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鹰击长空186 2020-08-09

寄情山水,超俗自然。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最早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为代表。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隋唐展子虔《游春图》

山水画在南北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到魏晋时期,山水画才真正逐渐脱离原来附属于人物画的地位,单独成为绘画的主题。但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变幻,却给文学艺术发展创造了新局面。

当时由于玄学的兴起,祟尚老庄哲学的清谈玄学风气逐渐蔓延开来,他们重新发现了老庄,崇尚“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从山水中领略了玄趣,感受到了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与此同时,江南秀丽的山川,也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中国的江南大约自三国东吴以来,得到了大力的开发。永嘉之乱后,晋室过江,士人大量游涉江南。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促进了江南的发展,而南方秀丽的山川景色则给大批诗人、画家以及社会上流人士以深刻的精神影响。他们不同程度地在自然山水中找到精神寄托和回响,发现蕴寓于自然景色中的美,并且在艺术创作中再现这种感受。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山水形象从在艺术作品出现到独立成科而崛起于画坛。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顾恺之《洛神赋图》

事实上,自然山川,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无美可言的,人们不会也不可能舍去功利目的,把川作为审美对象而大加表现。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进入阶级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后,尽管艺匠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他们的艺术创造不可能不被统治者倡导的“文以载道”的艺术思想所束缚,他们的艺术才能不可能充分地自由发挥,去开拓新的绘画领域。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了自汉以来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的局面。这是个精神上极解放,人格上、思想上极自由的时期,也是富有艺术创造精神的时期。艺术家们的创造从“教化”功能的网络中挣脱出来,转向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广阔的领域。绘画题材扩大了,作为自然美的山川更多地进入绘画作品,使山水画的独立成为可能。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史书记载魏晋时期只有两位可称为山水画家的,即宗炳和王微,但没有留下其山水画代表作,只留下了山水画论,分别是《画山水序》、〈叙画〉。

魏晋山水始萌芽——浅谈山水画发展

古代山水画

魏晋年代过于久远,我们所能欣赏到的当时的山水画只有部分,且多没有署名,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历史记载中凭空想象当时的文艺盛况。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其在长河中闪耀夺目的亮点,今后也会继续闪闪发亮,照亮之后的文艺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