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今天的音乐在“钢琴”里(下)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8-08

音律学的思考 · 下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实际上,在运用十二平均律时,巴赫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自由:第一个音符可以自由选择;但随后的所有,巴赫就不再自由了。换句话说,写作第一个音符时,是巴赫在选择;写作后面的音符,是巴赫被选择,这是因为结构内部的自身调整性,而这种自身调整表明结构的自律,它只允许作曲家在结构内部按其法则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大调、小调钢琴曲都有着自身一套法则,大调中的大三和弦,小调中的小三和弦,但凡运用就必须根据十二平均律自身法则展开。

巴赫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中,他总结了自中世纪以来的各种复调音乐作曲技术,这些总结就是巴赫对结构自身调整性的研究。只有弄清楚结构内在法则,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寻找到新的作曲途径。

在复调音乐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所使用的新颖生动主调音乐(大小调)作曲技法,使得巴赫成为了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当然也会有反对者。辛丰年在《钢琴文化300年》中讲述了一个实际情况:“另有一伙古怪的钢琴反对派。这些人痛恨钢琴和十二平均律,因为其音不纯。当初巴赫之所以提倡推广十二平均律,因为它可以让音乐在更宽广的范围里自由转调。这是近代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没想到,后来又有这些求纯者以此来否定钢琴!”虽然这些批评有些苛刻,但对于十二平均律和纯律(Just intonation)来说,这并不是无中生有、无理取闹。

在十二平均律诞生以前,纯律被视为主要的律制。它通过大三度和纯五度关系来确定音阶及其音高。由于在C大调的音阶中,首音C与其他音的关系都是纯音程,故称为纯律。纯律中的七个音级,EF和BC之间的半音音程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音程要大。CD、FG、AB为大全音,DE和GA为小全音,与十二平均律相比,大全音大、小全音小。

               

纯律也是一种音乐结构,也有整体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但纯律毕竟与十二平均律不同。十二平均律可以在宽广的音域里自由转调,而纯律不行。辛丰年写道:“任何号称音律纯正的乐器,只能做到在某一个调内保持其纯正,一转到另一个调上,有些音就不纯了。”《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写道:“在纯律中,与C大调关系较远的调会严重失准,故在平均律出现后即取代了这种‘合乎自然'但不均等的律制。”由此可见,纯律在自由转调上有所缺陷是它不能突破的穹顶。所有用纯律创作出来的乐曲,制作出来的乐器,都不可能突破这个边界。如今,十二平均律能在绝大多数领域取代纯律也正因为它打破了这个边界。

                   

人类目前还没有获得一个完美的音乐结构——目前所有音乐结构中,没有任何一种结构是完美的,他们都有各自不能突破的边界,因而它们的可能性都是有限的。

在音乐史发展的长河中,不难发现律制计算、乐器革新、曲式发展、和声运用等音乐结构的变革。这些变革都是在对旧结构的突破和对已知边界的扩展。突破和扩展源于人类的不断努力,也源于人类音乐智慧。

                                                   编 / 茶茶斑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