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废基往事

 苏迷 2020-08-09

  陈其弟

  在苏州古城中心乐桥东南不远处,有一条连接锦帆路和环体路的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原本叫王府基,苏州人后来习惯称作“皇废基”,巷子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东端有一幢民国建筑是著名南社诗人、国民党官僚、政治活动家叶楚伧(1887-1946)故居。

  巷子不长,却大有来历。这里在春秋时期的吴王宫城(即子城)范围内。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封吴,也以此处为宫城。自秦至元,宫城屡毁屡建。元末,张士诚起兵,也将此处设为王宫所在地,直至张士诚兵败,其妻妾在齐云楼纵火自焚,致使子城王府成为废墟。

  高启腰斩案缘由

  明代洪武七年(1374),苏州城发生一宗大案,上任不足两年的知府魏观和幕僚高启被押送南京。不久传来消息:魏观问斩,高启被腰斩处死。原因是苏州知府魏观在此处兴建知府衙门,高启为之写了一篇《上梁文》,结果被御史参了一本,直接导致了明初这桩冤案——高启腰斩案。

  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知府和一位著名文士究竟犯了什么罪,被如此残忍地处死?

  话说张士诚曾于元至正十六年二月(1356)攻占平江(今苏州),并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建都苏州,自称吴王,定国号为“大周”。苏州作为张士诚经营了十余年的老巢,树倒老根在,一向被视为难治之地。

  朱元璋对京畿重地苏州一直十分重视,从一开始就选派得力官员任苏州知府,试图铲除张氏的影响,树立大明朝的权威。最早派去的人是陈宁。《乾隆苏州府志》称:“陈宁苛刻,人呼陈烙铁。”说他为政苛猛,使用高压政策,大大加剧了官民矛盾,以至于苏州至今还有将事情搞定称为“一烙铁烫平”的俗语。朱元璋虽然对陈宁非常欣赏,但他也知道老用“烙铁”不利于这个财赋之区的恢复发展,于是便改派老成持重的魏观去任知府。

  魏观,字杞山,武昌蒲圻人。元末天下大乱,他隐居于家乡的蒲圻山。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亲临武昌,指挥大军进攻陈理。就在这时,魏观以文学被聘为国子监助教,后任浙东提刑按察司佥事、两淮都转运使,入京修起居注,并奉命与吴琳一起四处为朱元璋网罗人才。洪武元年(1368),为太子讲书兼为诸王讲经。洪武三年正月,升太常卿,考订祀典。七月,转翰林侍读学士。十二月,拜国子祭酒。洪武四年八月,因为考祭孔子礼不以时奏,被贬为龙南知县。刚到任,就被召还为礼部主事。洪武五年三月,朝中大臣一致认为他善于治理地方,推荐他出任苏州知府。

  魏观上任后,一反陈宁所为,除苛政,明教化,正风俗。他重修孔庙,聘请郡中士人周南老、王行、徐用诚与教授贡颖之制定学仪,同时聘用高启、王彝、张羽等一批学有专长的人订正经史,大兴文教。

  这些文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高启了。高启,字季迪,长洲(今苏州市)人。家住苏州城北齐门外。元末这一带涌现了不少才子,高启、王行、徐贲、张羽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高启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无论是在“十才子”还是“四杰”中,高启的名声都远远超过其他人。他博学工诗,兼好钻研历史。张士诚占领苏州后,着意罗致文士,虽屡次征召高启,但都被他拒绝了。为免麻烦,他索性举家避居到吴淞江北的青丘,住在岳父家。青丘是个僻静去处,他时而混迹于农夫钓叟之间,时而酣畅歌咏,时而静处一室,摆图书于左右,著书立说,过着逍遥世外的生活。洪武二年(1369),诏修《元史》。尽管他不想出山,然而声名在外,仍被征赴南京,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官。修史完毕,又奉命教功臣子弟。在一次召对中,朱元璋非常满意,当即任命他为户部右侍郎。高启却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找托词不想当。那时让你当官你不当,也很危险,朱元璋已经杀了一批不肯出仕的文人。高启回答得非常小心,推说自己年轻没有管理经验,且不擅财政。这话合情合理,朱元璋心中虽然不快,但也说不出什么,便同意他还乡了。高启又一身轻松回到了青丘,继续当他的苦吟诗人。

  魏观到苏州后,因与高启在南京时就已熟识,互相了解,于是邀请他为桑梓服务,高启很愉快地答应了。魏观便帮他把家从青丘迁回苏州,安置在城东夏侯桥。

  有了上述一批文人相助,魏观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使政化大行,百姓安居乐业,课绩为天下第一。次年三月升任四川行省参政,因苏州绅民请求留任而未能成行。洪武七年(1374),他又为民请命,朝廷同意将原定的高额田赋减去一半,苏州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然而,就在这时出事了。

  因文致祸

  原来朱元璋在派魏观出知苏州的同时,又派与他一起在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都指挥使蔡本任苏州指挥使。这样既可辅佐魏观掌军事,又可互相监督。蔡本到任后,发现魏观遇事根本不跟他商量,只是同一批文人打得火热,分明看不起他这个武将,不由得不满起来:你魏观是打陈友谅破武昌后才进来的,资格浅着呢,有什么资本敢在我面前翘尾巴?他决定给魏观一点颜色瞧瞧!

  可是,魏观清廉勤政,没有贪污受贿的把柄可抓。蔡本存心要整他,鸡蛋里也可挑出骨头来。蔡本终于挑出了两根“骨头”:一是迁建苏州府治。张士诚占据苏州后,为在原来的府衙大兴土木,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内的都水行司(今人民大会堂址)。魏观到任后,觉得府衙潮湿狭窄,子城又在战乱过后化成了一片废墟,就想把府治迁回去。二是疏通锦帆泾。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这两项工程均属市政建设,所以没向朝廷报告就动工了。蔡本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向朱元璋举报,说魏观在张士诚王宫基础上大兴土木,显然“有异志”,同时检举高启为新建的府治写的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之语。

  当然,蔡本的举报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魏观精通堪舆之术,他曾对人讲过,苏州城无蛇门,从东南来的水气均被堵住,所以不会出现百年之富、极品之贵。不知这次动工是否与魏观更建苏州城有关,但蔡本很可能知道此事,故其举报也算是抓住了魏观的把柄了。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得到蔡本的举报后也大为吃惊,但他不相信魏观有称王的野心,便命御史张度前往调查。虽然调查结果只是搞了两项工程,但张度在汇报时却说魏观的行为是“兴灭王之迹,开霸主之泾”,即蓄意恢复张士诚时的旧观。朱元璋本来就对苏州不大放心,生怕张士诚的残渣余孽伺机反叛,现在听张度说魏观他们在张士诚王宫废基上搞这样的工程,这与给张士诚招魂何异?他不由得火冒三丈,杀心顿起。

  魏观、高启被杀后,朱元璋慢慢从震怒中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有点过头了,便允许死者家属收葬,但为了树立大明帝王的尊严没有给予平反。后来御史练子宁曾以高启等人为例劝皇帝不要滥杀,说明当时人对此案就有看法,只因是钦定大案,谁也不敢多嘴罢了。

  高启在此案中只是从犯,为什么处刑却重于魏观?据记载,高启还不只是拦腰挨一刀,而是被截为八段,可见朱元璋对他是恨透了,其实问题主要还是在他写的上梁文。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

  当然高启被杀还有别的原因。有人认为上梁文只是导火线,祸根早就种下了,即他曾作诗讥讽过朱元璋,至于哪首诗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题宫女图》:“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此诗触及宫闱隐私,与御史张尚礼的《宫怨》诗相类。朱元璋读了张尚礼的诗后,立刻因其摹写宫闱心事而将他处死。另有人认为惹祸的还有《画犬》诗:“莫向瑶阶吠人影,羊车半夜出深宫。”这不是暗示皇帝荒淫吗?还有人认为问题出在《青丘子歌》中“不问龙虎苦战斗”和“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等句,无论是哪一句触动了朱元璋,早有祸根则是肯定的。

  废基成公园

  苏州经历了魏观、高启被杀事件后,后来到苏州为官的,再也不敢有在子城原址上重建府衙或其他衙门的念头了,于是,那一带一直荒废着,成了名副其实的废基了。太平军失败后,北端曾建“咸丰庚申殉难一千一百数十人”之墓。同治十三年(1847)设“栖流所”,收容难民。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州地图上显示,在梗子巷南有池沼,地较为疏旷。宣统元年(1909),张一麐等人倡议建公园。民国初年成了皇废基鱼塘。南宋时还宽三四丈的子城西侧的城濠锦帆泾也逐渐淤塞。

  民国7年(1918)10月,子城西部改建成吴县公共体育场。五四运动后,各界人士倡议造一所图书馆、会堂、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俱全的公园。民国14年(1925),地方绅士奚萼铭捐资5万银圆,同年组成百人筹备小组,全园约15亩。7月末,先在园中部建成一座城堡式两层、四面钟楼的苏州图书馆。民国19年改名吴县图书馆(抗战期间毁于战火)。民国20年(1931),北局兴建开明大戏院等建筑时,因推平高墩及开挖地基,将挖出的土填到了原子城东西城濠中,干脆填泾筑路,西侧成为锦帆路。东侧城濠也填河为路,鉴于当时正规划在此路以西建造公园,于是便命名为公园路。填河筑路非但填出了锦帆路、公园路,还填出了民治路(在宋代此路也是河,上有一桥,叫胡书记桥,得名于建炎间平江知府胡松年,他在任上干了兴利除害17事),民治路为纪念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而命名。五卅路是为纪念五卅运动而建。

  随着大公园、体育场、锦帆路、公园路、民治路、五卅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民国25年(1936)汪鸣銮斥资在公园路南端建梧村(凤栖于梧)。之后,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在五卅路北段西侧建房出租,称同益里(共同受益);上海闻人杜月笙仿此也建房出租,称同德里(共沐德泽)。金城银行在五卅路东侧建家族别墅区(今五卅路148号),章太炎先生在锦帆路南端体育场路口建国学讲习所;美国教会在大公园北创办乐群中学(今草桥小学址);近代著名教育家张冀牖在体育场路创办乐益女中……

  20世纪80年代,在锦帆路的东侧新建了一个游泳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