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札记】怎样看待《红楼梦》中的五个谜团?周会涛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鸟儿虽小,玩的是整个天空

深入浅出话红谜

周会涛

《红楼梦》自诞生之日起,便为后世读者留下了许多谜团。这些谜团一直困扰着我们,以至于诸多专家学者、资深红迷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 《红楼梦》是一部通俗小说,最初只是在朋友、闺房之间流传,由于艺术水准出类拔萃,才席卷开来,得到广大读者认可以及岁月的洗礼,成为传世经典的。简单来讲,一开始盛行的时候,它就是一部我们现在所说的“畅销书”。从这一点讲,作品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它的通俗性,它的雅俗共赏的品味,是与当时封建社会尊为圣典的“四书五经”那些“严肃文学”有着天壤之别的。阅读《红楼梦》,当然要挖掘其高超的艺术价值,但是如果把它当做一部高不可攀的东西去神话它,不切实际地曲解它,那就有违作者的创作初衷了。这当然也包括《红楼梦》中的一些谜团,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把它们说得云里雾里,只要按通俗作品去理解,去感悟,也许会迎刃而解,在“山穷水尽”中寻找到一片“柳暗花明”。
1、薛宝琴之谜

一个大家都感到困惑就是宝琴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宝琴直到第49回才出场,而她一露面,书中就把她描写成一个超群轶伦的人物,几乎成了书中第一完人。她长得十分美貌,犹在金陵十二钗之上,且知书达礼,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喜爱,踏雪寻梅成了许多画家和诗人热衷的题材 。在她出现的章回里,俨然成了众星捧月的女主角。为什么作者会浓墨重彩这样一个次要人物,而且在她出场的环节中,表现远胜于黛钗和湘云这等重量级人物?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她的亲戚身份摆在那里,长得又确确实实招人喜爱,才能又高;二是贾母之外,好些人都知道薛宝琴早已许配给梅翰林之子,这次和哥哥薛蝌一同进京,就是为了来与梅翰林的儿子完婚的。既然“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那么薛宝琴将来的翰林家少奶奶的尊贵的地位,贾府上下岂有不恭维巴结之理?三是贾府本就是诗礼簪缨之家,基本礼数还是非常讲究的。就连刘姥姥这样一个穷婆子来认亲,贾府少奶奶王熙凤还要违心说出那么一大堆恭维话客气一番,二进荣国府时都被贾母尊为上宾,贾府上下众星捧月,更何况金陵薛家的小姐这样近的亲戚呢?反过来说,薛宝琴像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那样常驻贾府的话,还会引起如大打的轰动效应吗?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2、 秦钟之谜

 秦钟在《红楼梦》这部书中也不是一个重要人物,甚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秦钟是游离于这部书的系统结构之外的,顽劣而淫乱,也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事情。但是,从第五回秦可卿提起秦钟,到第16回秦钟死亡,这十二回中秦钟的笔墨可不少。就连贾母都 和自己的重孙一般疼爱。他死之后,贾宝玉痛彻心扉,涕泪横流。 还有考证说贾宝玉与秦钟,是《红楼梦》里的两大情种,秦钟是贾宝玉的前世,是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贾宝玉,正所谓“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红楼梦》原著中,第一个“情种”秦钟选择了死路,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情种”贾宝玉选择了出家,是两种结局。而且,秦钟谐音“情种”,秦鲸卿谐音"情经情"。说得如此高妙,可看作品秦钟在感情生活上,不要说贾宝玉这样的真情种,就连贾蔷、贾琏之辈都比不上,何来“情种”的美誉呢?

实际上我认为,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秦钟,最主要的是秦钟是他儿时上学形影不离的玩伴。大家知道,儿时的记忆是美好的,加之二人情趣相投,整日厮守,友谊因而更加深厚。而贾母对秦钟的偏爱,更多是爱屋及乌的宠爱,与秦钟是好是坏没什么关系。儿时感情是最纯真的,秦钟之死,给宝玉心灵上留下的创伤也是无以复加的,贾宝玉痛失情投意合的玩伴,悲从中发,痛哭涕零,也尽在情理之中。写秦钟,真实性大于目的性。如果真有什么目的性的话,因为他的情节主要是在姐姐秦可卿之死前后,与秦可卿同进退,构成《红楼梦》前期的一道风景。除了具有禁忌淫乱的警示作用,以及表现“恶有恶报”(秦钟在姐姐丧礼期间与小尼姑偷情,咎由自取)的因果报应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秦可卿是第一个践行太虚幻境判词的人,她全家(包括秦业)的遭遇,是否也内涵了“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谶语呢!

3、秦可卿之谜

秦可卿之谜一直是困扰红学界的一道难题。从她的身世婚姻,到她居室陈设;从她的离奇病亡,到大膑的规格豪华,都令人费解,探轶者不绝。刘心武先生更是出奇认为,秦可卿出身并不寒微,是个公主级的人物。是康熙朝的废太子,即书中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

对于这些论述,见仁见智,我也不敢妄加评论,我只从通俗小说角度谈一下通俗的浅见。她虽是养生堂抱来的孤儿,但抱养她的却是营缮郎秦业 ,于是身份便发生了质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官宦之女。尽管秦业为官清廉,家境贫寒,但就社会地位而言,与贾蓉成亲也算匹配。再者古今中外的婚姻,家境是一方面,个人素质才是决定性的(现在也是)。贾府固然有维系“四大家族”婚姻的根基基础,但是,看贾赦、贾珍、贾蓉看,娶的只不过普通人家的女子。就贾蓉看,直到秦可卿出殡,贾蓉也不过是个黉门监,只为丧礼上风光些,才临时托戴权买了个龙禁尉,可见,与秦可卿成婚时,除了官宦人家的子嗣的身份外,毫无社会地位和似锦前程可言。再者,婚假除了门当户对外,两个人的情投意合也极其重要,这从《红楼梦》中贾雨村和娇杏的结合(身份地位的差距比贾蓉与秦可卿大得多得多)可与观之。秦可卿的美貌和精明干练,从她婚后的理家才能和贾府上下的反应,显而易见,我想这也是她当初征服豪门公子的重要砝码。至于贾宝玉看到的她的居室陈设,因为情节需要,下面马上要写太虚幻境了,所以出现一些悬疑景象,不足为奇。我们平时阅读一些悬疑小说,也经常这样。况且当时贾宝玉已经睡意渐浓,神志模糊,外加平时看的书目又杂,此刻眼前出现一些书目中的虚幻东西,也在情理之中。至于秦可卿的死,回目上说是淫丧,故事里却是因病日益加重病亡。我认为可以合二为一,秦可卿因与公公乱伦,事情败露,在宁国府无法立足,整日精神恍惚,茶饭不思。多方求医,未见疗效,以至于最终郁郁而亡。至于死后为什么那么多公爵甚前来悼唁,我想主要是冲祖上交情来的,不是冲贾蓉或秦可卿而来。宫中太监戴权,若没有贾元春派遣,自然更不会来的。至于北静王水溶,身份确实有点高了些,能放下身价屈尊前来,有违常理。但一是他资历尚浅,得一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二是为结交一干众公爵,为以后在官场中打牢根基,也说得过去。

      4 、贾赦之谜

贾代善死后,贾赦袭了荣国公之职。按理说,贾府的正堂荣禧堂就应该是贾赦居住的,荣国府对外的联系也应该有贾赦负责,再有朝廷大臣来访,朝廷下旨也应由贾赦在荣禧堂接待。分家后贾政应该搬出去单过,贾母应该和贾赦过的,贾赦一是长子,二是袭爵人,是当之无愧的荣国府当家人。但是,在《红楼梦》中, 包括荣国府中心――荣禧堂在内的院落,居住的是贾政,贾母是跟贾政一起居住在贾府正院,贾赦只能在荣禧堂的东面另辟一院居住。大家知道,在古代,包括衣食住行等在内的日常生活在礼教、礼仪、礼制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种做法明显有违常理,更与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格格不入。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红学界的一个谜团。刘心武先生按照作者家谱考证,去解释的这种现象,忠于生活原型了,也是一种看法。

但我想,就书中的人情事理和道德标准而言,荣国府中心――荣禧堂在内的院落,居住的是贾政也是合情合理的。首先,就自身的素质而言,贾政的所作所为更为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贾政虽是次子,但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祖父最疼”。工作也很勤勉,凭借自身努力,官职越作越大。无论日常行为规范,道德品行,还是对子女培养要求上,都身体力行,严格遵循封建伦理。反观贾赦,除了是长子身份这一先天的优势外,其余一无是处。他昏聩无能,荒淫无耻,草菅人命。如此劣迹斑斑,怎能堪当维系家族荣耀和振兴的重任呢?贾政之妻王夫人的娘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品行端正,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务,维系四大家族利益共同体,堪称典范,是贾府名符其实的“贤内助”。女儿元春,更因贤孝才德被选皇妃。儿子宝玉更是贾府上下都喜爱的公子,公认的继承人。更有长子贾珠,夭亡前为贾家添一男丁贾兰,在“贤妻良母”型的李纨抚养下健康成长,早早解除了贾府后继无人的隐患。再看看贾赦,正妻早亡。邢夫人不但是填房,娘家更是普普通通的平民人家。 性格愚犟,不招人待见,更不得贾母的喜欢。再加上她婚后迟迟没有生育,犯了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大忌。还有,千万别忘了元妃的因素。而贾政,完全可以靠着亲生女儿元妃的幕后支持 架空贾赦,牢牢掌握贾府内政外交实权。实际上,即使在很讲究长幼有序封建社会,即使在朝廷中,废长立幼的现象也还是不足为奇,更何况一个贵族家庭呢。

5、真假宝玉之谜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就通过贾雨村之口同时介绍了甄、贾宝玉,两人不但生活环境极其相似,就连对女孩子的癖好,“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因此受到“下死笞楚”乃至后来的被抄家都如出一折。第五十六回,甄府进京,由去贾府的女仆讲出,仍是强调两个宝玉的相似,达到真假难辨的地步。贾宝玉到这时才知道有一个与自己如此相像,连名字都一样的“影子”。后来又在梦中同与自己无论生活环境、秉性、相貌完全一样的甄宝玉见了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据脂砚斋的一条批语,暗示八十回以后有这样一个重要情节,甄宝玉把“玉”给送回来了,足可见二者渊源之深。但是,作者塑造甄贾宝玉真实用意是什么,一直笼在读者心中的一团迷雾,答案形形色色,莫衷一是。

其实,《红楼梦》之前的文学创作中,已经有了诸如真假美猴王,真假李逵,真假宋江的先例。《红楼梦》虽然在创作上具有许多独到之处,但是,对之前艺术成就的继承,也总还是有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本来就是一部真假难辨的书,这也符合作品主旨。两个人后来逐渐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一种是长辈期望的甄宝玉那样,走仕途经济之路,远离情爱困扰;一种是像贾宝玉那样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真爱,离经叛道。甄宝玉的心路历程,实际上就是贾宝玉生活的另外一种参照,另外一种假设的美好结局。然而,曹雪芹毕竟是一位封建制度和礼教重压下觉醒的知识分子的代表,骨子里渗透出的是对腐朽制度的不满和叛逆,揭示的是其必然灭亡的必然趋势,以及摆脱封建桎梏的强烈愿望。从这一点看,甄、贾宝玉,如果到了后来的送玉情节中相见了,孰优孰劣,孰真孰假,大家便可心知肚明了。

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红楼梦》中一些谜团,只要从通俗的角度破解,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一样简单明了。

【红楼札记】俗语道: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庄稼了不成?红楼梦里那些见不得人的话,道出了多少人间世相?周会涛

【红楼札记】你喜欢最贴心的丫鬟还是那个最不省心的丫鬟 周会涛

【红楼札记】谁在操控贾府的“地下情报网” 周会涛

【红楼札记】贾府里“狗肉丸子上不得台面”的男人,只知道跟小老婆一起喝酒,难怪不招人待见。娘家不贵的女人,也当不得一家之主。周会涛

【红楼札记】贾元春真的不喜欢林黛玉吗  周会涛

【红楼札记】贾府“须眉浊物”非等闲之辈 贾赦老牛吃嫩草暗藏了多少心机 挖一挖老色鬼的内心世界 周会涛

【红楼札记】《红楼梦》告诉我们:最好的生活方式便是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把当下的生命活成一首诗 周会涛

【红楼札记】林黛玉有洞若观火的心机吗?周会涛     

【红楼札记】男欢女爱,本就属于天地阴阳之法规常情,之前的凡间经典,亦多有记载。只因凡间礼法,阴阳严重失衡。周会涛

编辑 张红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