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昵称32353910 2020-08-08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文|江徐


“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张爱玲这句私语,大概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不管想通过书籍满足求知欲,还是借书消遣,加上电子产品的侵害,近视眼已成当下时代的主流。

最近,看到南怀瑾先生一个视频,耋耄之年的南师端坐禅堂,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也是传授他健康用眼的诀窍。

南师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他还“吹牛”说自己年轻时候,有时会通宵看小说,仅仅武侠小说就看了十万多册,大藏经翻了又翻,为什么眼睛没有看坏呢?

他看书时的态度非常恭敬。一辈子,他从来没有躺在床上,或者歪着身子看过书,一直都是正襟危坐,手执书卷。而且,他翻书之前,一定会先洗手,避免脏污了书,更不会把书带进所。他说,“恭敬书,是恭敬自己,不是对书本。

现在的人,不论看书还是做其他事,言谈举止早没了以前的各种规矩和讲究。南师宣讲看书时的种种恭敬之举,可能会被年轻人视为老派、形式、守旧,但是骨子里有一定规矩的人,总是对过去的时代心心念念。

回到正题,有时通宵看小说、有时连续看一整天电视的南怀瑾先生,为何没有将眼睛看坏呢?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我看电影也好,看小说也好,我要叫电影跑过来,不要两只眼睛跑到电影里头去。看书也是如此,叫书过来。”

将神回收看东西,而非精神外散,这便是他正确看书、健康用眼的方法。这种方法,受之于一位隐士。

那时候,南怀瑾还非常年轻。翩翩佳公子,一手诗书一手剑。他痴迷武功,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飞檐走壁,仗剑天涯。“三寸长练成一把剑,白光一道,千里之外,要你的头就是头,要你的手就是手。”面对台下众多后辈晚生,年华老去的南师在神态之间依然意犹未尽的样子。

有一天,南怀瑾听说杭州城隍山上,有个满清出家的道士,懂得飞剑,他便登山去拜师。

登门数次,吃了几盏闭门羹,终于得见传说中的剑仙。在这之前只是学了点江湖玩意的南怀瑾并没有如愿拜师学剑,但也不虚此生。这位道士有慧眼,会识人,他看站在面前的年轻人骨骼清奇,将来要做大事业,便愿意传授了两点道理,其中一点便是: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看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是眼睛要会看东西。

他具体解释说道:

一般人看花,看风景,看到好的花就把眼神盯到花上去,其实这样错了。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放到花上,它也没用,你也没好处。

如此看书、用眼,还只是停留浅层,深入去理解,那是道法作用下最本质最基础的精神内敛

这番教诲,让南怀瑾铭记一生,也受用一生。这也是他书剑飘零半生,到老眼睛都没坏的原因。

当我看到这条视频时,不禁一惊,为着世事表象之间的巧合,为真理上的无处不在息息相通。

七八年前,有一天我在南通濠河边闲坐,看到一个小女孩,从曲径通幽处来蹦蹦跳跳地出来。“风景啦!”她用清脆的童音这样欢呼着,跟随其后的爷爷奶奶也显得乐呵呵。

世人往往是用眼神外散出去发现风景、捕捉风景、领略风景,这个小女孩却是一反常态地让“风景来”,而她是不来不去的。

那一刻,我惊奇于小孩童对待世界的角度。这种角度,是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杜甫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回去后,我将此段所见所闻记录在册。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如今,再回过去想,仍然为其中的不谋而合而震动。没有谁叫她那样说,五六岁的小孩也不会看道家学说,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她却偏偏……我想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句话:“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大师因为苦修勤练而悟道,孩童因为心灵的自由与无染而天然地亲近真理,需要多多看书、多多反省的是上智与下愚之间的芸芸众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条路通向返璞归真的精神家园。

南怀瑾大师告诉你:这样看书,眼睛不会坏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