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待“老赖”,绝不能落井下石

 Bond72 2020-08-08

上一篇文章《谁来保证“老赖的权利”》,一经发出,便遭到了很多网友的炮轰,老赖不入刑,一切等于零,仅这一句,就被重复说了很多遍。笔者很不以为然。

就算负债人入了刑,难道债务纠纷就解决了?

前几天看到温州FY的数据,执行不能的案件占40%。也就是说,有40%的债务人,是真的一无所有,不是有钱不还,而是没钱可还。

要想让他们顺利偿还债务,单靠债权人的围追堵截,或者信用惩戒,非但不能解决债务,还让债务双方进入一个死循环,将双方之间的矛盾加深,反而不利于债务的化解。

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是病人;对待病人,不能头疼治疼,脚痛医脚;要找到病因,更要对症下药!化解债务,不是盲目的穷追猛打,在他们危机四伏之时,更不能落井下石。

对待“老赖”,绝不能落井下石

当然,债务双方的主要诉求是解决债务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治病救人,绝非一棍子打死!

那么该怎么治病,又怎么救人呢?

去医院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医生下药之前,都需要病人做很多检查,验血,验尿,拍片等等,为什么?就是先要查找病因,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化解债务,也得先找出债务人不还钱的原因。

首先,了解状况

债权人出于信任和帮助而出借的债务人,基本都是自己了解的,信任的亲戚朋友,不论是产生债务前,还是产生债务后,保持了解这是必须的。我们出借,没有相互的信任与了解,谁都不可能贸然将钱借出去。反之,借钱的前提就是信任和了解。

他们破产后,因为种种压力,逃避债权人,切断了联系。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关联关系,比如家人,亲戚朋友,担保人等等,来了解债务人的基本状况。大数据时代,想要找个人或者了解个人,应该不难吧!

其次,做出判断

我们在了解到债务人的基本情况之后,就要做出一个判断。是债务人真的没有偿还能力,还是有能力而不想偿还。

这有本质上的区别。有钱不还,属于恶意,这无需多做解释;而如果对于那些却无偿还能力的,却又有积极态度的,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重点来了~~

最后,对症下药。

如果是债务人真的没有偿还能力,那我们就需要谨慎对待,就是我今天要说的治病救人。

① 不要步步紧逼;这样,往往只能适得其反。压力增大,产生逆反情绪,仇恨心理,报复心理。这对于化解债务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 围追堵截,上失信名单,处处受限,让他们自断手脚,没有挣钱的机会,没有创造财富的空间,就是让他们等死;

③ 制定偿还计划。这个计划,必须要合理,比如偿还数额,比如偿还时间等。在保证债务人正常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分期偿还债务。

这就是治病救人!这个药就是“机会”

给债务人合理的创造财和价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债务。

对待“老赖”,绝不能落井下石

那么,债权人就不能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吗?

如果有能力而拒不偿还,或者恶意欺骗者,坚决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仅要治病救人,也要惩前毖后。


所以,遇到债务人,不要盲目的采取无效措施,要区别对待!

你的债权人,也曾是你的贵人,请尊重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