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如何做?请试试“积分管理,捆绑评价”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0-08-11

我班的“积分管理,捆绑评价”

山东省平原县蓝天实验学校 袁建国

(本文发2015年9月21日《德育报》)

针对“学生时间观念差,经常迟到早退”的现象,我班采取了“积分管理,捆绑评价”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积分管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是量化,即将学生的迟到、早退等不珍惜时间的行为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李希贵校长在《新学校十讲》中用专门的章节讲“诊断”,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测量”,他对学校管理中的多项指标进行量化,并运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测量。测量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不需要专门工具,我们只要把学生的两方面表现加以赋分就可以了。赋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减分法,即每迟到、早退一次扣一定的分数;一种是加分法,即对没有迟到、早退行为的学生给予加分。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减分法比较容易操作,因为迟到、早退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加分法容易从正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班采用的是加分法,每位同学每节课2分,只要不迟到、早退,便加2分。

第二是质化,即判定学生迟到、早退的原因和性质。班主任将每日积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生迟到、早退的原因,并以此为据判断其性质,再依据其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学生迟到、早退一般有偶尔、习惯、故意三种情形。

第三是显性管理,一方面是及时公布量化分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随时看到。我的做法是将周记录表粘贴在专栏里,每节课的记录都在专栏里直接打分。另一方面是让全体同学监督,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并根据记录进行周总结、月评价和学期考核。

第四是隐性管理,即班主任通过质性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偶尔、习惯、故意三种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疏导。对于偶尔迟到、早退的学生,班主任顶多提醒或询问一下就可以了。对于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要与其家长多沟通,分析学生习惯差的原因,商量出纠正学生不良习惯的办法,共同督促学生改正。对于存在故意迟到、早退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做心理疏导,找出内在原因,打通学生的心理死结。

所谓“捆绑评价”,即将全班同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一般48人一组。学生的迟到、早退等量化分数不但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也对小组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帮扶和督促。另外,采取“捆绑评价”后,小组间可以采用“推磨”打分的办法,一组记录二组的分数,二组记录三组的分数,依此类推。这样,每个同学既是“考生”,又是“考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

“积分量化,捆绑评价”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学生的纪律、卫生、学习、活动等班级管理的各项内容,而且成熟的“积分管理”,应该是将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不过,开始阶段,老师们应该先从某一项入手,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一项一项增加,最终形成本班的“积分管理,捆绑评价”特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