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用20%的事情决定80%的成就

 信息熵 2020-08-08
保持专注力,成就自我

拖延的最大症状就是注意力涣散。工作中,有的人做了几分钟。便想拿出手机,刷刷微博,看看微信,一个小时下来,可能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所以,戒除拖延症之前,你必须要学会保持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更加专注地去工作。

这是《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中第二章的开篇语。

拖延症,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就像我自己,早晨起来,洗漱时想得好好的,我今天要写完两篇文章,看一小时书,练习一小时书法等。可是,对着电脑,不知道怎么着手写文章,傻傻地待在电脑前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不想做别的。很快,半天过去了,而我一事无成。吃午饭时挺后悔的,下午一定要做完。可是,到了下午,又是无精打采,一天就这么浪费了。事后又是无限后悔。反反复复,就是改不掉。


但是在这世上,总是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时间控制得很好,做事情效率高,从不拖延。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坚持。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出头,必须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决心,人一生其实只能做好一件事。

二、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

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这位专家现场做演示:他先在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里放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头,直到石块高出瓶口,然后问学生们:“瓶子满了吗?”

学生应到:“满了。”

专家反问:“真的?”

他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

“可能还没有。”

“很好。”专家又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他再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大声说。

他再一次说:“很好。”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的工作、生活也一样,要先放大石块,每天先做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牢记要事优先的原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直保持心无旁骛的工作状态,认真用心地将工作做到完美。

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你才会有专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读者问一个有名的多产作家:“您夜以继日地独自坐在书桌边写作,不觉得生活枯燥吗?”

作家回答:“你去问结满诱人果实的果树吧,问它从春到秋天的日子是否枯燥?”这就是热爱与深爱的力量。


四、专注于工作,绝不忽悠自己。

老木匠故事想必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老木匠年纪大了,准备退休了,老板请他盖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可是老木匠的心已经不在盖房子上了,用的是次料,出的是粗活,手工非常粗糙,工艺马马虎虎。最后老木匠草草地完成了这“最后一栋房子。”

但是,老板竟然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因为这是老板送给老木匠的房子,给他养老。老木匠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最后只能住在自己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了。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吸取的教训,那就是忽悠工作等于忽悠自己。


五、每一刻都要专注于工作。

面对工作,我们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带着火焰般的热情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在岗1分钟,尽责60秒。

六、不要因为完美主义而放弃去做。

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从来不是完美的,而是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他们变得完美。要想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就要摒弃错误的完美主义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收获成功。

七、不分心就很难有拖延。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职场之中,情绪才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若想将工作做好,就要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学会掌握情绪,努力做到不分心,我们就能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八、休息好,你才能更专注。

当过农民种过田的人都知道,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种植同样的农作物。一双鞋子,不能天天穿,隔一天穿一次比天天穿要耐用得多。

鞋子需要休息才能延长寿命,土地需要修养才能变得肥沃,而人需要休息才能更专注于工会。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我们每个职员来说,防止疲劳、减轻压力的办法就是高质量的休息。只有休息好,我们工作起来才会更加专注,效率才会逐步提高,成果才会更加优质,职场前途才会更加光明。


九、管理时间,让自己更高效。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理查德科克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即20%的事情决定80%的成就。也就是说,我们唯有用80%的时间去做好那20%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然后再用剩下的20%的时间去做那80%不太重要、不太紧急的事情,我们的执行效率才能得到飞速提升。


《戒了吧,拖延症》第二章,给我们9条切实可行的建议,去改变工作不专注的状态,一步步帮着我们走向成功。朋友们,我们可以先学习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付诸行动,一段时间定能取得不小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