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8 裁章碎拾王阳明(4)

 读书当玩 2020-08-08

             4

王阳明说:“‘致中和’,只在‘在谨独’。”

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心所镜照,亦心所屏障。话,作为“心”中是非的符号,也作为欲望来去的勾引,还作为得失权衡的砝码,是乱心之源泉。当各种的话语充盈耳边,各种学说扑面而来,各种思想与理论纷争不断,心处其中,若过烟云,听之任之,见之随之,不作判断,不论是非,只看只听,息思息虑,不去掺杂个人的任何情感,一退,再退,最终退出全部的话语,全部的欲望,全部的纷争,让心中波澜不惊,浊水澄定,心镜无尘,光亮如月。也便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致中和”,与全部的是非与欲望及纷争,保持着高度警惕的距离,特别是与自己内心的私欲得失的有碍是非正确的判断,保持可以分清客观的保险距离,只有此时的照见,方可为事物的本相与真原。

我们习惯的不加思索的是非判断,来自于利害,特别是个人与家族或小利益集团的利害,而置大家和集体乃至公众的利益搁置一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各自的私欲参与的混乱层次与局面里,永远得不到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是非观。

要去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貌,怎么办?谨独。如何的谨独?不仅仅是与慎独慎行慎微意义上的谨慎。更重要的是要放空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利害得失,参与公共与“大格局”意义上的大是大非的观察与判断。换句话说,不以一己之私论短长。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战群儒”?除了他高超的纵横雄辩能力,就是他破除了“刘关张”群体中的“心贼”,又能得体的指出孙权群体中的“短视”所在,把更大的两家利益捆绑起来说事,是非之论,才得以服从,才能赢得辩论的全胜。

“致中和”若说是看清事物本来面目的基本途径,那么“谨独”,不让私心私欲参与观察与判断,便是醒察大是大非的基本方法。实事求是,当尊“致中和”与“谨独”,方得事真,是本。

王阳明对此,也有更加细致之说:“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篇。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闻,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P18)

             2017年12月25日清乐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