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新用户08306761 2020-08-0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停下脚步,聆听思想大师的智慧之声。洗去满身的浮躁,感悟睿智名言。

作者简介

秋至乐: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文字底蕴颇丰。擅长撰写历史类的书籍,文字简单易懂,具有极大的阅读性,能让各类读者都能感受到作者文字中的内涵。在出版过的图书中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读者的赞扬。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道家之祖老子

第一节生平概述

以《史记》论纷繁身世

聪敏善思,入周求学

孔子问礼老子“犹龙”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出关遗智《道德经》诞生

“道可道,非常道”

“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第三节老子与道家

先秦道家概述

老子与黄老学派

现代新道家

第四节老子智慧拾珠

老子小故事

老子名言选录

第二章至圣先师孔子

第一节生平概述

没落贵族周王室后裔

勤奋好学积极游说

晚年治文编定“六经”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论语》:“仁”“礼”之书

“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

“仁者爱人”的社会理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第三节孔子与儒家

开创儒家大派延续礼仪之制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儒家

走出国门的孔老夫子

第四节孔子智慧拾珠

孔子小故事

孔子名言选录

第三章墨家开山者墨子

第一节生平概述

迷雾环绕的姓名考

来自平民的圣人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墨子》:广博的墨家经典

特色的认识论和首创的逻辑学

“兼爱”的社会理想“非攻”的政治期许

全面而实用的“备御之法”

成就奇异的自然科学

第三节墨子与墨家

创墨家学派,传亲民精神

墨家传承及现代新墨家

第四节墨子智慧拾珠

墨子小故事

墨子名言选录

第四章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第一节生平概述

韩国公子求学赵国

不为国用身死秦国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韩非子》:法家的文字盛宴

“恶劳而好佚”的人性论

君主专制的合时呐喊

成就非凡的韩非子寓言

第三节韩非子与法家

法家先驱和早期法家思想

博采众长,集法家之大成

第四节韩非子智慧拾珠

韩非子小故事集锦

韩非子名言选录

第五章“三纲”“五常”之父董仲舒

第一节生平概述

勤奋好学公羊大师

天人三策董生扬名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专治《春秋》的《春秋繁露》

“性三品”的人性论和求贤明的人才观

“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

神秘的天人感应目的论

“大一统”的“君学”思想

第三节董仲舒与儒家

以儒炉熔百家的新儒学

清末新政与儒家体制的崩溃

第四节董仲舒智慧拾珠

董仲舒小故事集锦

董仲舒名言选录

第六章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第一节生平概述

出生儒学世家涉猎各家学说

仕途不畅为官亲民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朱子刊行《四书》

由“仁”“礼”发挥为理学

涉众兼容的特色理学

“存理灭望”的道德目标

道统下的无讼思想和民生观念

第三节朱熹与理学

宋儒造就理学大师

科学理性治国良方

第四节朱熹智慧拾珠

朱熹小故事集锦

朱熹名言选录

第七章“心外无物”的心学大师王守仁

第一节生平概述

“书圣”后裔全能大儒

骁勇善战“大明军神”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百世传习的《传习录》

“心外无物”的唯心哲学

“知行合一”的哲学观

“良知”论和“致良知”说

明“赏罚”,行德礼的政治主张

第三节王守仁与心学

王学的理论渊源

王学的发展分化及现代心学

第四节王守仁智慧拾珠

王守仁小故事集锦

王守仁名言选录

第八章明末清初启蒙大家王夫之

第一节生平概述

国家民族危亡个人命运飘荡

全能学者哲学大家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三大重要哲学著作

辩证、唯物的哲学系统

理势相成、即民见天的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

有欲斯有理的伦理思想

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美学思想

相互作用的教学观

第三节王夫之与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第四节王夫之智慧拾珠

王夫之小故事集锦

王夫之名言选录

第九章开一代风气的清末思想家龚自珍

第一节生平概述

名门公子学问早成

历经三大阶段终成思想大家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己亥杂诗》及诗文创作

“经世致用”的新思潮

力主改革的社会政治主张

无善恶的人性观和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第三节龚自珍和清末思潮

独立的思考英锐的气节

清末思潮与“经世致用”

第四节龚自珍智慧拾珠

龚自珍小故事集锦

龚自珍名诗名言选录

第十章维新领袖、“大同”拥趸康有为

第一节生平概述

东南世家公子中华思想先驱

“公车上书”维新领袖

第二节著书与思想

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丰富著述

承前启后的教育思想

追求一生的“大同”梦

第三节康有为与中西文化

“保教”图存中西合璧

西方哲理东方哲言

第四节康有为智慧拾珠

康有为小故事

康有为名言选录 

序言

前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在文学、哲学、史学,还是自然科学与人文技术等诸多方面,我们的祖先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民族历史的悠久,民族性格的勤奋聪颖,造就了如繁星之数的各领域之大家。每朝每代都有很多学问见识出众、思想成就斐然的思想家青史留名,继而世代流芳。尽管岁月的流逝好似东去的江水,但几番奔腾、竞择之后,却还是有那么多智者光芒闪耀,令世人景仰。

乱世出英雄。社会动荡的时代,却也是诞生伟大思想、造就不朽思想家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思想黄金期:一为春秋战国的先秦时期,一为明朝末期、清朝初期,一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以儒家、墨家两家显学为代表的百家面对战火不息的社会,奔走相告,积极推行着自家的思想主张。仅就这一时期而言,思想大家又何止十人而已?仅仅儒学一家,就有孔子、孟子、荀子等老少皆知的大人物。所谓“诸子百家”,算上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可以被敬称为“子”的大家何止百人?但本书不是一部卷帙浩瀚的思想史,于是就得有所谓的选择和重点。

书中的十位思想家,基本来自于上文所说的我国三大思想黄金期。老子、孔子、墨子和韩非子分别是先秦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是汉朝第一儒者,对先秦儒学多加改造成新儒学,开启了儒家时代;朱熹是宋朝理学大家,是理学集大成者,程朱理学对宋之后的封建王朝影响重大;王守仁是明代的心学大师,他企图以倡导心血,扫清已活力尽失的理学之弊;王夫之、顾炎武和康有为三人尽管主要的活动时期有别,但都与清朝关系密切,一个是明末清初启蒙学者,力主社会改革,一个是清末开风气者,强调“经世致用”和改革政治,一个则是清末及近现代史上的思想先驱和革命大家,为了国家生机和社会民主奋斗终身。

从以上的文字中,读者朋友们不难看出,儒家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到董仲舒,到朱熹,到王守仁,无论是传统的先秦儒学,还是服务于“大一统”的新儒学、繁复、严密的理学、主张“心外无物”的心学,儒家的发展在世代延续的同时,更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支流的汇入和衍生。对于明清时期带有启蒙色彩、持有现代观念的学者而言,儒学同样根深蒂固,新的社会状况和国际形势使他们察觉到了别样的时代气息,造就了他们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新言语。他们思想之新异,有儒学范围内爆发的新,有偏离儒学大道而开创的新,也有完全源于西方的新,而即使是完全的舶来品,运抵中国后要用之有处,却又难以不将这洋物做一些中国化的改造,增加其通行的顺畅度,增大其适用空间。

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元明清时期的理学盛行,再到明清时期的新思想萌芽及兴盛,社会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繁花似锦到一枝独秀,再到百花争艳的过程。董仲舒的儒学改造和“黜百家、尊儒术”的奏请,在结束了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开启儒学时代的同时,无疑也是对其他学术流派的遏制和残害。自西汉之后的近两千年间,与儒家同为先秦显学的墨家遭遇了长久的无人问津的窘境。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统治逐步瓦解。人们禁锢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明代以来的启蒙思想取得发展空间的同时,西方文明的传入丰富着中国社会的思想内容,刺激着本土思想活力和创造力的爆发,封建时代长期遭到压抑的传统思想也先后迎来了复苏的春天。儒家在清末丧失了统治权威,不再是社会支流意识形态,但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从未断绝。现如今,儒家是“国学”的代表学派,孔圣人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在儒学植根国内、走向国际的现在,道家、法家、墨家,理学、心学等传统思想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现代道家、现代法家、现代墨家等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关注和拥护,更在异域他国收获了不少的拥趸。

这十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的智慧广博而深厚,区区十几万文字显然是无法说清道明的。幸在本书不是一部“中国思想史”,目的也不是要将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一一整理、记录。读者朋友若是发现自己对书中文字感兴趣,有一再阅读的动力,阅毕自觉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本书也就不失为一部成功的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