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彩收藏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8-10
灯彩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民间工艺品,又名灯花。中国灯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融丝绸、织锦、剪纸、彩扎、雕刻、编织、金艺、陶瓷、玻璃和绘画、文字以及物理机械等技术于一身,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并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灯彩还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各种不同类型的灯,除了用来照明以外,还是中国传统建筑上的艺术装饰。灯可用于室内和室外,用于室内的有带珠穗流苏的挂灯和高架的戳灯,桌案上有玲珑秀丽的座灯;用于室外的,大门口有庄严方正的风灯,庭院中有挂灯、戳灯。此外,还有便于行走时手持的把灯,引路照明的提灯,各式各样的壁灯和年节时悬挂的彩灯。当灯笼造型与建筑物相协调时,就可以做到既实用、又美观,把室内室外装饰美化得光彩照人。

灯彩原料多,造型丰富,制作巧妙,在世界灯具艺术中独树一帜。原料有金属类(铜灯、铁灯)、玻璃类、料丝类、布帛类(布灯、纱灯、罗帛灯)、编织类(篾丝灯、麦)、果皮类(西瓜灯、柚皮灯)等。此外,还有宫灯、玉石灯、玳瑁灯、羊皮灯、面灯、冰灯、纸灯、素馨灯等。就其陈列的位置和方式分类,又有河灯、桥灯、街市灯、商肆灯、船灯、桌灯、提灯、举灯、壁灯、立灯、吊灯等。

灯彩不等于灯笼的概念,灯彩应指彩灯工艺。它的历史由来已久。商、周、汉时即有造型优美的青铜灯,在照明的同时或不需点灯的白日起到陈设装饰作用。室内的灯彩工艺至迟始于南北朝,至隋大为盛行,发展到明清乃至辛亥革命以后,种类更多。除皇宫外,朱门官宦、富商大贾,都以灯彩争奇斗胜,竞尚新奇。它的兴起与灯节观灯有着直接的关系。

元宵节不是赏月而是玩灯、观灯,所以又叫灯节。据文献记载,唐明皇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彩,从禁城一直到宫廷,用丝絹做灯褛20座,高150丈,上面悬挂珠五金银穗坠,微风一至,金玉交响,如同音乐一般。宋代的皇帝每年在元宵节支搭彩山褛,安设彩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都南京,元宵节就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历代古籍中常有关于灯节盛况的描绘,其中灯彩便是艺术的主角。

据《铁围山丛谈》记载,钱塘龙华寺旧藏藕丝灯,是南朝梁武帝时(公元502年)制成的。所谓藕丝,实际上是纹饰华丽的上锦,上面绘佛教故事。有天人、神鬼、宫殿等。记载上说这种灯“穷极幻妙,奇特不可名状”。此外,还有一种絹囊无骨灯,光亮如玻璃球的丝絹灯。玻璃丝制作的灯,在明代以云南昆明制作的为最佳。玻璃丝制成的宫灯,晶莹皎洁,光灿明亮。后来制作的绢丝、玻璃丝灯以及17世纪、18世纪时的宫灯,都是继承了这种早期制作方法又加以发展的。灯彩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个品种,一直延续下来。

在制作上,常用雕竹、雕木作骨架,或用雕漆、镂铜等作框,然后镶以絹纱、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博古文玩、戏剧故事等。还有镶嵌以雕刻玲珑的翠玉或白玉的,更显晶莹。彩灯造型上变化极多,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艾叶、银锭、套环……各式各样,难以尽数而又各具其妙。如北京的六角雕木宫灯,木框尽雕回纹透空,六角各雕一龙首,口衔四层缨穗,昂首上望。两层共12块画面,每块一幅山水画,显得异常高贵。纱面瓜形宫灯,形状比较普遍,但在纱面上绘山水画,一周为一幅长轴画,通常能够看到故事情节,灯底一周红穗或黄穗,整体效果很好。

与雕木宫灯相比,各具特色。走马灯是中国灯彩里运用热能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创造。它的奇妙在于自动化。由于灯罩

的旋转,画在上面的人马宛如在不停地奔驰。另外,华北的鱼灯、花灯,南方的龙灯都是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元宵灯节,上街赛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传统灯彩,综合了剪纸、绘画、纸扎、裱糊等工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民族传统趣味浓厚,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一些灯彩艺人如河北胜芳的杨树春,即是自幼善做花灯,其精巧、玲珑、可爱的灯彩工艺品远近闻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