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刘花莹/尝新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尝  新

作者:刘花莹 

“瞿——瞿——瞿——”
队长端叔的三声哨子又清又脆,划破山村清晨的宁静,催促着还在床上伸着懒腰的人们出工了。
今天,是“双抢”的最后一天,也是个“尝新”打牙祭的好日子。
这一天,大伙儿从“双抢”开镰就盼着呢!盼了足足一个月。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年里除了过年过节,能从生产队分到或大或小的一块猪肉,让一家老少见点油星。平素日子,酸菜萝卜,清汤寡水,能让一家人吃饱,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要想解解馋,就只有指望生产队“尝新”了。在我们乡下,收割了早稻,晒干交了“公粮”之后,社员们分到粮食吃的第一餐新米饭就是“尝新”。煮了饭菜,先敬祖先和神灵,祈求他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等家中长辈先动了筷子,晚辈们才可以开吃。那时刚好“双抢”上岸,生产队为了犒劳社员们,每每会让大伙打一次“牙祭”。这样,每年的“尝新”就成了“打牙祭”的最好由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每年的“双抢”,正是我们的暑假期间,队里一大群正读小学和初中的奶崽女崽,除了带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外,也要跟着大人割禾插秧参加“双抢”,为家里挣工分。生产队出工,起得早,回得晚,中午还有太阳暴晒。这些苦和累,在父母一遍又一遍的“井水挑不干,气力用不尽”的“谆谆教导”中,睡一觉醒来似乎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想来,每年七月底,“双抢”进入“白炽化”的考验阶段,能让汗水淋淋疲惫不堪的人们振作起来的,除了对“搞完双抢迎八.一”的满腔期待外,队长那句暗语“扮桶(打稻机装谷子的桶子)上岸,集体开餐”起了极大的作用。“集体开餐”就是生产队藉由“尝新”的风俗,杀头猪给社员们打打牙祭。我们队有个养猪场,一个头上长满癞子,我们都叫他“癞子李”的退伍军人养着十多头猪,是要交牲猪任务的,生产队没有权力私自宰杀。但“双抢”期间杀头猪犒劳犒劳社员们,大队干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为每个生产队杀猪,都少不了他们那一份。队长的话像风一样吹遍了村子里的各个角落,男人女人的眼睛都亮了,小孩子们更是奔走相告,闹腾开来:“呃!呃!尝新了!打牙祭了!有猪肉吃了!”
掐着手指头数着日子,这一天,终于到了!
出工的人们按照昨晚开会的分工,早已各就各位了。今天只剩下峒中央的一丘大田了,全队的社员都集中到这里来干活。十几个妇女负责割稻子,她们并不像平时那样一字儿排开,而是从稻田的四周开始割,慢慢地向田中央合拢。这是有奥秘的:四周的稻田早已收割完毕插上了秧苗,那些田鸡、青蛙全把剩下的这块茂密的稻田当成了它们的青纱帐和庇护所。今天,小孩子们是不用带工具出来做事的,只管磨利了眼睛盯着那些上跳下窜急于逃命的小动物,一有动静,大家就围上去,嘻嘻哈哈地在田里驱赶追逐。那些抱着稻草脱粒的汉子们,这会儿眼睛和心思全不在打稻机上,他们跳下打稻机,三步两步地赶过来,加入孩子们的阵营,任那一只两只的田鸡又跳又飞,还是逃不过这些“猎手”们的天罗地网。欢笑声、叫喊声惹得旁边扯秧的姑娘们频频直起腰来朝这边张望,调皮又有心计的后生们便趁机开一些荤荤素素的玩笑……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不到一个早晨的工夫,这丘大田从收割、脱粒到翻耕、插秧,一气呵成,至此,生产队今年的“双抢”任务胜利完成。
晒谷场上传来猪的惨叫声,大家赶紧收拾捕捉到的“战利品”,说说笑笑地涌向晒谷场。
那里,早已有三五个精壮的汉子把猪放了血,吹了气,一个汉子正把滚烫的开水浇到猪身上,另一个汉子正撅着屁股刮猪毛。那尺长的刀在猪身上刮一下,便削泥似的刮下一片黑里带黄的猪毛,露出猪白白胖胖的肚腹。汉子们麻利地收拾完猪,过称,抬起放到临时搭起的案板上,生产队的会计早已根据大伙估算的重量把肉分摊到各家各户,竟然相差无几,引起了围观的人群一阵喝彩。
分肉的过程简单而隆重,每户的当家人按生产队记工分的顺序排着队,每个人都睁大眼睛,看着掌刀的汉子手起刀落,啧啧称赞。精明的主妇期盼着自己家分到的那块肉能多一点肥肉,好让家里的菜能多几滴油星。
分完肉,剔出来的骨头、猪内脏、四只猪蹄、一大盆猪血以及整个猪头,就是今天集体开餐打牙祭的食材。
香喷喷的米饭是生产队新碾出的米煮的,今天的饭管够。菜有五个:热气腾腾的猪血猪肝小肠汤,油光闪闪的猪头猪脸猪骨头炖海带,油里透着红亮的红烧猪蹄,浓香扑鼻的酸辣炒大肠和猪肺,全装在几口大锅里;最后压轴的一道菜是大家捉到的田鸡和青蛙,加上新摘的辣椒,美美地炒了几大盘。队里掌勺的几个男人都是烹饪高手,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食材,在他们的手里样样都变成了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永生难忘。
开餐地点就在生产队的队部。只有队长和会计办公用的两张桌子,围坐着二十多个男劳力。妇女们捧着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家什,满满地装上一大碗饭菜,紧赶慢赶地跑回家去,家里还有老得不能出工的老人,他们在等着“尝新”呢!
“无酒不成席。”“癞子李”边说边拿出了自己酿的米酒。男人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时讨论着这一季的收成,商量着下半年的打算;到了后来,不知谁提议,大家分成两派划起拳来。孩子们往来穿梭,吵吵嚷嚷,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欢笑。
“双抢”已远去几十年了,人们的生活早已衣食不愁,但好多次半夜梦回,梦里竟然全是饭菜的鲜香。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吃上一餐饱饭,吃上一顿肉,何尝不是一种光荣一种幸福?

作者简介

      刘花莹,网名“嫁与飘飘雪”,湖南祁东县人,退休中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江华老年大学校委。为《江山文学》社团副总编,历年来有诸多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各地报刋杂志。

本期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