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故事之立冬|冬天来敲门!要如何迎冬呢?

 文话童心 2020-08-08

冬天,来了!

今天是立冬,是24节气中的倒数第6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所以,立冬也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冬天来了。

南方的小伙伴们估计要摇头了,我们这里明明感觉还是小阳春啊,深圳的小朋友们都还穿短袖开空调呢,完全没有冬天的意思。按照气象学上的标准,要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才能视为冬季来临。如此说来,南方确实还不能算入冬。但由于节气本来就是古人按照黄河流域的气候规律制定的,所以和北方的景象会更吻合。

说到节气,自然少不了介绍物候。古人将立冬分为三个候应: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天气寒冷、河流结冰、土地冻结这些现象,小朋友们应该早就观察到了。那么,雉是什么,蜃又是什么,从雉到蜃是变的哪门子魔术呢?

雉是指野鸡之类的鸟类,蜃是一种大型贝壳生物,传说可以施展幻术。海市蜃楼中的“蜃”就是这个字。立冬后,万物凋零,野鸡等鸟类逐渐减少了活动,蜃等大型贝壳生物也漂浮到海面,因为它们两类身体表面有着相似的花纹,因此让古人产生这种联想。古人也是很可爱呢~

 天子“迎冬” 民间“卜冬”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都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开始,因此它们也被称作“四立”,这种特殊性让它们在24节气中稍显不同。每当四立来临,自诩为“天子”的一朝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去郊外迎接。

按照《吕氏春秋》中的记载,从立冬前三天起,皇帝就要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以一种身心清洁的虔诚态度去北郊迎冬。迎冬仪式结束后,皇帝还要对孤寡老人、烈士遗属给予抚恤,所谓“赏死事,恤孤寡”。

民间甚至认为立冬当天的天气很神奇,可以用来卜一冬的天气情况。比如有谚语说,立冬晴,一冬凌; 立冬阴,一冬温。再比如,立冬雷隆隆,立春雨蒙蒙;立冬落雨一冬落,立冬无雨一冬干。

天子迎冬

?新华网

在现代,立冬更多的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缀。人们通常用美食来制造一点“仪式感”,祭祀亡灵的意思已经不再强调了,这一点倒是和西方的万圣节有着一些相通之处呢。

万圣节,最初也是源于古凯尔特人喜迎善灵平安过冬的传统。南瓜灯最初可是用于夜间驱鬼的,后来世俗化之后才成为玩偶。古凯尔特人用丰收祭典,象征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立冬之后,万物收藏,大地和它养育的万物也要收起活力,等待春天的到来。

北吃饺子南吃葱  全国上下齐“补冬”

民以食为天,谈立冬,怎么能少得了谈吃呢。古人还起了个让人反驳不得的说法——“补冬”,正所谓“补冬补嘴空”。

立冬是秋冬之交,交子之时,自然要吃饺子,“饺子”本来也是取“交子”的谐音。不过这也多是北方的民俗。在南方,立冬讲究吃葱。南京就有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人们相信葱性温味辛,在发汗的同时,病邪也就被祛除了。据说一到立冬时节,南京等长江以南的地方,家里的桌子上都会多出个装满葱末的小碟子,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成为佐餐美味了。

?新浪微博

北方立冬,除了吃饺子,羊肉涮锅也得备上。这原本是清代宫廷的规矩,后来民间也热衷了起来。至于经典的吃法嘛,东来顺的铜锅涮肉可能是较为传统地道的。据说上海人也兴立冬吃羊肉,有些老上海还能总结出羊肉不同吃法的分布图呢,总结起来就是:北红南白。红,是红烧;白,自然就是白煮啦。

在上海隔壁,自立冬开始,浙江绍兴人开始准备酿造黄酒。在长期的酿酒中,他们发现,从立冬到立春这段时间酿的酒不容易坏而且利于发酵,这个“冬酿”的好时机,怎么能放过呢!

如果将目光再往南移至潮汕地区,立冬的民俗多少要超出你我的想象了。这里的人立冬不吃饺子、也不吃羊肉,而讲究吃甘蔗。民间流传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之后吃甘蔗牙齿不会痛,因为这时候的甘蔗已经成熟了,吃了不会上火,而且还能保护牙齿、有滋补的功效。

今天立冬,你们家吃什么?这个冬天,你有什么愿望要实现吗?

二十四节气故事

均附有音频

立春 | 啃春、打春与鞭春

惊蛰 | 动物有没有起床气?

春分 | 皇帝祭日、老牛过节,这一个饱含期待的节日

清明 | 既是节日也是节气的清明 

谷雨 | 为什么春雨 “贵如油”?

立夏 | 有声有色有重量的夏天

小满 | 没有大满做兄弟

芒种 | 青梅煮酒与黛玉葬花——芒种这一天 

霜降 | 露、雪、霜、冰的变身戏法

冬至 | 除了饺子和汤圆,冬至还能吃什么?

冬至涨姿势 | 九九消寒图

白露|年年春天回这里的小燕子,是什么时候飞走的

秋分|立秋蛋、粘雀嘴、出秋色是啥意思

文化、故事、攻略、育儿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