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2 也来说说法的精神 (2)--新东方政治力杂谈(59)

 读书当玩 2020-08-08

           2

法,理想的状态是公正的。但法在实际运用中,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乱葫芦案一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法的不公正,过去有,现在同样有。法的不公正,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杜绝的。东方如此,西方同样如此。


《诉讼模式如何影响审判结果》中举了一个乾隆盛世的案子:“英国帆船‘赫弗斯小姐号’依靠在黄埔港内,向首次来华的美国帆船‘中国皇后号’鸣放礼炮,不幸造成岸上一位大清子民死亡。由于几门礼炮齐鸣,实难辨清真凶。广州官员威胁,若三日内不交出凶手就要绞死大班,还要逮捕英国商务督办。几度交涉无望后,炮手们挚签决定准是倒霉蛋,而北京紫禁城竟然核准了这个倒霉蛋的死刑。”读这一段,一是法的乱判,适用许多的“无法找到真凶的情况”。上面说的,抓一个神经病人顶案,也是如此。二是乾隆盛世,中国还是挺牛皮的。三是法的精神,既是强势与弱势的某种趋向的平衡,又通常显现出来,是强者与强势语言与逻辑当道的精神。

除了类似抓阄挚签外,还有决斗也是西方裁决的一种手段。“决斗也是一种决疑。根据孟德斯鸠考证,决斗的出现首先与消极证言有关,即单凭誓言就可以否认指控。原本说来,提出控告者有积极立证的责任,而被告单凭起誓否认是不够的,但莱茵河畔的法兰克部族法则完全不同,在大多数场合,被告只要同一些证人立誓,说他没有罪就够了。

这样,流弊便产生了,人们就用决斗将誓言从滥用者手中拯救出来。死亡、认输或平局都可终结决斗,不过平局意味着被告胜诉,因为证明责任就由原告承担。”(《诉讼模式如何影响审判结果》)

法律,在不公平中趋向公平是发展的方向。

决斗,是对誓言滥用的一个法律之外的习惯补充。

法律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先后出现了纠问制与对抗制两种形式。

纠问制存在先入为主,胜者为王的许多弊病。而对抗制则相对的从形式上体现人性平等与公平。“如果把国家惩治犯罪比喻为一种斗争乃至战争,那么纠问制是一套属于战胜者的规则,很大程度上,战胜者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人,审判只是一次声罪致讨的展示;而对抗制却是一套为战败者考虑较多的规则,至少在形式上,战胜者不再以审判者的身份出现或自居,而是比较真实而充分地给战败者申辩的机会。”(《诉讼模式如何影响审判结果》)为什么会出现为战败者考虑的法律?因为先贤明哲们在历史的争斗中,发现谁都可能成为战败者。战败的或然性,与身份互换性,让人们看到与渐渐学会了让退让性质的社会公平,显现在对抗制的法律形式中。

对抗制的法理精神,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当下正当程序模式的发展方向。

对抗模式强调:“以公平正义为主要目标,强调发现真相非常困难,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误判。刑事诉讼中每一后续流程,都是对前一流程的检验和挑剔,合格才能放行。好比一场障碍赛,要想将一个人投入监狱,必须跨越一道又一道障碍,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所有障碍中的最高壁垒。这一模式对权力疑心重重,不仅防止权力滥用,而且防止权力高效运作。”(《诉讼模式如何影响审判结果》)这段话给人的启发性在于,公平与正义其本身记过只是相对的。

在坚持公平下正义的相对性的道路中,由于事物复杂性与人的趋利避害性,要发现事实本相,实事求是,按照事实本相,以事实为准绳办事,在司法实践中是非常难以不偏不倚,严丝合缝的。特别是对于权力参与的案子,法律条文与司法模式,都可以因为权力的高效运作与高能效果,而显得力不从心,或者卑躬屈膝。

从程度上框定有罪与无罪的做法,是体现法的精神与正义力量的一个原则。

让公开的正当的程序坚持的裁决结果,大于权力的介入,减少正当程序,操纵公众舆论的信度。逐渐建立起让广大老百姓对法庭审判的信心,相信“正当程序模式决不给无辜者定罪,而犯罪控制模式坚决拒绝犯人漏网。”“对抗制基于这样一种确信:控辩双方对撞所产生的信息,能够最有效的帮助中立的裁判者解决案件。对撞发生在法庭上,让在场者看到一场公平竞赛,规则中立,平等执法,机会均等。”(《诉讼模式如何影响审判结果》)

        2019年9月24日广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