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高三九/我的三姐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我的三姐   

作者:高三九

我家兄弟姐妹多,如同瓜藤结瓜一样稠密。三姐大我七岁多。如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她上一年级刚刚开学的情景。那天,她肩挎小书包,驮着两岁多的我,迈着蹒跚的小步去上学。
当时的学校在“如来塝”的大礼堂,大约离我家不到200米。礼堂中间安装了用牛做拉力的圆型石槽碾米机,礼堂旁边有间偏屋。印象中,教室在偏屋的楼上,地面铺满木板,行走时,楼板发出嘣嘣嘣的响声。三姐牵着我小心翼翼地踏着木板楼梯,一步一步向上移动,好不容易走进教室。
可是,我一进教室,就怯生哭闹,老师不容。急得三姐不知如何是好。“啊,莫哭,莫哭,姐姐下课后带你去找妈妈”,“你再哭,把你扔到猪栏里去”。不谙世事的我,不听哄,不怕吓,继续哭闹,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三姐无奈,只能驮我回家。
那天,快要临产的妈妈在家,正在纺棉线。纺的棉线,织成棉布染色后,为我们添置衣裳。妈妈把时间看得宝贵,哪能允许三姐驮着哭闹的我去影响她纺棉线呢?妈妈生气,顾不得多想,把三姐的书包朝着铺满了半间房子的木板阁楼,用力向上一甩,轻轻的小书包,在空中打了几个旋转后,“啪”的一声落在阁楼上。从此,三姐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在家做不是她这个年龄做的事情。
虽然三姐进过学堂门,但她还没有学会认写自己的名字就辍学了。
我是三姐带大的,对她很熟悉。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对他们的印象明显就少些。我总觉得,在我们九个兄弟姐妹中,三姐最聪明能干。
她心灵手巧,纳鞋垫,打毛衣,无师自通。做事雷厉风行,干脆利索。十几岁的年纪时,便是家里的一个得力帮手。
我家人口多,劳力少,大集体年代,粮食不够,年年超支。每年“双抢”,为了赶收种季节,生产队开会决定,鼓励社员多劳多得。对扯秧插秧等能单独完成的农活,按数量定额计工。三姐年轻灵活,不怕疲劳,早出晚归,做事麻利,她扯秧插秧就像“晃星”一样快。每年“双抢”能争到不少的额外工分。
七月骄阳似火,大地如炉。高温烤得树叶卷了,瓜菜蔫了。为了赶“双抢”季节,人们不得不头顶烈日,在烫脚的水田里扯秧,插秧。还有可恶的蚂蟥。这些家伙,让人见了顿生鸡皮疙瘩,在水田里听着水响,寻找“猎物”。一旦被它吸上,滑溜溜的很难用手扯掉。三姐胆大,不怕,每次用手掌使劲拍打,让蚂蟥脱落,一边拍打,一边骂“该死的蚂蟥”。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年轻人手中基本没有零花钱,偶尔去小卖铺买个生活用品,也只能望而却步。
 记得我大约十一二岁放暑假的时候,“双抢”结束了,三姐与几个伙伴合计晚上去卖柴。她们趁中午休息时间,把自家晒干了的上等柴火,用绳子将柴捆好。晚饭后,她们每人担着一担七八十斤就上路了,我也担着四五十斤跟了去,组成了一支卖柴的欢快小队伍。我们风风火火走着山区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小路,来到几里远的大新屋,丁家园,还有十几里远的西边屋,到这些做瓦,扮砖,做水壶的窑厂去卖柴。大家借着月光前行。我生怕掉队,咬紧牙关,一边抹掉额头上的汗水,一边不停地将肩上的柴担左右换肩。
然而,她们这些伙伴大都没有读过书,学历最高的也只能认写自己的名字。面对每斤柴火0.012元的单价,大家一筹莫展,都很难算出自己一担柴换多少钱,更不能把我们合在一起的总金额,顺利分配到人。
三姐尽管不会认写自己的名字,但不知她哪来的本事,能够用心算准确算出自己这担柴的价钱。大家分钱心切,找块空地,席地而坐,凭硬核对,七拼八对好不容易分到自己应得的柴钱。我将自己分得的几角钱,小心放入口袋,不时用手摸了又摸,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几角钱不翼而飞。一想到集少成多后,用来买笔,买本子,交学费,心里乐开了花。
不久,三姐出嫁了。那个年代,农村普遍贫穷,她的婆家倾尽全力为她准备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新房,从此,三姐过上了自己的小家生活。
姐夫是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人。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他们大显身手,将部分自留地改为水田,扩大种植面积,选择优良品种,广积肥料,精耕细种,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扩建了住房,改善了居住环境。
姐夫姐姐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头,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孩子读书要行走十几里的山区小路,三姐不放心,天还没有亮就送孩子上学,晚上断黑后又要到半路上去接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早摸黑送孩子读书。他们的孩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毕业后,个个走南闯北,努力向上在外打拼发展,均已成家立业,有的在广州买了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姐夫姐姐儿孙绕膝,享有天伦之乐。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兄弟姐妹相约去看望九十高龄的老母亲。回忆小时候的艰难岁月,感慨万千。三姐小时候要照顾我,被妈妈逼着辍学。三姐没有文化,生活中遇到签名而不知道写自己的名字,常常暗自流泪。我问及妈妈当时为什么要丢掉三姐的书包时,妈妈好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不知所措,低声细语,自责难过。
三姐聪明善良,是我连累了她没有学习文化知识,耽误了她的前程。我至今内疚不已!恨不得重新再来,还回她要学的知识!
可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像三姐这样的遭遇,又何止三姐一人呢?当时父母的难处,也是无可奈何啊!
三姐没有文化,讲不出人生大道理。但她为人正直,热心公益。在居民小组自发筹款修路时,积极发动亲人大力支持。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婆家有位终生未娶的贫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后,她送茶送饭,多年如一日,照顾老人去世安葬。她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冒着眩晕呕吐的晕车不适,来到百里外的女儿家,帮助带孩子……
这就是我尊敬的三姐。

作者简介

高三九,岳阳县人。一个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看书旅游。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