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我是山姆》,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和谐温暖的背后支撑力:是爱

 十八点心理 2020-08-09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第651文章-





看一部电影,会带来很多的思考,也能够带来很多的成长,在电影中去挖掘和发现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在一部影片中,有时候会有代入感,有时候会有排斥感,有时候会有身临其境感,有时候会有感同身受感,每一种感觉都是来自于自我内心的真实反应和折射。昨天晚上看了一部影片叫《我是山姆》。讲述的是一位智障父亲争夺女儿抚养权的问题。

当一位父亲只有7岁智商的时候,如何来抚养自己的女儿?如何来教会自己的女儿成长?如何教会女儿在8岁、9岁、15岁、16岁等阶段的各种成长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因为很多问题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抚养,当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被送往福利院,随后会有寄养的家庭来领养。

当一个孩子和父亲长期相处,并且能够从父亲那边得到关爱、耐心、倾听、热情等正向情绪时,就会从内心深处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那么就想一直呆在父亲身边,呆在父亲身边可以感受到那种父爱的感觉,是那样温暖和感动。每当夜幕来临时,山姆都会给女儿读故事书,读着就睡着了,依附在父亲的怀抱中,香甜入睡。

当孩子要过7岁生日的时候,这种原有的快乐生活被打乱了,社会福利机构对孩子父亲的智商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并且觉得山姆先生没有能力来照顾自己的孩子了,需要寄养到他人的家庭中。当父亲和女儿分开的那一刹那,是那样的痛心,是那样的愤怒。从现实角度来看,是为了小女生好,但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那种爱的真情。

所以在法庭上进行争夺抚养权问题,作为父亲千辛万苦去找有名的律师来给自己打官司,从而赢得这场官司,自己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律师费很贵,山姆在咖啡店工作,没有多少钱,但还是一如既往去寻求帮助。最后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得到美女律师免费无偿给自己打官司。虽然在初次法庭上,山姆的语言磕磕绊绊,但是并不影响他急切的心理愿望。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抚养权的权限。

当孩子被寄养在他人家庭时,父亲辛苦工作,最后搬到离女儿很近的地方住,这样女人可以经常看见他了,并且在夜晚时分偷偷离开家去找山姆,在山姆的怀里睡着,最后山姆抱着她回到寄养的家庭中。

父爱如山,其实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得出,那种无私奉献的父爱,是难能可贵的,并且能够持续性的付出,让孩子内心感受到了爱,所以笑得是那样开心。父爱的缺失对一个孩子内心的成长是有缺陷的,后期需要大量的情感需求才能够填补那块空洞。

每一个原生家庭组合都不一样。有些父母很乐观,有些父母很消极,有些父母温文尔雅,有些父母脾气暴躁。不同的父母造就不同的孩子,因为孩子在最初的时候,榜样和家庭环境力量非常重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山姆的孩子和律师的孩子有极大的不同之处。律师家的孩子让律师总是那样焦头烂额,但是山姆的孩子竟然那样懂事。所以孩子的感受,作为大人要很清楚。

在影片的最后,看到孩子在足球场地上那样的开心飞奔着,父亲的朋友、律师以及律师的孩子、寄养的家庭都在观看她的精彩表演,是那样的让人觉得很和谐,很温暖。和谐而温暖的背后支撑力,还是一种爱的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