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5 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断想

 读书当玩 2020-08-08

冯友兰先生手《中国现代哲学史》,比较大胆的将中国的现代哲学史,归总在十条线路中,读来新颖。

第一条线路:革命派和立宪派宣传斗争与章炳鳞;第二条线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第三条线路:新文化运动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第四条路:新文化运动的右翼;第五条线路:新文化运动的左翼;第六条线路:20--40年代的三大论战;第七条线路: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第八条线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理学(上);第九条线路:中国哲学家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第十条线路: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这十条线路,大致是按时时序与代表人物来划分的。与我们所学所提倡的哲学是我们的总的世界观,不一样。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现代哲学史》,对于我的阅读经历而言,算是别开生面了。总的印象,打破了惯常的哲学流派分类,将历史现象与人物思想,按照已经留下的印记与痕迹,不分东西的条理下来。在我看来,好多的人,只能算作思想流派,算不得哲学一派。比如,章炳麟主张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主张的立宪派,不过视点站位不同,顶多与哲学问题相关,即便按照“哲学是认识的认为”的说法,也不过是哲学的涟漪而已,算不得成龙配套的哲学。蔡元培,在我看来也算不得哲学家。胡适、梁漱溟、陈独秀各自算得半个,毛泽东、金岳霖、冯友兰、能十力这些人,才算顶足的哲学家。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人虽然算不得哲学家,可在“风云际会”的关键位置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说道与思想,对哲学的发育与成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算是带着哲学思想的革命家。

比如孙中山先生,我以为算得一个思想家,从哲学家看,也只能算半个。书中说,孙中山早年是维新派追随者,其思想是半封建的;中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其思想是全资产阶级;晚年无产阶级的同路人,共思想是半无产阶级的。孙中山的思想,随着历史的变化的进程而变化。孙中山说:“我们讲到民生主义,虽然很崇拜马克思的学问,但是不能用马克思的办法到中国来实行。这个理由很容易明白,就是俄国实行马克思的办法后,行到今日,对于经济问题还是要改用新经济政策……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可,用马克思之法不可。”(P40)又说:“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斗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的原因,是人类不能生存。因为人类不能生存,所以这种病症的结果,便日起战争。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所有的心得,只见到社会进化的毛病,没有见到社会进化的原理。所以马克思只可说是一个‘社会病理家’不能说是一个‘社会生理家’。”(P42)从后来人看,孙中山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从人类情怀长远的看,不打仗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当然好。可是,像中国这个的社会,不革命,能取得如今这样的翻天覆地的成效?公正的说,孙中山只是历史“风云际会”的过客,毛泽东才真正算得历史的开创者。蒋介石,也算得半个开创者。

胡适,算学者。从哲学家来年,也只能算半个。胡适认为,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完全是由于自己的错误,不承认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束缚,中国完全可能自发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他要求中国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胡适留学美国,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影响,提出了实证主义。可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学术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社会改造的影响。

梁漱溟认为,人生的本质就像叔本华所说的“意欲”,人生的态度就是对于“意欲”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三种,西方取奋斗;中国取中庸;印度取退让无为。三种态度,本无所谓好坏,只是态度而已。陈独秀提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梁漱溟与陈独秀,各自的哲学算不得深入广阔,也只算得半个哲学家。其他书中提到的,对中国现代哲学肯定有一席之地,但与毛泽东、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这些人比较而言,顶多也只能算半个。毛泽东,与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相比较,是走出了书斋带着诗意的大哲学家。

书中张君劢在1923年清华学校的学生会上的演讲,有些观点,到现在看,也应当算作有理的。至少,放在微观的人生观上看,是对的。他认为,人生观与科学不同,科学有一定之规律,人生观的特点正是无一定的规律。什么意思呢?他用例举了五点,加以说明。归纳起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P116)说得好,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科学的羽翼下,归结到政治的旗帜下,归结到人类集体的所谓之大流的认同上。在人生观了,生不及自由,死是可以的。乐不及自由,苦是可以的。爱不及自由,欲是可以的。诸如此类,不过一个人生的取向而已,与那些科学政治,以及大家一定之规,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人生观,要允许多层次多样性的说法与选择,这是多远社会的大方向。

书中第八章,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因读过金先生的《论道》,从他的中国式的哲学(可以理解类似为中国画式的对世界认识的表达)体系,部分的认同。很关系的问题,不论什么哲学体系,放在什么样的层面对待,也就是说“对认识的认识”,你如何去定位的认识,变成我们对待作者与他所创立的哲学体系,如何看如何评价的校准天平的刻度和准星。形象的说,对金先生的哲学,切不可用对待西洋油画那样去品尝,而是当用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的态度去欣赏。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对路,就比较容易认同作者提出的道、势、能,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性与尽性;理与命;无极而太极;现代化与民族化等。

对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哲学观念(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哲学体系),用他自己话说,建立了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的“新理学”。接着讲,当属发扬光大和学以致用的传承。从冯先生也属于东方式的哲学(与金先生视角与表达方式相同)的“理,太极”中,分出了“实际”和“真际”。我很欣赏这个词,第一次在书中见到“真际”。什么是“真际”?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学说的毛泽东提倡的“实事求是”中的“是”。我们说,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话在“真际”面前,现在看来应当这样理解。“真际”(可当真理来理解),永远没有止息,在相对的实际面前,或者说暂时还不能对我们所要的“真际”把握的时候,我们只能是更多的去联系实际,更好的让实际朝着“真际”的方向发展。对冯先生的气与太极及无级的哲学观点,在没有读他的书之前,便有了一些的想法。世界,完全是可以用气与太极和无极认识和解释的。读了冯先生的书,更是坚定了这个方向。

熊十力,按照冯先生们划分,归于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他强调体用。进佛而又出佛,入道而又出道。所谓熊十力主张:“体用不二”与“性相如一”。熊十力的宇宙论,主“翕、辟”。翕,动而凝也,辟,动而升也。凝者,为质为物。升者,为精为神。熊十力用他的哲学,阐释着他的心学。怎么说呢?我的看法,继王阳明之后,带上了点尼采味的东方的意志论。

哲学,太有主观意味的说道。站在什么位置,看到几多天地,是哲学家的眼界与境界决定的。至于他的说道,其实可以千变万化的。但如果非得要认同,或者批驳,哪里就得找到最准确的哲学家原来的站位与视角,理解好先前他所想表达的真实意愿是什么。读了一些的哲学书后,甚至认为,哲学就是一锅粥,人人都嚼在嘴里,只有那个把“好吃”,或者难吃,说到大家想说,又表达不出来的心坎上,哲学家今后便有了“先尝一口”的优先权,与可以任意表达的讲坛。

我读书,并不专门做学问。读了,便读了。想了,便想了。说了,便说了。并不打算要对谁负责。只是自娱而已。

边读,边用书签将重要的观点与说法标住。书读完了,又重新的去读读标签所标的重要论点与说法,以加深印象。

冯友兰先生手《中国现代哲学史》,比较大胆的将中国的现代哲学史,归总在十条线路中,读来新颖。

第一条线路:革命派和立宪派宣传斗争与章炳鳞;第二条线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第三条线路:新文化运动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第四条路:新文化运动的右翼;第五条线路:新文化运动的左翼;第六条线路:20--40年代的三大论战;第七条线路: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第八条线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理学(上);第九条线路:中国哲学家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第十条线路: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这十条线路,大致是按时时序与代表人物来划分的。与我们所学所提倡的哲学是我们的总的世界观,不一样。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现代哲学史》,对于我的阅读经历而言,算是别开生面了。总的印象,打破了惯常的哲学流派分类,将历史现象与人物思想,按照已经留下的印记与痕迹,不分东西的条理下来。在我看来,好多的人,只能算作思想流派,算不得哲学一派。比如,章炳麟主张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主张的立宪派,不过视点站位不同,顶多与哲学问题相关,即便按照“哲学是认识的认为”的说法,也不过是哲学的涟漪而已,算不得成龙配套的哲学。蔡元培,在我看来也算不得哲学家。胡适、梁漱溟、陈独秀各自算得半个,毛泽东、金岳霖、冯友兰、能十力这些人,才算顶足的哲学家。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人虽然算不得哲学家,可在“风云际会”的关键位置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说道与思想,对哲学的发育与成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算是带着哲学思想的革命家。

比如孙中山先生,我以为算得一个思想家,从哲学家看,也只能算半个。书中说,孙中山早年是维新派追随者,其思想是半封建的;中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其思想是全资产阶级;晚年无产阶级的同路人,共思想是半无产阶级的。孙中山的思想,随着历史的变化的进程而变化。孙中山说:“我们讲到民生主义,虽然很崇拜马克思的学问,但是不能用马克思的办法到中国来实行。这个理由很容易明白,就是俄国实行马克思的办法后,行到今日,对于经济问题还是要改用新经济政策……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可,用马克思之法不可。”(P40)又说:“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斗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的原因,是人类不能生存。因为人类不能生存,所以这种病症的结果,便日起战争。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所有的心得,只见到社会进化的毛病,没有见到社会进化的原理。所以马克思只可说是一个‘社会病理家’不能说是一个‘社会生理家’。”(P42)从后来人看,孙中山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从人类情怀长远的看,不打仗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当然好。可是,像中国这个的社会,不革命,能取得如今这样的翻天覆地的成效?公正的说,孙中山只是历史“风云际会”的过客,毛泽东才真正算得历史的开创者。蒋介石,也算得半个开创者。

胡适,算学者。从哲学家来年,也只能算半个。胡适认为,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完全是由于自己的错误,不承认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束缚,中国完全可能自发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他要求中国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胡适留学美国,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影响,提出了实证主义。可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学术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社会改造的影响。

梁漱溟认为,人生的本质就像叔本华所说的“意欲”,人生的态度就是对于“意欲”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三种,西方取奋斗;中国取中庸;印度取退让无为。三种态度,本无所谓好坏,只是态度而已。陈独秀提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梁漱溟与陈独秀,各自的哲学算不得深入广阔,也只算得半个哲学家。其他书中提到的,对中国现代哲学肯定有一席之地,但与毛泽东、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这些人比较而言,顶多也只能算半个。毛泽东,与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相比较,是走出了书斋带着诗意的大哲学家。

书中张君劢在1923年清华学校的学生会上的演讲,有些观点,到现在看,也应当算作有理的。至少,放在微观的人生观上看,是对的。他认为,人生观与科学不同,科学有一定之规律,人生观的特点正是无一定的规律。什么意思呢?他用例举了五点,加以说明。归纳起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P116)说得好,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科学的羽翼下,归结到政治的旗帜下,归结到人类集体的所谓之大流的认同上。在人生观了,生不及自由,死是可以的。乐不及自由,苦是可以的。爱不及自由,欲是可以的。诸如此类,不过一个人生的取向而已,与那些科学政治,以及大家一定之规,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人生观,要允许多层次多样性的说法与选择,这是多远社会的大方向。

书中第八章,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因读过金先生的《论道》,从他的中国式的哲学(可以理解类似为中国画式的对世界认识的表达)体系,部分的认同。很关系的问题,不论什么哲学体系,放在什么样的层面对待,也就是说“对认识的认识”,你如何去定位的认识,变成我们对待作者与他所创立的哲学体系,如何看如何评价的校准天平的刻度和准星。形象的说,对金先生的哲学,切不可用对待西洋油画那样去品尝,而是当用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的态度去欣赏。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对路,就比较容易认同作者提出的道、势、能,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性与尽性;理与命;无极而太极;现代化与民族化等。

对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哲学观念(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哲学体系),用他自己话说,建立了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的“新理学”。接着讲,当属发扬光大和学以致用的传承。从冯先生也属于东方式的哲学(与金先生视角与表达方式相同)的“理,太极”中,分出了“实际”和“真际”。我很欣赏这个词,第一次在书中见到“真际”。什么是“真际”?按我的理解,就是我们学说的毛泽东提倡的“实事求是”中的“是”。我们说,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话在“真际”面前,现在看来应当这样理解。“真际”(可当真理来理解),永远没有止息,在相对的实际面前,或者说暂时还不能对我们所要的“真际”把握的时候,我们只能是更多的去联系实际,更好的让实际朝着“真际”的方向发展。对冯先生的气与太极及无级的哲学观点,在没有读他的书之前,便有了一些的想法。世界,完全是可以用气与太极和无极认识和解释的。读了冯先生的书,更是坚定了这个方向。

熊十力,按照冯先生们划分,归于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他强调体用。进佛而又出佛,入道而又出道。所谓熊十力主张:“体用不二”与“性相如一”。熊十力的宇宙论,主“翕、辟”。翕,动而凝也,辟,动而升也。凝者,为质为物。升者,为精为神。熊十力用他的哲学,阐释着他的心学。怎么说呢?我的看法,继王阳明之后,带上了点尼采味的东方的意志论。

哲学,太有主观意味的说道。站在什么位置,看到几多天地,是哲学家的眼界与境界决定的。至于他的说道,其实可以千变万化的。但如果非得要认同,或者批驳,哪里就得找到最准确的哲学家原来的站位与视角,理解好先前他所想表达的真实意愿是什么。读了一些的哲学书后,甚至认为,哲学就是一锅粥,人人都嚼在嘴里,只有那个把“好吃”,或者难吃,说到大家想说,又表达不出来的心坎上,哲学家今后便有了“先尝一口”的优先权,与可以任意表达的讲坛。

我读书,并不专门做学问。读了,便读了。想了,便想了。说了,便说了。并不打算要对谁负责。只是自娱而已。

边读,边用书签将重要的观点与说法标住。书读完了,又重新的去读读标签所标的重要论点与说法,以加深印象。

读过《中国现代哲学史》,倒是想存一本。这是本有自己框架,说了自己话的哲学书。

           2017年元月3日怀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