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善分为八种,你知道几种?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般人很容易看错,很多时候会将善认为是恶,将恶认为是善。不知道是自己颠倒是非,反而还去责怪老天不公平。

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了凡四训》上讲得很清楚,并且把善分为八对,下面我们简单分享一下。

一、真善、假善

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没有私心,都是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就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恶。如果对人有益,即使打人、骂人也是善;如果为了自私自利,即使敬人、礼人,那也是恶。

所以真善、假善,一定要辨别清楚。若是出于真心利益大众,这是真善;如果心里还有私心,还有贪求,只是模仿别人行善,那是假善。

二、端善、曲善

“端”是端直;“曲”是自私自利。

全是爱人的心、济世救人的心、恭敬别人的心,不夹杂一丝毫委屈,这是端善;如果有一点点讨好世俗的心,有丝毫怨恨不平的心,有丝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善。

三、阴善、阳善

做了善事,完全显露出来,别人都知道了,报纸、电视、媒体都赞扬你、传播你,这是阳善。做了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告诉任何人,这是阴善,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德”。阴德果报丰厚,殊胜并且长远。阳善享世名,别人一赞叹、恭敬你,果报就报掉了。

四、是善、非善

圣人的是非标准与常人不同。能够为社会大众做出表率的,影响面广、时间长,这是大善;如果对破坏整个社会的风俗人情,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或者善行影响面很小,时间很短,这是小善,属于“非善”。

五、偏善、正善

善者为正,恶者为偏。纯心利益他人,但却以善心做了恶事,是正中之偏;纯以自私自利之心,却恶心做了善事,是偏中之正。这些道理如果了解的不够透彻,往往就会自以为是善事,却未必是善事。

六、半善、满善

行善,却不执着、不分别所行之善,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那么这样所作的一切都是最圆满的善,叫满善。如果行善后,心中还执着、分别所行的善,还执着行善的我,善心里面有夹杂,这个善功就不纯,所以只是半善。

七、大善、小善

如果念念为国家着想,为全世界着想,即使做的善行很小,那也是大善;如果只为自己或者家庭的利益,即使做再多、再大的善,也是小善。

八、难善、易善

有钱有权的人,如果想要做善事,就很容易,这是易善。如果容易做却不做,那就是自暴自弃,错过了修善积德的机会。生活贫穷又没有权势的人,做善事很难,这是难善。虽然很难,他还是去做,就非常可贵,这叫难能可贵。

明白了这八对善,就应该克服我们的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要把恶断得干干净净,修善才能修得圆满,才能像了凡先生那样,成功改变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