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小学不太穷 丨 腾冲插班欢乐日记

 童行者 2020-08-08

每次去腾冲,如果赶得上那边的学校没有放假,我们就一定会去当地的希望小学插班。

大家一开始的想法差不多都是:我们要去看望穷苦山区的孩子们,带点儿啥好?文具,书本,衣服……当然,主要是教育一下自己家这衣食无忧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苦"!

但是现实却带给我们一些颠覆,你会发现这边孩子的责任感和秩序感一点都不比美国的孩子差、这个学校也并不太穷......

这个小学不太穷

 
我们插班的是当地的一所希望小学,是个寄宿学校。走进校门就能看到两座3层高的教学楼,教室里用电脑和投影,课桌几乎都是全新的,明几净~ 说句心里话,这设施和很多大城市的学校比起来并不差。

嗯?这个学校跟想象的不一样,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穷。


仔细看孩子们,他们也不像穷苦人家的孩子,穿的也很好。不过,我们还是注意到有些孩子穿着凉鞋,当时气温才十几度已经很凉了,是不是没钱买球鞋呢?

▲有些孩子穿着凉鞋

一问本校老师才知道,由于孩子们都是住校生,他们懒得总洗袜子、刷鞋,所以自己选择穿凉鞋,冷点儿也忍了。让人忍俊不禁,这也是小懒虫们的生存智慧吧!

出去看到穿拖鞋的男孩子们,还有让北京孩子觉得不适应的,那就是这里的旱厕。去上厕所的孩子们出来说:我想憋着回酒店上。

老家在云南的Emily老师跟孩子们说,旱厕是我们国家最早的厕所。现在即使是云南的城镇里,一部分房子也不修厕所,而是选择出去用公共旱厕。因为你们一直用的是抽水马桶所以一下子不习惯,但在云南,人们用旱厕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所希望小学的楼房,操场,都是国家出钱修建的,每年都在改善,现在还没有用抽水马桶的厕所,但是相信将来有一天会有的。



我们被围观了

我们是按年龄把孩子们分别插入相应的班级,跟当地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顿饭。

这里的孩子都落落大方,一点都感觉不到他们的拘谨,相反特别的热情。你的出现就像个小明星的到访,他们好奇地看着你。你说的话,甚至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来足够多崇拜的眼神。


哪里有我们的孩子,哪里的人气就特别旺。连打个乒乓球,也能吸引来这么多人围观。


因为“挤眉弄眼吃饼干”的游戏,是中午休息时候咱们孩子带着班里几个新交的朋友一起玩的,后来吸引了他们班更多的同学,最后吸引了学校里很多同学,里三层外层的同学都想参与这个游戏。大家笑声不断,甚至把老师都吸引来好几个。

北京的孩子在班级里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自我介绍、答疑解惑、领读…...站到新班级的讲台上一点儿都不发怵,每个人的讲台感都十足。


上课时孩子们分组表演成语“狐假虎威”,我们的孩子很多都体验了第一次当组长。


牛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到自己刚从美国夏令营回来,当地孩子就让他说几句英语,老师发现他的英语口语比自己还要好,还让牛哥给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节英语口语课

其实那时候牛哥的英语还算不上好的地步,甚至一度不自信,但是这样一次经历,激起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第二年的美国夏令营中成为popular的中国明星——这是后话。


牛哥人缘好,全班孩子都特别喜欢他。班级合完影后,女孩们说不行,要单独跟女生合个影,完了还不够,几个人拉着牛哥又单独拍了一张。到现在我都觉得,牛哥的一哥魅力和自信也许就是在那一刻被开启的

▲牛牛和当地孩子们的班级合影

▲牛牛和当地班级里的女生合影

总而言之,我们的孩子们一个个变成了各自班上的大明星。

当地孩子眼神里是满满的新奇:哇,这群北京孩子太不一样了!

他们怎么英语这么好呢?
他们怎么这么多才多艺?
他们怎么懂得这么多?
……

对北京孩子而言,收到了这么多同龄人的关注和喜爱,让他们找到了骄傲,自信,还有以身作则平常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到了这里的课堂上,一个个腰板笔直,积极听讲,简直像变了一个人


为什么腾冲的孩子更"懂事儿"?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一顿在学校食堂吃的午餐。

我们跟孩子们进到食堂里,自然排成一队,自己先盛米饭,然后去窗口打菜。菜式很简单,一荤一素一个汤。


荤菜是排骨炖萝卜,但其实排骨上没什么肉,倒是有一些肥肉炖在里面。打菜师傅一般给每个孩子盛2块肉,看到我们来插班的特别照顾,给到3-4块,菜也会多给,一大勺。


我们的孩子不习惯吃肥肉,最后肥肉都剩在盘子里。但当大家看到当地孩子都会把肥肉也吃光(平常食堂饭也确实油水不多),孩子们觉得不好意思了,甚至不知所措,不想强迫自己吃下去,但又不好意思扔掉。

孩子们吃了那顿饭后,都感觉自己平常吃得太好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的伙食确实挺差的。


吃完要自己去水池洗碗,水很冰,我们的孩子大声说“太冷了”,让当地孩子频频侧目,但是看到当地的孩子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就不再抱怨了,也认真的刷完了自己的碗。


让我们带队老师吃惊的时刻来了。

吃完饭,学校的孩子们自动留下来把餐厅打扫干净,有人擦桌子,有人扫地,墩地…有条不紊收拾干净。而且这中间没有任何一个成人指挥,全靠孩子们自觉完成。


第一个反应是:
为什么腾冲的孩子这么懂事?
这里的老师说,这在云南学校很正常,食堂除了大师傅,请不起多余的清洁工,所以清洁打扫需要孩子自己完成。
第二个反应是,
他们的表现和美国孩子如出一辙!
我们去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小学插班,我们就感叹于孩子们吃完饭有人自动留下来收拾打扫,收拾干净餐桌。为什么美国孩子能表现出这样的责任感?

看看我们在北京是怎么做的吧。一些学校都是由工作人员把饭菜推到餐厅门口,从打饭到洗碗,工作人员几乎包办了所有的工作,就可以走人了。剩下擦桌子、扫地和摆放椅子这些工作,都有专职的保洁人员完成。更有甚者,在一些私立学校和幼儿园,孩子们只管吃,吃完就可以走了。


其实,并不是说我们插班的这些孩子不会做这些事情,他们参与其中的时候也做得很好。只不过是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并没有要求他们去做这些。说到这里,也许我们意识到,这并不是钱的问题......


腾冲的孩子没有相应的资源配置,所以他们必须要去做一些打扫卫生的工作;美国人有钱有资源,却仍然选择让这么做,因为只有让孩子去承担自己该尽的义务他们才会学到责任感。


一天的插班经历,把我们的观念转变了许多。
这里并不落后贫穷,他们的教室、课桌特别好,这里的孩子也不缺吃穿。
当然,我没有说到的是,他们的住宿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比如8个人挤在一个屋里,特别拥挤,厕所就是学校那唯一的旱厕。北京的住宿学校(很多是4个人一个大屋子,还有独立卫生间)

如果要说哪里最大的差距?那就是软件上的差距。比如师资,这里的英语和语文是一个老师教,体育和数学是一个老师。所以北京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说的比老师还要好,也就不难理解了。

插班到一个"不穷"的学校,意义在哪里呢?

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关注和新奇,引领我们关注到深层的区别,是在观点,能力,视野上的不同——毕竟,差异和碰撞,才是真正带来价值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而言,腾冲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外面世界的人,他们很渴求打开自己的视野。而我们的孩子也是幸运的,他们能够有机会去体验那些不同与冲击。

而我们更欣慰于孩子们说:

上旱厕,是很正常事情啊。

我家平常的伙食真好!

我的英语其实很不错,我喜欢这里~

他们跟我不一样,这样也很酷!


点击下方文字链接,马上了解


【腾冲(圣诞)】

【腾冲(寒假)】

童行者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独特的社会、自然、团队体验,引领孩子们走入自然,认识社会,锻炼人际交往,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