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札记 黛玉婚姻的死穴在哪里 红柳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黛玉婚姻的死穴在哪里

红柳

  那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贵族少女,在其“行动似弱柳扶风、娴静如姣花照水”的美好外表下,还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和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为花落而流泪,为月缺而唏嘘,这一株阆宛仙葩,遗落在人间,竟如斑斑湘妃竹,处处皆啼痕!我们为她的一颦一笑动容,为她的一歌一叹疼惜,更为她的一痴一亡而生无可奈何之悲。这么一个率真的、性情的、聪慧的又有些促狭小性的完美小女孩儿,如何就烟消云散了呢?她的生命随着她的爱情而终结。究竟她是如何在花样的年华里,生命和婚姻都走上了黄泉路呢?


一、林府千金"男儿"养


  黛玉姑苏的原生家庭有父母的宠爱,因父母唯有此女,再无其他儿女,黛玉自幼随父诵读,而后又请了贾雨村为西席,自幼当儿子一样来养!几乎不曾学的女孩儿家的针线女红。因受老爷太太如此宠爱,家中一应人等,自是以其为中心,生活起居,衣食经济,都有专人安排妥当。黛玉只管安心做个女学生!以至于后来刘姥姥进大观园潇湘馆时,说:“这是哪位公子的书房?”

  这段日子,是黛玉幸福无忧的童年时光,是黛玉绫罗绸缎又琴棋书画无限风雅富足的日子,更是黛玉有妈的日子,可以躺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任性嘟嘴淘气都被认为是可爱的日子!是这个贵族少女最天真无邪的日子!

  六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从不曾操持家务的父亲,更不知道该如何来带女儿,才不致女儿委屈。他左思右想,既要出门为官,又要惦念家中幼女,百虑而无良策。黛玉又体弱多病,不方便远行,将养在家中,为了培养女儿,聘请失了官的贾雨村为西宾,教授女儿读书。十三岁那年,黛玉远在京都的外祖母的一再邀请,父亲安排其进入贾府! 贾雨村也依附前往。 

  我曾想,幼年丧母的林黛玉如果一直不离开原生家庭,而是待在待在父亲身边,读书写字兼习家务,整治门楣,早早得到历练的话,做父亲有力的臂膀,黛玉的命运还会那么悲摧吗?而一切无法假设,爱女心切的巡盐御史,在女儿即将成人之际又把女儿送进了另一个“母亲”的怀抱……他的岳母,黛玉的外祖母————贾母的怀抱。贾母看见,果然一把搂到怀里,心肝儿宝贝肉地哭起来,失去女儿的贾母和失去娘亲的小黛玉被亲情捆绑在了一起!


二、贾府娇客

  因了贾母的疼爱,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班人等自然将黛玉作为千金小姐来待,林如海当时还是有些银子的,小女寄养在岳母家中,自然少不了孝敬,大家略去不提。

  于是,黛玉就安顿在贾府了!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尊容富贵,诗书琴画,却喜样样齐全,加之家里还有几个读书上学的女孩儿作伴,更比在父母家里,多了些许趣味!这倒还罢了,奇就奇在:这老祖宗还有一宝贝疙瘩孙子,名唤宝玉者,也一同养在贾母处,于是,两个孩子,两小无猜,一同生长在贾母的房子里。因宝玉是家里的公子,自然少不了诗书教习,那黛玉厮混在一处,又被当做男孩子来养了!所以,我看黛玉,虽然女儿身子,却有很多男儿性情!比如宝玉的潦倒不通事务,黛玉又何曾通?比如宝玉的愚顽怕读文章,黛玉又何曾不是爱作弄他人?一样的淘气性情,一样的刁钻古怪,一样的让老太太放不下心来!即如俩人斗嘴生气,和家里养了几个孩子打架吵嘴有甚区别?俩人可以共读同一本书,一起去追蜻蜓,一起去放风筝,一起对弈赋诗,一起弹琴弄调!以致后来,老太太也曾说道:家里的丫头们也都挺好的,唯有俩玉儿,最让人不省心!试问,谁家养俩一般大的孩子省心啊?这也还都罢了,黛玉的童年和少年,也还都算完美的,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都算充足的!如果仅仅是这个园子里的姐姐妹妹,一切也就这么安好平静地发展下去,黛玉也还没有心事,所以也不会虚化,所以也不会去葬花,也不会去无缘无故落泪!从小当男孩儿一样养大的黛玉,怎么会有察言观色,体贴照顾关心他人的心计呢?我曾想,如果是个男孩儿的黛玉,如此诗文才学,如此清婉秀丽,如此富贵尊荣,如果应试宫闱的话,定会是皇榜高中吧?如果男扮女装了,也会演绎女驸马的人间佳话吧?而这一切,作为女孩子的黛玉的才学,竟真真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当别人在学女红的时候,她在读书;当别人在经营圈子的时候,她在作诗;当别人逐渐长大开始学会为他人分忧的时候,林妹妹在调教鹦鹉说话……但她终究不是个公子哥儿,她的诗书不能去应试宫闱,她的书画不能临街换米,她的聪慧伶俐更不是那个时代做媳妇太太奶奶的标准!何况是一个大家族的媳妇呢?从来不会去老太太跟前讨个巧的黛玉,从来不会去二嫂子跟前卖个乖学点经济策略的黛玉,从来不会去王夫人屋里问个安聊个天的黛玉,一味把自己当孩子当千金小姐的黛玉,颦儿,有一天,忽然就感觉不好了!

三、命运转折

  这一切来的太突然,突然到黛玉来不及长大,来不及面对,就乱了方寸,这个钟灵毓秀的女孩儿突然又失去了父亲!没有了父亲,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了父亲,就失去了家族的依靠!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少不更事的林黛玉在琏二爷的带领下,办理了父亲的丧事,不知道家中还有几多银两?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不知道自己以何为生,懵懵懂懂,又跟着贾琏回了贾府,而这一次回来,就有了杂音。王熙凤先就和宝玉说,林妹妹以后就长久住下了?宝玉却道,坏了,她不知要哭成怎样呢!两个人就这样把天聊死了!因为关注点不同,等于各人自说自话!而贾母这次,就没再说话,也没再心肝宝贝地抱着黛玉哭一场!这个孤儿,给大家的感觉,就和王熙凤顾虑的一样……要当小姐一样养着,还有出嫁的陪嫁!(古时候的女孩儿都是家里的赔钱货)。我们知道,在农村,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会私下里议论……克父克母……嘘,且当我枉自揣测吧!自此以后,黛玉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贾母,似乎没有那么疼爱黛玉了。此时的贾母,是否会在内心里自责,为啥非得把这个丫头接来?如今再无处去送了……以至于后来,她几次都会当众说黛玉的不是,俩玉儿最是可气!最是不省心!等等。贾母微细的变化,自然瞒不过众人去……所幸,此时的黛玉,应该还有父亲遗留的一点薄产吧?琏二爷早将这些不动声色地并入了贾家!贾母也应是知情的吧!

  其次,天上又掉下来了一个宝姐姐!天生上掉下个林妹妹不算完,又偏偏掉下来个宝姐姐!这宝姐姐何等样人?外表模样的就不必说了,没过多久,舆论就一边倒了!所有的夸奖,所有的赞许,所有的欣赏就齐刷刷地打包给了宝姐姐!史湘云公开和黛玉说:“知道你是个惯会打趣的,我如今说出一个人来,你但凡说出她的不是,我才服你!”黛玉问:“谁?”湘云说:“她!”黛玉道:”我当谁呢!我自是寻不了她的不是”!虽然拈酸捏醋,可仔细想想,我们如何能寻出宝钗的不是?先略去宝钗的家族势力不提,就宝钗自身的条件来看,宝钗的各种体贴周到,各种贤惠雍和,各种和光同尘,以及筹划谋略,竟无一丝一毫不周全!这才是那个大家族的标配媳妇啊!要知道,像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娶媳妇,不是娶的自己的媳妇,而是符合家族需要的媳妇啊!黛玉,本来以为一切是水到渠成,一切天道自然,一切顺理成章,忽然就感觉出不对了!她的性格也从那个促狭爱开玩笑的小女孩,逐渐变成了爱哭的女孩! 

  然后是宝玉情感的飘摇和模糊。宝姐姐来了,宝玉似傻如狂,云妹妹来了,宝玉又兴冲冲地去了,邢大妹妹来了……然后还有妙玉一干人等,宝玉是看到个精致伶俐的女孩儿,就会欢喜不尽!于是,黛玉去看落花了,唱出了催人泪下的《葬花吟》;于是,黛玉去听残荷了,写出了"冷月葬花魂”那样凄惨冷清的句子!黛玉在和宝玉的不断试探争吵怄气别扭中,渐渐悟到了悟明了的时候,俩人却都是只有"叛逆的思想,没有叛逆的力量",谁也不能为他们共同的幸福谋划,他们的婚姻,只能寄托在他们竭力要背叛的家族礼教上!只会在凄风苦雨中叹息,却不会在荆棘刺玫中追寻!

  太虚幻境有一幅被林妹妹嗤之以鼻的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林妹妹既不懂世事(建立稳固的经济基础),又不会练达人情(团结他人),那么,这场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群众基础)的革命,注定了只能是一场镜花水月的爱情! 如果黛玉会时时去贾母那里撒娇逗乐问安,如果金钏儿投井,自小生在贾府的林妹妹不更应该安慰舅妈的心吗?如果云妹妹做东黛玉也能筹划螃蟹宴……如果……林妹妹的生活里没有这些如果,她能从李义山那么多不喜欢的诗句中挑出一句欢喜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来,却不知道听戏要捡贾母喜欢的,夹菜要挑老太太爱吃的,以她的性情,这些都是不屑做的。所以,薛宝琴初进贾府时,老太太便有了给宝玉说亲的念头,而对久居在府中的钗、黛二人,始终没有提及宝玉的婚姻。这里比较尴尬的是薛姨妈,做了那么多工作,贾母当面问庚薛小妹,她那支支吾吾的言辞,言不尽多少难堪。这也还罢了!

四、 生命凋零

  黛玉的命运也像她的葬花辞一样, “一朝花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而她爱情的不能遂意,是和她自身的表现分不开的,她犯了几个大忌,而这几个大忌,也点了她婚姻的死穴。

  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时候,林黛玉只顾着不会被罚酒,脱口而出了《西厢记》里的句子,宝钗看了她一眼 ,应是善意的提醒吧!其实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宝钗也是看过的,不然如何会知道?果然,宝钗在后面的文字里就大义凛然地教育了林妹妹一回,呵呵,同样看过《西厢记》的俩贵族女孩儿,一个却教育起另一个来,你道怪也不怪?可见宝钗是个何等角色!然而黛玉并不知晓,大家也没有评论。但是这些大庭广众之下的不谐话语就此埋下了祸根!那个时代的《西厢记》不仅仅是闺阁女子的禁书,更是那个时代的禁书,是被打上不良道德标签的禁书啊!一个贵族千金小姐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口吐如此不雅句子,当是何等危险?就如现在的未成年孩子看过黄色书刊后,在公开场合调笑一样啊!会招来家长怎样的呵斥?会招来同龄的孩子怎样的鄙夷?这一笔轻轻地带过了,可却留在了每一个人眼里、心里,在贾母王夫人不动声色的沉默里,没有对这个孩子品行的质疑吗?追求自由爱情的林妹妹,就这样将自己的离经叛道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了,如何能赢得那些言必称礼教的封建卫道士的青睐呢?这么一个深闺女孩,她的那些书从何而来?她的丫头们是弄不来的,唯一的来源,宝玉!这两个作死的家伙!而从刘姥姥再进荣国府讲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一开口就被贾母打断,并发出许多否认观点的评论来看,宝黛两情相悦爱情之路也是条死胡同啊!后来贾母在园子里点戏<西厢记>让丫头们看,大有深意,原版本的《西厢记》莺莺小姐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是否对宝黛二人的警告?

  黛玉犯的另一个大忌,是处处使的小性儿!别看是些小事,表面看是小孩之间的斗嘴闹气,时日一久,林妹妹就成了那个惯会抹泪尖酸的女孩子了。比如和湘云之间,湘云是个叽叽呱呱不会藏着掖着的,但凡有点小事情,定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林妹妹和她闹,吃亏大了!林妹妹只是一个玩笑话,看多了各种典故,就想在生活中搬演,但是别人未必喜欢,一则她掉的书袋子别人未必懂得,而她又笑个不停,少不得问她缘由,她也会借机卖弄,把这些典故儿说出来,很有点“逞能”的味道!李纨就说她,瞧瞧你这张嘴儿,祝你明儿个得个厉害的婆婆,再得几个千万分厉害的大姑子小姑子儿,才治得了你了!探春邀约海棠社,自己起了个蕉下客的号,黛玉就大叫生火备酒烤鹿肉吃,直接打趣探春;惜春欲作画儿,需要些时日,黛玉就说许她两年的假吧,让她慢慢些儿画!宝钗开单子让惜春买作画的颜料,黛玉却道,看她把自己的嫁妆都开在里面了……黛玉的机巧玩闹和打趣诙谐,凡此等等,无处不在。这些小聪明,小机灵,积累多了,就成了林妹妹的性格和人品!这是和姐妹们之间闹,这些姐妹们到底是大家闺秀,有些涵养在,颦儿也就只是颦儿,似乎无伤大雅!但是,颦儿还和下人闹了:薛姨妈送来宫里的绢花,婆子们也善于见风使舵儿,先给谁送,后给谁送,免不了的势力,黛玉就此骂开了,婆子们自然落荒而逃,可是在下人群里,是不会颂扬林妹妹的,能和姑娘们直接见面的婆子,也多是些有头脸的,也是些能在老太太、太太跟前走动的婆子,黛玉如此骂了去,自己当时痛快了(其实也没有痛快),绢花不还是那样吗?又得罪了人!何苦呢?不若大方地接受了,或者转赠于哪个大丫头,也是个人情儿!可林妹妹不会啊!

  这个小小的园子里,林妹妹和宝玉闹,那是不消说的,众人皆知,又和姐姐妹妹们闹,也还罢了!最后和那些婆子们发火使性,却不好了!那些三观不正的婆子们逮着机会咬舌起来,谁会说黛玉的好呢?正如宝钗的好一样,是人人都能说得出的;而黛玉的不好,也几乎是人人都说得出的。除了宝玉极力维护她之外,老太太、太太对她的心,时日已久,也就慢慢淡了!黛玉婚姻爱情之悲,自然成了早晚的光景儿!只可惜了一个:

  天上绛珠仙草,人间才华如兰,一朝孤苦无依,徒留岁岁叹息。

  正是:根生富贵家,花欲山野发 ;奈何锁链枷,凋零一仙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