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算》究竟暗算了谁????

 摩天塔上 2020-08-09
一、我眼中的《暗算》

为何叫《暗算》?《暗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描写的是建国初期701监控台湾电台的故事,那是站在新旧两股势力交锋的最前沿,但也是站在战略战役的高度,通常采用欺骗反欺骗等手段,那种不能叫暗算,暗算是指人在暗地里算计别人,通常是人与人之间,拿不到战略战役的高度。在第一部里,我唯一看到的暗算就是,天才阿炳新婚燕尔,正在得意之际,药房老李突施暗算,搞大了他老婆的肚子,致使天才投河自尽,这绝对是暗算,自己人对自己人的暗算,突然出手,一整到死,杀人不见血。一个庸人药房老李,起到的作用竟然比匿藏在大阴山的数千顽匪,军统、中统近百名潜伏特务精英们干的事强过数倍。自己人的暗算功效可见一斑。《暗算》第二部,我唯一知道的是,作为总理亲自点名的十名归国专家之一的黄依依,一直被人暗算着,最终成了植物人,含恨辞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难道《暗算》只是要告诉我们自己人暗算自己人的故事吗?

原来不是,还有第三部,那才是重头戏,跌宕起伏、丝丝入扣,的确好看,看完后,我又不解,究竟谁是主角呢?

你会说,当然是钱之江了,这有什么不解的?别急,听我慢慢讲来。

钱之江是打入上海警备区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专门窃取重要情报,在整个戏里,他暗算过两个人,一个是阎京生,钱令其成了替罪羊,最后自尽明志。另一个是刘司令,第一次暗算是代主任让钱之江等人互相指正之际,钱突然向童副官发难,声称几年前,童副官曾与一名当红女明星来往,后发现女明星有共党嫌疑,童副官当机立断,一枪毙之。实际上,按照剧情安排,并非如此。童副官何许人也,连钱之江家的佣人从他家借了一瓶酱油这样的琐碎之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还要找时机亲自和钱之江说,足见他是一个平庸之辈,也可见其经济实力,难怪代主任对其评价是:饭桶,毫无心计,庸人一个。更何况,他是有贼心没贼胆,在戏里,他先后对唐一娜、裘丽丽都存有幻想,然而,最终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因此,即便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也绝不相信有哪个胸大无脑的当红影星肯作这个无钱、无权、无势、无脑、无貌的下级军官的情妇。令人称奇的是,这样的一个浅薄的庸人怎么一下子在他枪杀当红影星后,反倒成了司令面前的红人,原因很简单,当红影星是司令的情妇,而童副官为司令解决掉了麻烦。钱之江向童副官发难,就是在暗算刘司令,无非是在告诉代主任,几年前,刘司令有个有共党嫌疑的情妇。第二次发难是代主任向钱之江摊牌后,钱之江要求单独见刘司令,并写了张纸条,告诉他,他家有窃听器,刘司令果然在代主任送的电话里找到了窃听器,此举一下子激化了刘代之间的矛盾,也为其死在“电话炸弹”之下埋下了伏笔。钱之江暗算此二人,是因为他们二人手上沾满了战友同志们的鲜血,能暗算为何不暗算,必夺其命而后快。对于汪洋和童副官他就没有暗算,庸人童副官前面说过,现在说说汪洋,汪处长处事圆滑,为人自私自利,却深谙为官之道,保中庸,擅弄权,是个官场好好先生。钱之江之所以不暗算他们,应有深意,这两位是“党国精英”,正因为有这样的“党国精英”,日本鬼子才能占东北,攻上海,陷北平,制造南京大屠杀,占领大半个中国八年之久,正因为有这样的“党国精英”,解放军才能在四年之内,横扫八百万蒋匪军。这样的“党国精英”岂有暗算之理。

我之所以说钱之江或许不是主角,原因是既然名为《暗算》,总要以暗算数量和手法定主角吧。

比如飞刀,他仅仅在笔记本里夹藏了一张“警犬”的照片,就令“警犬”父子双亡,还连累了一楼的人,更令上海中共地下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无心的暗算岂不更要命。

叛徒“断剑”又暗算了多少往日战友呢?

实际上,第三部里最厉害的暗算高手,并不是他们,这位高手暗算了多少人,我没数过来,也许导演也没数过来,所以干脆不再往下演了。但是在揭开这位高手神秘面纱之前,我要先讲讲其他不解之处。

一是神志不清的大白兔。作为上海中共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之一的大白兔,在戏中的确有些神志不清。第一次,是火龙截获代主任故意发的真情报,称军统截获红军绝密情报,并派出破译专家协助破译。此时,与毒蛇联系已断,大白兔无法判断此电文真伪,于是派司机前往车站监视,只见刘司令一人乘车前来接单身的代主任,两人身边都无护卫,如果此时小马驹在,必定掏枪击毙二贼,或许电视剧经费紧张,为这一小细节不能铺张。但此时,两人都单身是不对的,绝对要多加几名护卫。实际上,作为大白兔,他原本就该这样计划,原因很简单,暗杀了南京来的破译专家,就可以迟滞密码破译时间,甚至根本就破译不了截获的密电。毒蛇既然在破译组,他会想办法阻挠电报破译,但专家到了,他还怎么拖延呢?这是大白兔当时该想的,该做的,然而他却没有利用好这次机会。第二次是命令飞刀强行进入7号楼,与毒蛇接头,结果致使飞刀丧命,毒蛇也从飞刀之死感到事态严重,终于自杀身亡,用尸体送出了情报。我认为,“警犬”消失数天无音,与毒蛇联系数天未果,已经证明事情有变,不管他们是否出事或被俘“叛变”,都要及时变更上述二人所知的集会时间地点,这算常识吗?

二是莫名其妙的特务甲。我实在不知道他有没有名字,只好叫特务甲。他干的事是特务们冲进7号楼,杀人灭口,他居然杀了一名特务,私放唐一娜。唯一的原因,是暗恋。我着实不知为何如此安排,唯一的解释是,整部故事都看似有根有据,到第三部也不能变,但7号楼一直与世隔绝,上海警备区除刘司令外,其余人一概不知,中共地下组织根本就不知情,这次事件是军统一大败笔,大概也不会详细记录,那证据在哪?编剧导演都认为,还是要出现一个爱情故事,何况把唐一娜放走,观众会认为一切是唐一娜讲出来的。那我更不解,我一直认为军统以残忍著称,原来还有特务甲这样崇高而伟大的人,只为暗恋,就敢这么干,结果一定是这样的,特务们完成任务发现少一人,于是和失踪人员同组的特务甲嫌疑最大,被扣押,清点尸体,发现少了一名女子(因为被焚尸,无法辨认是谁),于是代主任认定,失踪女子为毒蛇,特务甲为其同党,专司保卫之职,特务处长黄一彪负有失察之责和包庇共党嫌疑,被当场枪毙。看来,特务甲也暗算了不少自己人。但他就不想想,如果唐一娜能躲过特务搜捕,还不如泥牛入海,这辈子他还见的着?也许为下辈子考虑吧,想的真够远的,不愧是军统的嫡系。

现在,该揭开暗算高手的神秘面纱了,高手就是唐一娜,没想到吗?应该能想到的啊。

她暗算了裘丽丽,致使她疯了,最后被灭口。在餐厅,她暗算了以前在南京认识的军官,那名军官被关进大仓库,估计最终会被代主任灭口。在不知不觉中,她帮钱之江暗算了阎京生。她暗算了自己的父亲,间接地暗算了父亲的一批亲信,因为喜欢钱之江,所以对代主任出言不逊,多次顶撞,阴险狡诈,心胸狭小的代主任已有要拿她父亲开刀的言语。她暗算了特务甲及一大批大大小小的特务。楚楚动人,夺魄逼魂,此言非虚;红颜祸水,害人不浅,当真不假,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强烈建议任何电视节都要颁发最佳暗算奖给她!

二《暗算》究竟暗算了谁

暗算古已有之,擅施暗算者,大可以谋朝篡位,如赵宋主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是暗算成功之典范?而后杯酒释兵权,谈笑间,将手下开国元勋们手中的权利消得干干净净;又比如大歼似忠的王莽,暗算得天下,草创大新朝,却只有八年寿命;再如袁世凯,穷兵黩武,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登基,也不过区区80余天即告寿终正寝。擅施暗算者小可以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为小团体利益,向对手频施暗算。

那么,《暗算》究竟暗算了谁呢?

《暗算》第三部给我们揭示的是钱之江与敌周旋,施暗算的故事,同时也揭示出,因暗算频出,致使国军内部矛盾激化,日久必衰的道理。其立益何在?歌颂钱之江聪慧机敏、善于对敌施暗算?揭示暗算导致的重重矛盾?那么第一部第二部中,天才阿炳和数学家黄依依所遭暗算又和解?《暗算》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暗算随时存在,随时发生,告诫人们千万要提高警惕?若求不遭暗算,就要恪守中庸?此非大道也!且现在提倡的是共建和谐社会,为暗算大书特书,是否违背了此原则,与主旋律相悖?看起来,《暗算》也像它所描述的那些暗算者必将灭亡一样,最终暗算的只能是《暗算》!

其实,男人大丈夫行走于天地之间,必当明理悟心,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清楚自己,后方可恪守大道,上则辅政兴邦,下则安身立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你不幸身处暗算频出的环境,不累其烦,又不肯与之为伍,更不想像阿炳和黄依依一样自寻死路,那就三十六计走为上,尽早抽身离去,开创属于你自己的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