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子辉专栏 | 五味调和的基本准则(二)

 yimiludou 2020-08-09

三、谨调五味。中华民族在长期饮食生活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特征谨慎调味,才能达到五味与人体的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是说,人的精血的产生,来源于人对饮食五味的摄取。但是藏精的五脏(即五宫,指肝、心、脾、肺、肾)又可能因过食五味而受到损害。比如说,过食酸味的食物,肝气就会太盛,脾气就会衰弱;过食咸味食物,大骨就会受伤害,肌肉会萎缩,心气会受抑郁;过食甜性物,心气会烦闷不安,面色发黑,肾气不能平衡,过食苦味的食物,脾气不得濡润,消化不良,胃部就要胀满;过食辛味食物,则筋脉败坏而松弛,精神同时也受到伤害。因此,正确掌握饮食五味的协调摄取,能使骨胳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固密,骨气刚强。谨慎而严格地按照饮食调养法度行事,就能享有天赋的寿命。

熊四先生曾在《中国食经·食论篇》中对上述引文祥加阐释后说:“本在五味与伤在五味,都是说人的饮食要在宏观上加以控制,以便就总体上把握人体与自然界在进行物质交换时保持和谐,而保持和谐的中心,在于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即天地四时的阴阳和人体之间处于阴阳平衡状态。”熊先生的这段话算是抓住了要害。事实上,现代营养学强调的平衡膳食同《内经》、《周易》里的阴阳平衡,其理念是完全相通的。这也可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万物之刚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段话进一步得到印证。按照这种理论,饮食五味属阴,人体功能属阳,饮食五味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仰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产生的,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因是由气化产生的,所以身体的滋养全靠饮食五味,食物吃下去,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而滋养形体,但如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由此可见,基于五行相克相生的观念,谨慎掌握饮食五味的协调,就成为维持人的正常生理状态的基本准则。

四、寄至味于淡泊。前文已经提及中国人吃的是味道,追求的是至味,那么,何以称为“至味”?张振媚先生《大味必淡论》中有一段话颇有启发意义。原话是:“在长期实践中,人类对美味的认识不断从感性走向理性,又从理性走向更高层的感性。对营养和健身的需求与追求感官的享受相互交融,生理欲望与心理活动交相辉映,人们终于逐步领悟道,大味,即真正的美味,最高的美味,并不在品种繁多的调味品中,而在食物原料之中。这就是大味必淡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烹饪原则。”就其滋味而言,食物原料的本味是“主角”,调味品毕竟处于从属的辅助地位。事实上也是这样,大凡一个高明的厨师,总是善于以最恰当、最少量的调味品达到菜肴的最佳滋味。相反,一味依赖调味品,只能是一个平庸甚至是拙劣的厨师。若是一席菜肴,鸡没鸡味,鱼没鱼味,肉没肉味,而只能吃出调味品的浓厚味道,必然给人产生单调而无味之感,食物本味所以称之为味的“核心”或“主角”,是因为原料的本味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够给人多种多样式的味感,是菜肴的真味。清人杨宫建在顾仲《养小录》撰写的序言时说:“烹饪燔炙,毕聚辛酸,已失去本然之味矣。本然者,淡也。淡则真,昔人偶断肴羞,食淡饭,曰:今日方知其味,问者几为舌本所瞒。”吸收了易学之道的道家早就说“五味令人爽”,认为五味是截舌之斧,淡味乃百味之首。犹如淡然无味的水一样,无味但百味皆离不开它,都“呈味于无味之水中”。所以道家不强调过分依赖调味品,而是巧妙地运用食物的天然本性、真味。同世界上的真诚、真心、真情、真爱一样,只有真味,才能真正打动人心,真正让人喜爱。扬州的“大煮干丝”、镇江的“清蒸鲥时”、广州的“烤乳猪”、北京的“烤鸭”、云南的“汽锅鸡”、西安的“羊肉泡馍”等等,其所以经久不衰,受人欢迎,无不都是突出了本味、真味。

淡食对人体有益,可以补精。世界食物皆味淡,五谷、菽麦、白饭、白面皆是,可见天地养人之本味至味,皆在淡中。淡食合味,益人肠胃,生精养气。《敦煌史料集》记载的“神仙粥”,是用山药、鸡头米和粳米煮成,有“补虚劳、充气血、状元阳、精神妙”的功能 ,营养价值颇高。汉唐时还有一种“青精饭”,是用黑饭草枝叶捣汁,浸大米蒸熟晒干而成,其味清淡,可以充饥,又富有营养。

食的调味贵平和,忌浓烈,慎用咸。自然清淡之味,益心、益身、益神。当然,这里的“淡”,既不是单调乏味,也不是简单马虎,更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而不薄、淡中见浓,淡中见雅,淡中见真,淡中窥道。正如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的猪肉、鸡汤、豆腐和竹笋这四种食物,都是以其自身的美味取悦于人,然又都在于调动一切手段突出本味,少用调味品之后达到的。

“寄至味于淡泊”,淡味对人的味觉无强烈刺激,但内涵丰富而细腻,淡味中自有一种典雅、隽永的大“道”意境。

注:本节内容节选自《三秦饮食文化刍议》(2014年12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