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学诊脉,如何分析脉象

 感通天下 2020-08-07

     掌握正确的把脉方法后,我们就可以回答平时常见的一些疑问了。

     有的人会觉得,脉的搏动是心脏搏动的传导。因此,打脉的话,左右手脉,脉的寸关尺三部应该和心脏搏动一致,都是无差别的。

      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显然是把脉的搏动等同于心脏搏动导致的。殊不知,心脏的搏动传导到手腕上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变化的产生。而这些产生影响的因素,绝对不只是这个流动的脉管而已。

      脉的三部变化代表的是全息对应部位的变化。所以,当某个全息部位出现代谢障碍的话,其变化就会在三部脉相应部位出现相应的变化。

     如上图所示。

     比如,当身体上部心肺膈等部位区域出现代谢障碍,细胞和淋巴以及血管中的水交换受阻,这个时候,在寸脉上就会出现正弦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水饮病。

     如上图,箭头符号表示器官组织细胞水进入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管水进入器官细胞阻力也增大。这样,表现在对应的脉象上就是正弦脉。所谓正弦脉就是脉弦,脉管不厚不薄,不枯燥,不锐利,脉内气力量均匀,无滑,无空弱感,无实脉。

   《伤寒论》明指:单弦为饮。大家都认为这个单弦指的是左边单独弦或者右边单独弦。事实上,张仲景的意思很可能是脉的单独一个位置弦。

     通过对这个正弦脉的分析,我们就会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水饮病明明是水饮停留的病机,患者却往往还会同时有血少荣润不足的表现。这是因为组织间水饮停留,张力变大,血管向组织输送营养受到的阻力增大,组织同时就会出现营养缺乏的表现。

     我们在临床上也反复的可以验证到。当右寸单独出现正弦的时候,患者多有胸闷咳喘等肺系的水饮病;当左寸单独出现正弦脉的时候,患者多有心慌心悸等心系的水饮病;而当双寸脉都出现正弦的时候,患者多会出现气短,气逆上冲,咽喉异物感,吞咽梗阻感,等纵膈食管系水饮病。

      上部的水饮证用苓桂术甘汤为正治。所以,张仲景的这个苓桂术甘汤虽然药物各个平和,但是确是老年人保健之宝。因为它能清除心肺的水饮。但是如果出现变证,水饮内陷,治疗就会复杂很多了。

      中部的水饮证,在关脉会出现正弦脉。若正弦出现在右关,通常会有腹胀,肠鸣,腹泻,打嗝等胃肠系的水饮证。治疗用附子理中丸、生姜泻心汤、肾着汤等。若正弦出现在左关,通常会有纳差、口苦、胸胁胀痛等症状,治疗用柴胡类方。

      下部的水饮证,通常会在尺脉出现正弦脉。多会有小便异常,腰痛,脚无力,头晕等症状。治疗用五苓散、真武汤、附子汤等。 

       以上讲的是单独一个位置出现正弦脉,而其他部位基本正常的情况。

       下篇我们会分析,单独一个位置正弦合并其他位置脉象异常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