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影片《白毛女》全国放映。意料之中的,白毛女的扮演者“石钟琴”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当时人们的偶像。 如今,时光匆匆,转眼48年过去了,如今的石钟琴已经是一位老人,而《白毛女》这一电影,却仍然是一部经典。 时光虽逝去,经典永流传。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白毛女”石钟琴轰轰烈烈的一生。 1945年,石钟琴出生在浙江。她从小就很喜欢跳舞,梦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小时候的她想象力也颇为丰富,上中学时,还曾经自编自演过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生动的表演让很多师生都被圈了粉。 15岁那年,上海舞蹈学校成立,那一年,设立了芭蕾舞和民族舞两门学科。石钟琴跃跃欲试,她想成为舞蹈学校的一名。 年龄虽小,但是从小的舞蹈基础让她得以征服了面试考官们,最后顺利成为了一名芭蕾舞学员。 因为喜爱,石钟琴进入舞蹈学院后,她很刻苦地去练习基本的舞蹈功,1966年,石钟琴毕业,随即进入了上海芭蕾舞团担任演员。 但是因为出身不好,没有地位的她只能在舞台上跑龙套,成为一名群众演员。她并没有因此对命运感到不公和埋怨。 后来,上海舞蹈界开始计划芭蕾舞《白毛女》,因为“白毛女”一角色的形象是有几个阶段的,其中头发是由黑变成灰,再变成白。 于是,石钟琴便因此得到了2分钟扮演“灰毛女”的机会,台上虽然才2分钟,但是石钟琴却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最终,她这两分钟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终于来了。 1969年,石钟琴接到通知,她终于可以排练“白毛女”了。 1971年,石钟琴主演的电影《白毛女》终于在全国公映,这部剧在当时轰动一时,石钟琴也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大明星。 1972年,石钟琴得到了更大的荣誉。那一次,周恩来总理安排了一场“芭蕾外交”,在中日两国正式建交钱,上海芭蕾舞团出访日本,去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 女主角石钟琴自然是备受瞩目。为了能够表演好这次的演出,当时正在患膝盖关节痛的石钟琴每天都忍着疼痛在原地练习转圈,至少150以上。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的身体很吃不消。脚趾间起鸡眼又化脓,都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演出极为成功,《白毛女》在日本共演出了15场,引起了当地不小的轰动。 1978年,石钟琴当选成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年,原上海市舞蹈学校《白毛女》剧组组成了上海芭蕾舞团。 后来,石钟琴还演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雷雨》等剧,都得到了一致好评。 如今,距离她大紫大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整整48年。这48年,石钟琴到底过得怎么样了呢? 原来,32岁那年,石钟琴才结婚。生完孩子后,她依然活跃在舞台。 1994年,芭蕾舞剧《白毛女》获得了“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作品”,可以说,“白毛女”一角色,影响了石钟琴的一生,她的一生,都和这部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7年,52岁的石钟琴退休了,退休后的她并没有因此闲下来,她到远东芭蕾舞艺术学校教学,一教就是10年的时间。 从台前到幕后,唯一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寻。 现在,石钟琴已经75岁了。她的精神状态却比其他同龄老人要好,人们采访她,回忆道“白毛女”时,她说:“我人生最好的时候,跳了白毛女”。 致敬“白毛女”,致敬石钟琴老艺术家,祝福她身体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