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应该怎么教?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学《小英雄雨来》,开始正儿八经地讲小说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一课孩子最能捕捉的是前两者。

课文导读写的是: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很显然,这个导读主要是针对故事情节的。这里可以练习的是,通过小标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小标题练习复述故事。

小标题出来后,其实人物的形象也就出来了。

一、游泳技术高;二、上夜校读书;三、掩护李大叔;四、与鬼子斗争;五、雨来死了!?;六、雨来没有死。

从上面六个小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雨来擅长游泳、爱好读书、机智、勇敢、聪明、爱国……

因为课文是节选,所以雨来的形象不如书中丰满,但也能从各个小故事中看出不同的侧面,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起来。

这种通过不同故事叠加,来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值得学习。

第二个是小说的情节要怎么才好看?

很显然,故事的高潮才是看点。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最突出的是“与鬼子斗争”一节。分小组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然后采用师生互读的方式来还原当时的情景。

为什么没有让学生表演呢?因为只要表演一定会变成 “抗日神剧”。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是很值得揣摩的。“鬼子”那看似亲切的话语背后隐藏的奸诈,从“温和”到“压住怒火”到“眼露凶光”的变化,孩子一时半会儿是揣摩不了的。这个时候通过示范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这个情节学活了,接下来整个故事的发展就会变得很顺。

解决了这两个容易发现的方面后,再分享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体会这些句子的妙处。

很可惜,今天分析到环境的时候,下课铃就响了。这样长的课文怎么教才能更有效,孩子才会更有收获,还可以再琢磨琢磨。

精彩回顾▽

哦!未来已来!

黄河颂

说说读书这件事2018.03

做个正常的神经病

写作:思考的表达

大自然给小家伙们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地命

什么是好的“教研”?

好书推荐

小屁孩儿

图文编辑:姚付利△微信号:yao_fuli


♪☆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