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烛颂"征文】赵庆梅|暖暖的红烛(80)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首届“红烛颂"散文征文80号作品

 

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教育文学繁荣发展,《教师报》与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红烛颂"散文征文活动。

征文启事

【有奖征文】关于举办首届“红烛颂"散文征文活动的通知

暖暖的红烛

——记一位如师如兄的好校长

那时父亲新丧不久,我日夜怀想。

我给殷宝振校长打电话:殷校,分别六年了,一起坐坐吧!他欣然同意,但也显然不明白我为何在分别六年后忽然请他吃饭,毕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

见面很开心,殷校一如既往真诚地关心:小赵,最近好吗?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我说,没有。我知道他心里依然困惑,便坦言:今日见面,真的只为说声谢谢。

是的,我感谢殷校,首先为他成全了我对父亲的孝顺。

那年任教初三,很忙。父亲突然病了,我带父亲去检查,医生仅凭触诊,就断定父亲患了结肠肿瘤,而且十有八九是恶性的。 核磁确诊后,我不能遏止巨大的悲痛,给姐姐弟弟打电话:爸病了,是恶性肿瘤……话未说完已语不能声。弟弟永远有兄长般的担当:姐,肯定没事的,你坐下午的飞机把爸送回哈尔滨,我给他找最好的医生……

回单位向殷校请假,下午,我就带着父亲见到了家人。弟弟已联系好第二天的检查,接下来的手术。家人知道我教初三,劝我回去,父亲也笑着宽慰我:咱能不给人添麻烦就不添,放心吧,有你姐姐弟弟陪我……

当天晚上,我又回到了北京。

第二天,在学校见到殷校,听我讲完始末,他摇头:姐姐弟弟的照顾和孝顺不能代替你,老人家这样的大事,你必须在身边。学校的工作你放心,我来安排,你立即回去。

父亲的手术很成功,我衣不解带在医院照顾,直到父亲能起来活动,我又马不停蹄回到北京。那一年,中滩中学中考成绩语文学科空前优秀,第一次考出区排名第八的好成绩,殷校很欣慰。只有我知道,这一年,我是怀着怎样的感激,花费了多少心血,用了怎样的努力在工作!

如今六年过去,父亲的肿瘤病没有复发,却因高血压猝不及防离我而去!一连数月,我在巨大的悲痛中不能自拔,一遍遍深责自己对父亲照顾不周,一遍遍深责自己在父亲晚年病重需要照顾时,忙于工作,竟把他一个人整天放在家里,孤单无依。父亲总是体谅我忙,总是说自己挺好,不用担心。父亲七十多岁了,早晨和中午都吃着清晨我匆匆给他做就的简单饭菜,从无怨言……其实那些日子,每天的工作间隙里,给父亲打电话,我总揪着心恐惧着电话那头会接不起来……

一天一天回忆,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回忆,自责疼惜,无以弥补,一次次泪流满面,一次次肝肠寸断!我愧对父亲!

父亲走得匆忙,没有在我的呵护照料中离去。更因我工作忙碌,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的。我总责问自己:假如我多给父亲一些时间,他能否因温暖幸福而多陪伴我们许多日子?假如我再多一点精力认真给父亲看病,他的高血压也许不会这样频繁反复?

父亲曾在广安门中医院治疗,病情十分稳定。然而每周看病,我总要五点多带着父亲去医院排队挂号,挂完号急匆匆赶回学校看早读上课,余下的事情交给妹妹。妹妹也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再匆匆陪父亲看医生,拿药。中午再匆匆赶回去接孩子……终于疲累不堪,我们换了一个可以在周末看病的医院。也许从那时起,父亲的治病已脱离了最佳方案!然而大错已铸,无以遣恨!

幸有那次父亲手术后我曾全心全意照顾过他。是殷校,成全过我的孝心,让我在父亲远离后的无边悲苦和自责中,稍觉慰藉。

是的,殷校是校长,更是老师们的兄长。记得一年冬天,已经很冷了,部分老师居住的一栋楼还没有给暖。这是殷校调来前中滩大队以支教名义集体售卖给中滩中学教师的楼房,物业和取暖归乡政府负责。可是整栋楼五个单元,除却教师这个单元外,其余多是村民,仰仗各种关系,许多住户不交任何费用。因此经常停水停电,这一次索性停暖了。

本是历史遗留问题,和殷校无关的。但我们几位教师多方求助无果后,只好找到殷校。殷校认真听完我们的问题:皱着眉头说:这么冷,孩子怎么受得了!我心里酸楚又温暖:孩子年幼体弱,确已病了多日了。

下午屋子就热了起来。初来中滩中学,人生地不熟的,殷校不知交涉了多少个部门,有没有十分为难……晚上看着咳喘的儿子在温暖的被子里渐渐睡得安稳,心中再次溢满感激!

殷校的心真诚地装着每位老师,装着每位老师琐碎的小事,甚至装着我们的家人。每到春节,常常还没给殷校拜年,他的短信就来了:祝福孩子,问候家人,给老人拜年!这个时候,真觉得他就是家中亲切的兄长。

殷校更是用心教育的好校长。我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对教育教学工作,我从未有丝毫怠慢,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始终勤勉奋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每个孩子的一生。然而在工作上真正给我巨大促进和提升的,是殷校。

2006年、2009年,我连获昌平区第一届、第二届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这是意料中的,我自信我的课堂有扎实的实效性和独到的表达。

然而不久,殷校请了区教研员高秀敏来听课。我仍很自信,洋洋洒洒领着学生学习了一首唐诗,这节课教学思路新颖,教学风格清新雅致,学生参与度和参与质量都很高。本以为自然会受到好评。没想到高老师没有一句虚夸,而是严肃问我:这节课,你要给学生什么?我竟一时语塞!我没有为自己做一个字的辩解,而是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课堂的实效性。我一遍遍问自己:我是不是最充分利用了这首诗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不是给了孩子们最多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获得的能力如何量化?作为一节公开课,它又有多少值得“公开”价值?

那时起,高老师成了我的师傅,高老师那句课堂评价“这节课,你要给学生什么”也成了我的“每课问”,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殷校是智慧的,他知道每位老师成长中需要什么,更不遗余力帮助、鼓励教师成长。

我们学校在昌平区最南端,距离其他学校都比较远。记得第一次在区里上公开课,他亲自来班里听我的试讲,然后和语文组教师一起探究问题,研究改进办法。第二次试讲在北七中学,殷校正好有事,没忘了安排副校长李云龙送我去北七中学试讲并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回来后,殷校又细致探问每个环节。

正式的公开课安排在昌平前锋中学礼堂,殷校亲自开车带着我和同组的老师到现场,也是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公开课效果很好,给全区语文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殷校也真诚地对我说:赵老师朗诵教师下水文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被深深感动:多么真诚的评语,多么平易质朴的好校长!他只是赞扬我的成功,然而,这期间,殷校付出了多少心血,谁来评价他的成绩呢?只有我心里知道罢了!

研究课题、聘请专家、校际交流、改革教学,殷校在中滩中学的三年里,每位教师都在马不停蹄的学习中,去昌平区各个优秀中学、去其他区县示范中学,河北汇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杨思中学……走出去,请进来,殷校打开了中滩中学教师的教育视界,培养着每位教师朴素的教育情怀。他常跟我们说:大家都是能做事儿的人,愿意做事儿的人,一起开开心心做点事儿,多好!

是的,开心做事。那几年,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奖项,雪片般飞来;而中滩中学每位教师,都开开心心忙碌着,开开心心进步着,纷纷在不同领域不断取得成绩!

情深缘浅,殷校调离了中滩中学,同时,我也调到东城教学。

那日匆匆一聚,又是一年,仍然只是节日问候一声。也常常听到中滩中学传来各种好消息:某位教师出去讲学了,某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某年的中考成绩又有了突破……

殷校留给中滩中学的,是一种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不甘平凡的自信和进取。这才是中国教育最值得珍惜的教育力量!我相信中滩中学的每位教师和我一样,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位用心教育、用心爱着身边每位同事,用心构筑着中国教育魂魄的好校长。

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常问自己,假如殷校在,他会怎么说?然后仿佛看到他温暖的笑:一起想办法,没有做不好的事儿!

那日听同事说,殷校现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学任校长。我想,无论殷校在哪里,都是那里教师的幸福,是孩子们的希望,是我们这个社会厚积薄发的力量!

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殷校一样燃烧着真诚的爱与热情,汇聚着每位平凡教师的力量与智慧的教育者,才烛照社会前进的道路,烛照着人类发展的前途。

红烛赤焰,那暖暖的素朴的光辉,观照历史,点亮未来!

作者简介:赵庆梅,七十年代生于内蒙呼伦贝尔盟,现北京市中学高级教师。崇尚自然,爱好读书、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