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知世界 | 孩子喜欢的博物馆指南(2019年4月)

 文话童心 2020-08-08

知识            艺术

-❶-

编前 | 你害怕未来么?

         未来                成长

高晓松在《晓说:YY未来世界》中提到了两件事:

1、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人努力在把人变成机器。而未来,我们要把机器变成人。那么未来,人干嘛呢?

2、技术和艺术是平行线,历史上每当人类陷入技术的迷思和颠狂时,最后总会由艺术站出来挽救人类、带领我们继续前行。

于是,你看这个世界上,有人说“这世界变化快,我们将何去何从?”同时也有人说“这世界总有恒定的规律。”

有人因未知,而恐慌;

有人因已知,而笃定。

你呢?

知识            艺术

-❷-

推荐不求全  只愿娃喜欢

2019年4月  看展指南

         未来                成长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展馆地址: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售票)

票务信息:5元

联系方式:64040179

公交路线:13、60、118、612、623路锣鼓巷站,步行至锣鼓巷南口往北274米,雨儿胡同口左转步行100米路北。

文话带展

齐白石旧居

踏春赏画游

 (๑·̀ㅂ·́)و✧ 

活动时间:3月30日(周六)14点

讲解时长:一个半小时

主讲老师:王建南(老师简介在下方)

报名方式:扫码进微店查详情

春天来啦,蠢蠢欲动了吧?如何不负展览不负春呢?看这里——

我们赏画、赏书法、赏雕塑,讲四合院、讲中国传统、讲历史人文。参观结束了,咱带着孩子串胡同、划船、逛吃逛吃,去领略老北京风情……

实在太全乎了,这就是——文话展览之“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这座宅院座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旁边,西边是水光潋滟的什刹海,东边是胡同密布的南锣鼓巷,绝佳的地理位置,再有擅长中国传统文化讲解的王建南老师加持,一切不要太完美呦~呼朋唤友,共赏春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馆地址: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开放时间:9:30-17:30(17:00后停止售票)周一休馆

票务信息:成人15元,学生10元。12岁以下、60岁以上免费。凭证免费人员:残疾人、军人、博物馆美术馆从业人员、央美教师和学生等,详情见官网。

联系方式:电话:64771575

网址:www.cafamuseum.org

(部分展览提供网上360度全景和语音导览)

服务设施:馆内有咖啡厅提供简餐,室内公共座椅和下沉广场室外座椅可供休息。

文话带展

三个现代艺术大展
沉默的邂逅-布鲁诺·瓦尔波特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
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

 (๑·̀ㅂ·́)و✧ 

活动时间:3月29日周五上午10点

听众要求:成人单飞场(不带娃)

主讲老师:王建南(老师简介在下方)

报名方式:扫码进微店查详情

成人、单飞、工作日。

老师带您看过瘾!

这是一次群友呼唤出来的场次,为什么呢?

起因是上周王建南老师带展“吴冠中-风筝不断线”之后,获得群友热情好评,但与此同时大家又不满足了:觉得娃影响自己听讲了,不能美好充电了……好吧你们全对,老师这回带咱去央美一次看三场。就你自己!满意了吧?

第1场  《皮相之下:马克・奎恩》

奎恩的作品不断反复探索了艺术与科学、人体、情感以及对美的认知的主题,这是他首个在中国美术馆级的展览。

第2场  《沉默的邂逅:布鲁诺·瓦尔波特》

布鲁诺·瓦尔波特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木雕艺术家之一,是意大利国宝级的木雕大师。

第3场  《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
作为英国重要的艺术家,玛吉·汉布林在80年代就获得了全球性声望,她不仅是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首位驻留艺术家,还是世上仅有几位在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均曾举办个展的艺术家之一。本展包括汉布林整个艺术生涯的全貌,伟大的批评家约翰·伯格看来,汉布林的素描已经可以和伦勃朗比肩。

最后,要给单飞的家长们鼓鼓掌,能保持终身学习很难,“你们真棒!”

主讲老师:王建南(将行)

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专栏长期撰稿人,先后发表《用触摸铭记历史》《如果不做功课,这个卢浮宫展览可能会看得很恼火》《100件大英文物拼贴出世界简史》《天崩地裂时代的四个和尚》和《明清人物画展》等针对近两年博物馆热门大展的专业性导览文章,获得广泛专注。

最新以“将行”笔名出版的艺术赏析类专著《听懂一幅画》在当当网艺术类新书排行榜上成为畅销书。

本次讲解链接,一扫就出现:

看展之后想进阶?

参加文话大师课。

看懂高深中国画——“中国绘画通识”

一扫就出现

点燃孩子内心热爱艺术的小火苗,就在“西方绘画500年”

一扫就出现

首都博物馆

展馆地址: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六延长到20:00,提前1小时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票务信息:免费参观,网上预约,凭预约号+预约时有效身份证件领票

咨询电话:010-63370491/63370492

重点看

山宗·水源·路之冲

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๑·̀ㅂ·́)و✧ 

展览周期:2月28日-6月30日

展厅地点:地上一层B展厅

票务信息:免费(需预约)

山水万重的青海,地貌南北三分,文化农牧兼蓄。扼守冲要的青海,民族聚居融合,交通连接中外。唐玄奘、张骞、文成公主,一个个传奇;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充满冒险。

拉开时间和空间维度,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沉思,或许你会发现:青海的历史并不是青海本身,而是外部各种力量交锋时作为纽带和节点的表现,但也正因此造就了青海的特色——农耕与游牧、民族与民族、各种文明和文化始终交织在一起。

这次青海13家文博单位联手送来442件套珍贵文物,作为首博2019年度重点大展,值得来一趟。如果您志在“成为自己孩子的讲解老师”,也许我们的《看展指南》能助一臂之力。那么,带娃看展之前先做点功课吧,从展览标题开始:

“山宗”指昆仑山,它是中国神话的万山之宗;“水源”指亚洲三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路之冲”是说青海的地理位置,它自古就是中亚、西亚、南亚的交汇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马道各条干线的要冲。

之后,我们重点说说陶器——

鱼纹彩陶瓮

大人看这些——

“鱼纹彩陶瓮”泥质红陶,侈口,鼓肩,直腹向下内收,双耳,平底,黑彩。口内绘四组弧线纹,器表自上而下绘弦纹、变形鱼纹、鱼钩纹等。器物造型规整大方,纹饰简洁明快,鱼纹抽象生动,为同时期彩陶中的精品。

给孩子讲这些——

陶器是因为“玩泥巴”出现的:泥土和上水,先搓成小条,然后把泥条摞在一起拍拍拍,于是就有了瓶瓶罐罐。没想到吧,一个游戏让人们的生活方便起来,古人还在陶器上画画,当时是为了漂亮或者祈祷,但流传到今天,这些花纹却成了密码,读懂它就能揭开以前的秘密!

比如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瓮,上面有鱼纹和鱼钩,鱼的形态还被变形处理了。这说明什么呢?

首先证明当时捕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另外,鱼纹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希望部落的人能像鱼一样多多生孩子。你猜猜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是:部落人口多,战斗力和生产能力就强,在距今5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除了生活非常艰苦以外,生个小病、遇到意外,人动不动就死掉了,所以那一时期很多器具上都有鱼的图案。

7000年前的古人,有审美能力么?

来仔细看看陶器上那些细长的、环绕着瓶口和瓶肩的线条,它们叫“弦纹”。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它们经常出现在陶器、青铜器和后来的瓷器上,起到了分隔图案的作用。想一想,如果没有它们,这件陶瓮会怎样呢?

通关测试

现在你知道怎么去欣赏一件远古的陶器了吗?“通关赛”来喽:

1、拿出纸笔、抓住重点,试着临摹出这件“鱼纹彩陶瓮”吧。

2、回想刚才小童姐姐讲的内容,试着创作一件属于你自己的陶器吧,说说为什么你要这么设计?

3、按你知道的密码,给爸爸妈妈讲讲下面这些陶器的故事吧。

左上:舞蹈纹彩陶盆

左下:大角羊纹彩陶罐

右:鸭形彩陶壶

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承载了文化,比如展品“七星纹铜镜”个头虽小不引人注目,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一枚青铜镜。再比如因为青铜器是中亚、西亚和中国交流的结果,同样是青铜盘,有的是典型中国风格,有的是典型罗马风格;同样原因,同是丝织品,有些是中国式织法,有些是中西亚织法,甚至织品上的文字,有的是汉字、有的是波斯文字。金饰上广泛使用纹饰“唐卷草纹”,汉人喜欢用线刻,表现特别细腻,吐蕃时期的藏人却很大气,他们的纹饰全是瓦轮状的,符合青海的地域特点,虽然纹饰是来自汉人的发明,却因为制作者的喜好不同,制作出不同的花样。

总之一句话——历史,等你来探寻。

骑射形金饰片(唐)长13.5厘米,高9.8厘米,厚0.04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人面纹瓦当(宋)直径14.5厘米,厚1.3-1.8厘米
海东市循化县黑城子遗址出土

延伸阅读

《儿童历史百科绘本》是国博和中央美院历时三年打造的原创绘本,内容与“山宗·水源·路之冲”展览非常贴近。

一套5本分别是《家,我们从哪里来》《大河,我们的开始》《商贸,从贝壳到丝绸》《我们怎样走遍世界》《我们祖先的餐桌》。

重点看

望 郡 吉 安

 (๑·̀ㅂ·́)و✧ 

展览周期:3月3日-6月23日

展厅地点:首都博物馆三层D展厅   

票务信息:免费(需预约)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1989年这里发掘了一座大墓,随葬品非常丰富,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达到480余件,这就是可与殷商文明媲美的青铜文明——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从此一座神秘而玄幻的王国走入人们的眼帘。

青铜器种类繁多,连名字都是生僻字,所以很多人“晕晕分不清楚”,其实它们挺有规律的,越研究越会发现,以文物为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就象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虎耳虎形扁足铜圆鼎 

大人看这些——

大洋洲墓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形制与中原商文化相同或类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礼器组合里缺少尊、觚、爵、角、斝这些常见的酒器;酒器中的瓿,圜底,饰弦纹,很有特色;乐器中的大铙,在商代是南方特有的器种。

另外,在形制类同的器物中,大洋洲墓出土的器具会有特别的装饰或花纹,比如器耳上多附加虎、鹿一类动物形饰,纹饰间多有“燕尾”形的索纹、阔口的牛首纹等。

大洋洲墓青铜器在食器中“扁足鼎”尤为多见,有大小不同的30余件。鼎耳上都饰立虎(见上图),扁足作浮雕状的夔形,个别还有扁足作鱼形的,在中原地方未见。新干大洋洲共出土虎形扁足铜鼎9件,其中7件双耳铸有卧虎,这类器物的虎耳均与虎足相映成趣,构成一种“变形虎”的主题图案,是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形象。学者推测,新干虎形扁足鼎晚于夔形扁足鼎与鱼形扁足鼎,是扁足鼎铸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成果,亦属于“融合式青铜器”,其时代相当于殷墟中期。

给孩子讲这些——

每当看到青铜器时,你会不会觉得古人很奇怪,他们怎么会喜欢这种绿了吧唧的颜色呢?其实几千年前,刚刚铸成的青铜器浑身金黄、华贵漂亮,只不过因为埋在土里生了锈,才慢慢变成现在的模样。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人类的爱好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

青铜器是古代人的生活用具,各自有它们的用途:煮食物的叫炊器,比如鼎。盛食物的叫食器,还有盛酒的酒器、盛水的一般是用来盥洗的叫水器,还有乐器、兵器、量器、杂器等等,以后我们有机会再细细地讲。这些器具中有一些被用于祭祀和宴饮、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于是它们被称作“礼器”,上面说的“鼎”本来是煮肉的锅,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所以它还象征着权利与财富。

古书上说,中国人从尧舜禹时就开始铸造青铜器,一开始只能做小型器物比如小刀、饰品什么的,到了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时,技术有了大发展,再到了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最高峰,器具特别精美并在上面铸造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而且数量多、造型丰富、品种也特别多。青铜器的衰落是大约西周末年开始,铁器大规模使用使得铜制工具越来越少,后来陶器和漆器进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得铜制容器越来越少。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中期)
用于神灵崇拜的偶像或“神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类似形式的青铜头像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也有出土。

除了青铜器以外,在宋元时期,吉州窑还是能与景德镇窑并驾齐驱的大窑,它的黑釉瓷独步一时。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千年古风在这里连接在一起,文化在这里碰撞和传承。

下图的“跃鹿纹”是吉州窑富有个性和时代特色的装饰纹样,这种釉下彩绘同时期其它窑口没有出现过。仔细看这只小鹿,它双目圆睁、双耳竖起、嘴里叼着草,身躯紧缩、翘着尾巴,在奔跑中还保持着机警的状态。工匠抓住了这一刻,用简单清爽的画法表现出来。

国人特别喜欢画鹿,因为“鹿”和“禄”同音,象征着富贵吉祥,希望生活美满幸福。

釉下彩绘跃鹿纹盖罐  南宋(1127-1276年)
口径10.4厘米,底径7.8厘米,通高19厘米
1970年陈氏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延伸阅读

谈到青铜器和瓷器,小童正好知道两本超级棒的绘本,它们依托上海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以专业学识为小朋友量身定做。书中除了生动有趣地讲解知识,还利用贴纸、拼图各种游戏引发小朋友的兴趣。

适合年龄:亲子阅读3-6岁,小学生可以自主阅读,其实成人看看也会大涨见识。

2019首博 展讯预告

园耀京华——北京古典名园文物特展

展览周期:5月—10月

江山如画——古代山水画特展

展览周期:9月—12月

首博、故宫、国博、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多家以书画藏品见长的博物馆,用100余幅名作展示古代画家笔下的祖国大好河山,歌颂祖国的壮丽与秀美。

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历史文化展

展览周期:9月—12月

这是首博与国内20余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型展览,通过百余件展品讲述我国辉煌灿烂的丝织品发展历史,挖掘丝织品在古代生活中的艺术价值、礼仪功用、社会影响等深层内涵,引导观众去感受经纬交织的世界,增强观众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

展览周期:9月—12月

山高水长——西山永定河历史文化展

展览周期:9月—12月

清华艺术博物馆

开馆时间:9:00 - 17:00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海淀区清华大学内(近东南门)

票务信息:普展20元,特展60元,会员卡120元全年(含特展)

咨询电话:010-88544757

交通参考:自驾:东南门进,展馆有停车场。公交车:五道口站、清华东路西口站。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15号线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

独家秘笈:

文话带展

刘绍荟从艺六十年

自由描绘大美心象

 (๑·̀ㅂ·́)و✧ 

展览周期:1月15日-5月5日

展厅地点:一层展厅

活动时间:3月31日上午10:00

主讲老师:王建南老师

报名方式:扫码进微店查详情

小童才疏学浅,一开始并不知道刘绍荟先生,到艺博参观后惊讶不已,这真是一个“治愈系”展览,刘先生是全科“医生”,现代人太需要这个了!迫不及待发几张图大家看看——

《我的敦煌》  1995/2007

《敦煌变体系列1》  2014

《热带雨林·茂》  2006

刘绍荟先生60年代初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求学,但在祖国西南一呆几十年,这次展览是他从艺60年的整体呈现。他始终秉承“大美术”理念,早期创作多从实用美术出发,但充分体现出全能型,打破了现代艺术、民间艺术、重彩艺术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壁垒。

张仃先生曾提出“毕加索+城隍庙”的创作模式,刘绍荟进一步拓宽维度,从敦煌到现代重彩,从民间传说到动画电影,从传统笔墨到雨林胆魂,从文明对话到艺术抽象……刘绍荟在国境西南走出一条直面传统艺术的现代之路,为生命而艺术,为自由而表达。

我辈都市百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为了轻松片刻,走起~

踏青+看展

特别推荐

东南风来,花落满头。正值古城春意浓之时,看展踏青两不误,才好。

齐白石故居之后,小童再推荐三处好地方,它们都地处核心区域,京城著名景点走路直达。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展馆地址: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全国妇联大楼北侧

开放时间:9-16点,15:30停发票,16:30退场,周一闭馆

票务信息:(1)常规展免费,提前1天以上预约,凭有效证件领票,每证每日限领5张。(2)临展购票入场。(3)另有少量现场票发完为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