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胸闷胀,噎膈;脉弦数大,苔薄黄腻;叶心清调肝和胃,清利湿热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0-08-08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叶心清(1908~1969),字枝富,四川大邑县韩场镇人。1921年在武汉拜名医魏庭兰为师,得其金针绝技真传。1933年学业结束返回四川行医。返川后在成都、重庆设医寓和国粹医馆,坐堂应诊,因医术独到,对针灸学及中医内科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在当时四川医界颇有影响,享有“叶金针”之誉。叶心清擅长透刺、透穴不离经,以浅刺取穴少而独具一格。他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及针灸均有较深的造诣,著有《叶心情临床医案选》一书。

【医案】石某,男,55岁。

1963年10月23日初诊。

病史:前胸闷胀不适约半年,半年前某日吃慢头时,突然感觉吞咽困难,以后梗噎症状逐渐加重,伴胸骨后闷胀,呃逆嗳气,偶有腹痛、食纳不振,经食道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局部充血,透视未见异常。某医院认为食管癌不能除外。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肝可触及边缘,有轻压痛,脉弦数大,苔薄黄腻。

辨证:肝胃不和,湿热内阻。

治法:调肝和胃,清利湿热.

处方:竹柴胡,白芍,天花粉,生栀子,茯苓,炒苡米,冬瓜皮子,泽泻,蒲公英,枳壳,甘草。每日1剂,服7剂后呃逆减少。守方继服,并加服六神丸,每日5丸。半月后于原方中加川贝母,夏祜草继服,自觉胸骨后闷胀感减轻。于1963年12月上旬又去某医院复查,见食管黏膜充血消失。自觉症状大见好转,梗噎基本消除。共服汤药42剂。

本案引自(《叶心清医案选》)。

【评析】本案患者以其症状及脉弦数大,苔薄黄腻,诊为肝胃不和,湿热内阻。脉弦为肝病;脉数,苔黄腻为内有湿热。肝胃不和,故见吞咽发噎,胸骨后闷胀,呃逆嗳气。故治以调肝和胃,清利湿热之法

【反流性食管炎简介】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及疼痛,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或狭窄。食管炎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包括感染、化学物刺激、物理性损伤及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或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发病机理主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的不适当弛缓或经常处于松弛状态所致,另有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等因素的参与。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