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角沟遗址

 gudian386 2020-08-08

牛角沟遗址

牛角沟遗址位于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东庄社牛角沟泾河北岸的一条冲沟内,东西70米,南北100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类型为古遗址,是甘肃境内第一个有人化石的遗址,在2013年5月晋升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该遗址发现有各类用具及动物化石,并出土了一块被鉴定为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命名为“泾川人”。牛角沟遗址的人类化石发现,对甘肃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研究有着巨大贡献。

中文名称牛角沟遗址

外文名称Horn ditch sites 

地理位置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

面积约7000平方米

发现1976年发现

批次第七批

时代旧石器时代

编号7-0458-1-458

更多

    遗址简介

    牛角沟遗址在1976年被发现,遗址采集有砍伐器、刮削器及动物化石等,并出土了人类头盖骨化石,包括一小片右额骨鳞部,右顶骨大部,较完整的右颞骨,枕骨大部和左顶骨一小部。人头盖骨化石在牛角沟高约40米的坡面台地内出土,1984年2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距今约5万年,被命名为“泾川人”。

    研究价值

    “泾川人”在人类进化系统中处于晚期智人阶段,其所显示的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泾川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在五万年以前泾川地区就有人类生存,填补了甘肃省人类化石发现史上的空白。对揭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具有重要价值。[1]

    平凉市境内现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除采集到石器外,还有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足以证明早在60万年前辖境内即有人类活动。

    牛角沟遗址是1974年初由刘玉林在泾川县泾明乡东庄村牛角沟发现一件打制精美的石球和两件石片。后经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专家亲临现场考察指导,于1975年初刘玉林在同一地点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和几十件石器及中华鼢鼠、披毛犀、鹿、马、牛等动物化石。人类头骨化石仅存右额部一小片、右顶骨大部、较完整的石颞骨、枕骨的大部和左顶骨一小部。专家断定为一“20岁左右的女性青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其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距今约3—5万年,是甘肃境内第一个有人化石的遗址。[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