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娃·鲁宾斯坦,快门音乐家镜头下的静谧世界

 米拍摄影社区 2020-08-08

以前说起阿根廷,馆长这个伪球迷只能想到梅西,现在的话,则多了一位摄影师——伊娃·鲁宾斯坦

伊娃·鲁宾斯坦(Eva Rubinstein

伊娃·鲁宾斯坦,世界摄影史上的一位重要摄影家。1933年出生在阿根廷,是著名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和舞蹈家安妮拉·米利纳斯卡·鲁宾斯坦之女。出身在音乐世家的伊娃,从小在音乐和舞蹈的熏陶中度过,25岁之前,就成了百老汇著名芭蕾舞演员及舞台剧演员。

亚瑟·鲁宾斯坦,1969

巷道里的男孩,1969

1967年,34岁的伊娃在暗房中为一位摄影家朋友做助手,见到一张底片在显影液中的神奇瞬间,特别惊奇:这个小小的镜头和底片竟然能将瞬间的美留住!于是,她开始接触摄影。

镜中树,1967

杜伊勒里宫,巴黎,1968

伊娃曾短暂跟随莉赛特·莫德尔和戴安·阿勃丝学习摄影。但她并没有去照搬大师的拍摄理念,而是凭借本能和直觉,形成了自己的拍摄方法和风格。

圣器收藏室,意大利,1973

养老院,意大利,1973

伊娃真正在摄影上取得成功是在转向个人摄影创作之后,对人物和场景的拍摄让她被载入上世纪美国摄影史(鲁宾斯坦一家在1938年移民美国),奠定了她在世界摄影史的地位。

旅馆大堂,意大利,1979

睡衣,美国,1979

她的作品温柔、无声、纯净,完全属于个人内心的观看,但又极具叙事性。长期音乐艺术的熏陶,又让她的作品充满神秘的韵律。

怪兽与涂鸦,纽约,1984

教堂入口,葡萄牙,1989

生活中的细微末节是她作品里最常出现的场景,被风掀起的窗帘、未整理过的床单、衣柜里挂起的衬衫……生动又温情。她以无法重复的画面告诉人们,生活的体验应该是永远新鲜的。

对我来说,摄影主要的题材是时间。一张照片不见得要描绘某些东西、人物或地点,而是要表现曾经存在而不能复返的一瞬。

客房,美国,1978

市长的座位,波兰,1984

肖邦出生地,波兰,1984

对于另一主题人像,她在拍摄时十分谨慎,从来不会偷拍。那些黑白影像,有着无法言明的魅惑感。

肖像,1974

戴面具的自拍照,1983

伊娃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她存在的痕迹。对她来说,拍照就如同观察周遭世界。如果有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而且她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那么,她就会作出反应,将该事物拍摄下来。

“摄影家是以自己的方式将某些被摄主体孤立起来,并在这种特殊的观看方式上留下我们的印记。”

墓碑,波兰,1984

修道院,波兰,1984

教堂,西班牙,1985

她总是用心感受并抓住事物的灵性状态、一种与人情感相通的情怀,用独特的回眸眼光诉说细节之处那些欲语还休的东西。

床和遮窗板,法国,1984

黑暗的窗户和绳子,阿尔勒,1984

《照片: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是2014年《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的典藏本收录了伊娃1967-1990年间的重要作品,细致的制作工艺让摄影作品有了更好的呈现。

孤儿院,意大利,1973

那些安静柔和的影像激起人内心的柔软,让“诗意、浪漫、优雅和怀念”这些词汇也都变得具象。

诗人的手,纽约,1980

她将个人情感呈现为可读的景象,将生活的细节放大、深化,并定格为人类生存的美好记忆,让人在观看时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观者的共鸣。

两姐妹,西班牙,1973

肖像和白瓷碗,富罗伦萨,1979

她是一个摄影师,也是表演艺术家。伊娃·鲁宾斯坦将音乐融入摄影,用哑剧的形式演奏生活,缔造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最后,跟大家分享三个“哭泣”的表情包

“文艺”图片来自:伊娃·鲁宾斯坦,哭泣的喷泉

重要广播:

画册交流团购群,想入的加馆长微信:mepaibook,馆长拉你入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