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

 一言之美 2020-08-08

篆刻章法里有一些精妙的变化和对比呼应关系,曲直、方圆、疏密、穿插挪让等,这些元素能否利用的恰如其分,是一个篆刻作品在章法布局里应该有所侧重,同时也是一个作品质量好坏和关键的一部分。对于不同风格的篆刻,如工稳严谨和自然写意的不同,这些元素的应用会有所不同,是需要我们找到与自己印风更契合的应用方法。但有些章法的关系,比如今天说的“咬合关系”,算是一个在各种印风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也很基本,如果在展览投稿中没有体现这个关系,评比时评委一眼就能看出的。从八届篆刻展中选了两个作品,这两个作品是如何体现了咬合关系?那就从这个关系说起。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什么是“咬合关系”?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类似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的互补咬合交错的位置关系。有的老师称做阴阳互补关系,但私下一位这个概念太大了,包容性太广了。有的老师称穿插关系,又觉得穿插是一种笔画位置的安排,但有时咬合关系,并看不到笔画的穿插,只是一种势上的体现,所以觉得还是先称作咬合关系吧。具体的表现如图“司寇之玺”中“寇”的笔画突出,则“玺”的笔画凹进,刚好是对应着位置关系,就像牙齿交错咬合一样,这就是咬合关系。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古玺:司寇之玺

有人会说,一个对应的笔画而已,偶然碰巧吧?其实这种关系还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从古印集找了一些,算是代表吧,其实在古印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打开印集自己再去找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咬合关系随处可见。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古玺印中的咬合关系

古玺印由于印面的布局自然错落,所以这种关系得到很好的体现,几乎是随处可见。最右边的印的几乎就是上面所选八届展入展作品“郊行不问途”创作的参照原版,所以对入展作品如何体现咬合关系,就不做解释了。

这种咬合关系也不是仅限于上下,而是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所体现,包括左右斜向等方向,有的很明显体现笔画上,有的则只是在笔画的取势上,入下图。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古玺中的咬合关系

在明清流派、近现代的篆刻中,这种关系在作品时时得到体现,虽然在当时并不是一定有这个关系的说法,但关于阴阳、穿插挪让是很早就有的说法了。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有对挪让的定义与这个关系很类似:每过字有空处,无法填补,或一字笔画,多化偏颇,无法使之平方正直者,则除屈伸其笔画外,再就字之左右或上下,伸缩其所占地位,使之牝牡相得,此谓之挪让。

这是挪让的说法,在咬合里不一定是很具体的把笔画进行屈伸变化,或者这是一点差别吧。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咬合关系在明清流派、近现代篆刻中的体现

有趣的是,在翻看陈巨来先生的印集时,有两方“牟道人”的作品,虽然在笔画的方圆上做了变化,但其中章法上的咬合关系,却没有改变。见下图。

篆刻里的“咬合关系”,简单基本,不知道的话甭想入任何展览

陈巨来 牟道人


以上是关于咬合关系的一点分享。然而,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章法里的任何关系穿、屈伸、挪让等都不是一个定法,囿于此框,必为所累,这个关系在创作中运用不可牵强使用,一定是顺势而为,随势生形,以自然天成为法则。


##书法爱好者##书法##篆刻##一起学书法#

文中图则均出自出版印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