略有关的话题,依然老泪纵横嚎啕大哭。还好国家政策好,家里老少几代人努力,经济条件突飞猛进,渐近理想,几年时间,姐弟们各家有车有房跟着潮流奔小康。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庭温馨和睦、顺遂安康,小辈们也都积极向上。父母退休工资尚可,加之有医保兼顾,倒也帮我们省去不少负担,老父母能晚年幸福,当年父母膝下最善良孝顺的大儿子大略,自然也能含笑九泉了。

今天再听到这首歌时,思绪万千,泪流满面。歌依旧,人作古,尚存者,添悲伤。大略,知道吗?也如歌词中一般“台北不是我理想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是啊,生活再好,现实再美,若非手足相安,如何能是我们“理想的黄金天堂”?没有你的日子里,自然“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又一个不眠之夜,只因再听“鹿岗小镇”。大佑哥哥的声声嘶喊,仿佛在说:“大略,你好好安息吧;大雪,你还是坚强乐观地活着吧”。

 如果有来生,大略,我们再做姐弟,再听“鹿岗小镇”,可好?! 

本期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