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运河】河运还是海运,这是个问题

 一犁_书馆 2020-08-10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次年改燕京为大都并大兴土木,北京也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忽必烈

与之前历朝历代的都城相比,北京的位置更北,离南方更远,对南方粮食的需求更大,所以漕运变得更加重要。根据史料,每年江浙行省征收粮食约450万石,占全国征收总量的三分之一。江南征收的大部分粮食要输往大都,据《元史》记载,从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至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的47年中,从江南起运的粮食总数约为8290余万石,起运量最多的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多达350余万石。

元朝疆域图

这么多的粮食如何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水运。对于元代统治者来说,水运主要有两种选择:河运和海运。就河运而言,从吴王夫差开通邗沟到此时,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完善,运河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然而,元朝定都大都,意味着漕运的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偏东西方向一举转变为南北方向。而且由于长年战争或天旱水浅等原因,原来的河道,尤其是北方的河道,时常淤塞不通,漕船不易如期到达。

元代漕船(2002年出土于会通河聊城城区,现存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

再看海运,其实我国海运事业起步也很早,夏商周时期我国已经能够制造木帆船,春秋时期齐国被称为“海王之国”。唐朝已经将海运作为漕运的重要辅助方式,漕船从扬州出发,出长江口北上,绕过山东半岛,在渤海湾进入海河。然而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很难有效认识海洋天气和水流的变化规律,对水下礁石情况也不够熟悉。除了自然障碍以外,海盗出没也是影响海运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海运充满了危机和艰险。在风、雾和海盗的袭击下,每年都有漕船沉没、粮食沉海、漕丁漕夫葬身海底的悲剧。

菏泽出土的元代古沉船

面对巨大的漕运需求,元朝统治者的政策漕运虽然有过多次摇摆,但总的来说一直在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疏通旧道,开挖新河,裁弯取直,发展河运;另一方面设置机构,任用能人,开辟新线,发展海运。机构方面,元朝设置了海运万户府、海道运粮镇抚司、都海运万户府等;能人方面,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任命海盗出身、熟悉海路的朱清、张瑄等主持海运;线路方面,至元十九至三十年(1282—1293年)的十二年内,海运线路有三次大的变化,最终选定从刘家港(今太仓市浏河镇)入海至三沙(今崇明岛北)出长江口,北去经成山角(今山东半岛东端)折而西北行,经刘家岛(今刘公岛)、沙门岛(今长岛群岛)过莱州湾抵达直沽(今天津)海口。这条新线路更短、更快,顺风时十天左右就可以到达。

元代海运路线示意图

有元一代,虽说河运海运并行,但总的来看,漕运还是以海运为主。当时每年用于海运的船只有上千艘,以海运为生的船夫水手有数万人,通过海运输往大都的粮食,最多时一年有300多万石。

海运如此重要,元朝对于运河的治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京杭大运河的基础。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下周接着说。


【话说运河】

话运河古今

说运河南北

谢运水之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