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77 大忘大得 我之我为——山野画家易图境印象

 读书当玩 2020-08-08

“大忘大得,我之我为”,是我对81岁易老作品的最集中的感受。这个感受,原来是朦胧的,潜意识的,只是到了今年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方才使潜在心中的冰山凸现。去年老早的时候,朋友说好了,易老要出本新的画册,到时一定送我一本。待朋友真叫我去拿的时候,朋友方才记起此前已经将画册送给了别人。正好这位朋友要给易老送两张火车票,说跟他一同去,试试运气。

到了易老家,易老热情的迎进我们。进门后环顾一下,简直就不像是我想象的艺术家的居家。居家上下一点品位的家什也没有,墙上哪怕是自己或是字画大家的字画也没有一幅。一楼的三居室,除了湘西过去常有,现在城里也不常见的“火桶”(烤火用的火箱)和几张竹靠椅,还有大木箱子,其它的家具都是八十年代的老版货。易老过去作画,我是见过的。人往那一站,浑然天成,那就是艺术家与艺术的结合,其本身就气韵生动。到了易老的家,太不协调。如果说易老是个艺术怪才,家什环境是背景的话,那衬托怪才的背景只能用“土里土气”来形容。好在画室画台边两个孙女在习画,不然这个“窝”里,怎么也想象不到是易老的家。易老今年八十有一了,自八十,家中就在显眼处写上“八十不送画”的字样。挺直达和实际,也正如山野之性,率真孤直,坦城无忌。寒喧过后,朋友说了能不能送本画册给我。我与易老只见过三面,想不到他竟爽快答应,还说要签名。签名时,易老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了,是哪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易老说,你写下来。我便用钢笔写了下来。他见了,便拿来一枝记号笔,要我用这枝笔一笔一划的写。这时,我真的纳闷了,即使是字写得小了,说得也是很清楚的呀。于是又重复一句名字的每个字是哪个字。你猜易老怎么说?“人老了,很多的字记不得了。”字,记不得了!连字都忘记了?画画不用记?随想随画?具象之抽象?我不由下意识说了句“易老真的是大忘大得。”这便是大忘大得的来由。

我之我为,只要看了易老80岁以后的画,或是看过易老新出的画册的画。从我能够理解的画理上说,那就是“我之我为”。看了易老的画,总的感觉是有种强烈的震撼。好像易老并不是真的在作最后的艺术冲剌,也不是标新立异故闯禁地,而是在作生命的总结,是在无人之境挥我写意。那种心意和境界,到了为所欲为的无矩之地。易老,对我来说,其实早就知道他和认识他的画。那时,易老还在黔阳师范,是他是学生与我说起过,有这么个写意花鸟画家,专门画大写意,常常与别的画家不一样,用焦墨枯笔,还说这样的画法是古人的忌讳。我不太懂画,曾记得在湖南办的《红小兵》杂志上,还有其他的什么少年杂志上的封底或是封二,封三上,常常能见到易老的画。说实在的,以前我是不太喜欢易老的画,说不清是因为具象不足,还是太大红大紫太鲜艳,或者是画面感觉上的杂乱……不过有一点,我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易老的画,不用识款就知道是易老的画,而且这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也许这就是人说的,画家的艺术风格和性格特质吧。易老的画风在几十年前就形成了,的确是别具一格,有些反叛。可能与易老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也可能与他的人生信条有关。总之,易老走的是山野下里巴人的山间田野之路,是峻岭风光的孤揽,也是生命境界的独攀。正是这样的孤揽独攀,其间的过程,常常是正如我等这般人眼中的标新立异,故弄玄虚……

前些年,易老开始走红了。知道易老画的人,不论懂与不懂,会欣赏不会欣赏,喜欢不喜欢的人,只要是土道商道还是收藏人士,都开始注意这个山野画家了。有头有脸人家和家道中兴人家,堂中有易老的画,是个增光彩添脸面的事。寻常人家,自家一般是不挂易老的画的。一来价钱太贵。二来易老的画不够传统,一般的人花那么多的钱,买个叶不像叶,花不成花,鸟兽变形的“玩意”,是不太情愿的。我不藏画,却也喜欢欣赏画。对易老的画,近来比以前理解得深刻一些了。特别是看过易老新出的画册,有种震撼和释放的感觉。震撼,是许多人的共同感觉。对我来说,易老的画,就是那种“大忘大得,我之我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印合了易老的名字“图境”。“图”是不舍的追求。“境”,有艺术之境,也有生命之境。有遵循章法之境,也有超越章法之境。不论是什么境,都深深嵌入了山野之平常和桀狂。正是易老生命中的山野平常,在“有法”的艺术之境追求上,凝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也正是山野之桀狂,则让易老艺术心得和作品达到了我之我为的境界,实现了自我超越和生命独悟。易老的“我”,来自山野,本是无名的种子,平常农家的孩子。在山风吹动下,栽来移去,各样的感受和苦难,正如经历山里的风风雨雨,反而让他得了山野草林的秉性和灵气,加之不舍不弃和不折不屈的“穷图”,终于得到化小“我”为大“我”之境。看易老的画,挥洒之间,是种凝炼的情感,是种山野的独诉,是种生命底蕴的曝光。同时,更是种把精气神串起来,再通过笔墨回归山野,将心与自然连接,直到物我合一、天人互动的浑然通达。易老新的画册,总是放在床头,每看一看,都有说不出的释放感。那线条,色彩,块面的纵情组合,花鸟虫蛙的恣意搭配,光与影的反叛,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调及特有焦墨的喧泄,还有超越了具像和构图原理的焦墨单色画,以及画得犹如孩童所作童意酣畅的作品,反反复复欣赏和感受,说得夸张些,让人真有些“醉”在画里了。

易老,名图境,字森庭,黔阳县人,现为怀化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湘潭师范学院、中南大学客座教授,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湖南九歌书画研究会会长。用我的话说,就是个“大忘大得,我之我为”湘西的山野画家。当代名家黄永玉、汤文选、李世南、陈白一、钟增亚对易老的画和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易老的作品 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送到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

写于2002年5月(图片均为网上下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