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保险0.6和1.0两档次,差别大吗?

 彬临钦岛 2020-08-11

养老保险交费档次60%和100%,退休待遇差距大不大?

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因此,交费档次越高,退休待遇越高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的退休待遇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假设我们交费40年,有两位老人,一个平均缴费指数是1,一个平均缴费是0.6。按照北京市的退休待遇计算公式,他们的退休待遇差距有多大呢?

首先看基础养老金。缴费指数是一的老人,基础养老金等于4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而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老人,基础养老金等于3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两人待遇的比值是,10:8。

第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最初是11% 现在降至了8%。

但是不论怎样,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值是跟缴费基数完全成正比的。

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例是10:6。

假设缴费指数是一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千元每月,那么缴费指数是0.6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600元每月。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主要是针对实行个人账户缴费之前,参加工作人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一般1998年之后,参保的人员是没有这一项的。

按照北京市的计算方案,假设视同缴费指数跟实际缴费指数都一样。

这样我们过渡性养老金的的数额是:

缴费指数是一的,退休待遇是2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缴费指数是0.6的,退休待遇是12%的退休商品的社会平均工资。

待遇之比是10:6。

我们大体可以看一下待遇的差距。

缴费指数是一的,40年工龄,退休待遇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加一千元。

北京市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计算出退休待遇是6080元。

而缴费指数是0.6的,退休待遇只有44%的社会平均工资加600元。计算后的待遇是4325元。

因此,缴费指数是0.6,退休待遇大约是缴费指数是1的71%,差距虽然缩小了一些,但仍然是不小的。

不过随着退休后每年的养老金的调整,差距会越来越小,但是缴费指数低的永远赶不上缴费指数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