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
十年后,高度近视者易出现眼底疾病
① 黄斑病变是近视的一大并发症,中国40岁以上人群近视黄斑病变10年进展率为36%,分级越高,进展越快,视力恢复越差。
②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导致失明最主要原因。
③ 青少年相对少有高度近视黄斑病变,视盘进展表现为视盘倾斜和萎缩弧增大。
④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年龄、眼轴、后巩膜葡萄肿。
建议:每年留下一张眼底照相很重要
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提醒高度近视的人留下眼底照片十分必要,这可以让医生在不同阶段,看到高度近视造成眼底改变过程,帮助他们提早发现病变征兆,进行早期处理。
如今的眼底照相系统非常先进,可以进行眼底照相甚至超广角照相,轻松而简单。所以我们可以提醒高度近视的人,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眼底照相。
2
近视手术“治”不好高度近视
近视不仅仅是戴眼镜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可能引起失明,60岁以上的人群失明的首位原因正是高度近视。
虽然现在近视有很多方法应对,既可以戴隐形眼镜,还可以做近视手术,但是记住——
1、激光手术18岁以后才能做,而且改变不了近视引起的眼底改变。隐形眼镜仅改变了眼镜佩戴方式,还有结膜炎、角膜感染的风险。
2、高度近视患者不管做了一次多么完美的矫正手术,眼底病变的可能性是依旧存在的,因为很多眼底病变是由于高度近视的特征而导致,不管戴不戴眼镜,在日常生活或运动中,都要特别引起注意。
近视人群常见的眼底豹纹状改变
3、近视手术一定要在正规的近视矫正医疗机构进行,眼科医生会根据患者近视改变的前前后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做出评估,提醒患者术后多加注意。近视手术可以解决戴眼镜的问题,但是半年至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留意“眼前黑影”的危险症状
眼球的结构几乎和照相机差不多,相机的机身相当于整个眼球,相机的镜头相当于角膜,瞳孔相当于光圈,晶状体和睫状肌起到调节作用,视网膜其实就是底片,就是我们的记忆卡。
视网膜脱离就等于胶卷掉了,成不了像,照出来就是黑的。视网膜一旦脱离,就像眼前有一块黑幕挡着,将视野一点点遮盖,随着脱离的范围越来越大,黑幕也越来越大,直到整个视网膜脱离,眼前也随之完全变黑。
等到黑幕遮住眼睛才发现视网膜脱离已为时晚矣,我们一定要提醒高度近视人群及时发现“眼前黑影”的典型症状,通过散瞳检查尽早发现眼底异常。如视网膜尚未发生脱落,通过简单的激光治疗就可以了,可一旦等到脱离,手术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
最后,我们还应知道高度近视患者运动不能过于剧烈,以下三项运动更是明令禁止的:1、蹦极 2、跳水 3、过山车。如若在运动后出现如闪光感、飞蚊症等眼部不适增加,应及时找眼科医生检查诊断。快快分享给身边高度近视的人一起引起重视吧!
来自: 红了樱桃绿芭蕉 > 《时政其它》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眼科医生:十条忠告,关键时刻能救命
眼科医生:十条忠告,关键时刻能救命。眼科医生建议:三甲眼科医院有眼整形科,有双眼皮、眼袋、开眼角、眼部去皱等项目,眼科医生都眼...
“四眼仔”,小心眼底病偷偷找上你
不想今年春节的一天,在某游乐园陪家人玩过山车时,突然感觉眼前一黑,接着眼睛看不见东西,家人急忙将他送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急诊,检查发现是视网膜脱落,幸亏及时送院,经治疗后视力慢慢恢复,...
一生中关乎视力的八个关键时期
一生中关乎视力的八个关键时期。一般来说,3-7岁及以下的孩子,会有一定的远视储备,例如大部分三岁左右的孩子会有大约300度的远视,当...
小时候的“小四眼”,长大了会怎么样?
》)黄斑区视网膜层间撕裂开来。王志良,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外伤学组全国...
棒!一个方法,近视度数不再涨!
一个方法,近视度数不再涨!这个需要被控制的部位就是眼球后极部巩膜,简称后巩膜,这种控制后巩膜扩张的手术,叫做后巩膜加固术。后巩...
全国爱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眼科专家为大家解答眼健康方面的问题。
全国“爱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全国“爱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所以,生理性飞蚊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近视患者以及有白内障手术史的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周剑:眼底是通过瞳孔能看到的眼...
【爱眼】一直以为是近视加深,谁知右眼竟差点瞎了!警惕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病变
高度近视眼轴拉长,视网膜萎缩变薄,形成变性区,高度近视周边视网膜缺氧,存在视网膜血管闭塞及色素上皮损害,形成色素增生、脱失或色...
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建议剖宫产为宜
高度近视孕妇顺产超重宝宝后视网膜脱离。陈忠平分析,顺产过程中反复的屏气用力动作可引起孕妈血压瞬时升高,有高度近视且已存在眼底退...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