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练习体会及心得(文中照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悠悠淘228 2020-08-09

太极拳要求松。但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就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则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大致如下。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2,有利于心脏及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5,加强肌肉及骨骼和关节的活动。6畅通经络。

“梅花香自古寒来,宝剑锋以磨砺出”没有付出便要收获是不现实的,只有艰苦付出,明天才会更好。

太极拳博大精深,一招一式之中都蕴含着极大的讲究,学好太极拳,不仅要用身,更重要的是用心。

打太极拳讲究一个“静”字,这是练功最根本的条件。不能入“静”,动作既使能做出来,也是非常虚的。

太极拳动作看似容易,但每招每式中都有非常细微的要求。一般人打出来的拳都只是动作之轮廓,没有“神”。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习拳非常重要。

练好某个动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人很长一段时间只单练一个动作,不是不可以,只是太极拳之间的动作是相通的,真正练会了,是能融汇贯通,相互变换的,这里边大有学问。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有坚持天天勤练,才有能所提高,真正练太极拳的人一定是意志坚韧,心胸开阔的人,它能培养人的品格,锻炼人的体魂和意志。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华,是讲究修身养性,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拳法。太极拳套路动作协调而优雅,凝天地万物之气来静心、调息。从初期的防身之术,到现在更多的倾向于强身健体,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一个动作,可能要经过几十遍的校正才能标准,当你一旦达到那个要求,立刻会感觉到一种顺畅,一种踏实。也许刻意地追求动作的完善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练习过程中对心理对人性的挑战,直至融入天地,融于自然,发挥自身内在的潜质。

太极拳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动作的联合,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动作,正确与不正确的感觉绝对不一样。它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自己用心来调整整个身体的平衡,而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就会体会到学与不学的区别。

太极拳中的开合,虚实的变化也使我逐渐地明白了矛盾的互相依存与转化,没有开就没有合,没有虚就没有实,开可以成合,虚可以变实,矛盾是互相依存的,不能试图消除一方而又想同时保存另一方。互相的转化,不停的转变,才能生生不息。

太极拳中处处体现着缠丝劲,简单来说就是转圈。每一圈既是前次的复始,更是前次的提高,这一点使我联想到螺旋发展由松至紧直至稳固的道理。

太极拳是集中华武学之大成的拳法,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它刚柔并济,体现了阴阳二气的循环交融,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人“仁智勇”三种品格的要求。

太极拳讲究“以慢打快,以静置动”,这是其精华所在。通过练习慢慢懂得吐气静心之炒,气沉丹田,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由原来的心气浮躁渐变为心静如水,心里便会生出说不出的舒服通泰。

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修身养性健体之道,太极拳不光有其优美的动作,还汇天、地、人于一气,由气韵进而转化为一种神韵。只有自身投入其中精心研习才能领悟。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在打太极的身上,恐怕要不适用了。

正是做到了手到、眼到、心到,打太极的人自己本身才能感受到有一股回施的气流通过身姿,眼神、步伐而交流传递。而对于旁观者来说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总之,太极拳的修练是无止境的。这就需要我们潜下心来深入其里,多动脑筋,体会动作的要求特点,方能了解到蕴含其间的无穷益处。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