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逻辑与设计学习逻辑(二)/《小英雄雨来》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2-11-01 发布于浙江

学习,如小雨来成长为小英雄雨来般,在遇见中学习。在工作室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也感受到了丁圆伟校长所说的课堂设计理性与感性的困惑,为展示而设计和为学习而设计在很多时候会成为一堂课最终的抉择,在我们普通教师的课堂中,为学习而设计应当成为被追逐的主角。

学习的设计始终要通过课堂形式呈现,学习逻辑成为课堂学习设计逻辑的匹配性秘钥。

在最近的一次学校公开课里,我也体会到了展示给听课老师与学生真实学习产生的矛盾。虽然课堂的目的一定是学生,学习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会,但是,展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又是怎样的抉择,确确实实成为了一份最真实的疑惑。

一个调皮的小雨来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在上次执教该篇课文的时候,我反复思考过很多问题。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拿着笤帚追打和小雨来后来成为英雄有没有关系?

女老师“我们是中国人”的夜校经历和雨来最终成为小英雄有没有关系?

父亲、李大叔等等出现的人物和小雨来最终成为英雄有没有关系?

如果只有和鬼子斗争才是小英雄,那么前面这些内容又有什么价值,何不删除不写?

如果只有和鬼子斗争胜利了才会被认为是英雄,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

在读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的心中觉得,小雨来能够从妈妈的“笤帚”下逃走,也一定能从鬼子的枪杆子下逃走,这是伏笔或者一种预设,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一些普通人,却做了一些并不普通的事情,他们最终受到的是谁/什么的影响

在课堂点评环节里,听师父莫老师谈到了这些人物与课文主要内容的关系。我突然想到一种思路,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图说”环节。即,列出所有人物,以所有人物与小标题为一个小单元,进行全文主要内容的讲说。在这里,文章里所有出现的人物成为“导图”的组成,小标题成为“导图”的注释说明,学生借助“导图”,分小组进行全文主要内容的“导图说”。

在这个环节的背后,思考的是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各个环节相紧扣能力的训练,顺着这一份“导图”,学生还可以二次注释/交流对“英雄”的理解,交流小雨来从调皮捣蛋成长为小英雄的理解。

我在想,管桦在构思小说《小英雄雨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物思维导图来编织构架整个故事的情节呢?

结合教材的课后习题:给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事实上,孩子们列小标题的语言也好,内容也好,都具有一定的“儿童性”。就如莫老师所说,不会全部都错,也很难全部都那么精炼准确,孩子其实很难以聚焦或者全局的思维去思考。

如果单纯以列小标题为课堂设计,也只是说了说课文主要内容,如果围绕人物进行“导图说”,孩子们不但会说主要内容,还能说出对于英雄的理解。甚至在互相倾听与交流中,孩子原生态的思维获得“导图说”的展现,导图成为了展示理解,成为“说好”的依据,优化的是孩子混沌思维到清晰思维的过程,其中“夹杂”的好处是,孩子们形成的深度阅读能力。

我又想,小说,是一种展现人物品质,再现某种思想的可读性内容,此类课文的价值在于“图导”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思维逻辑,还原小说与读小说儿童的思维勾连。回看第一部分,孩子们读了对雨来的描写后,会不会和“英雄”挂钩?显然在第一部分里,雨来只是个调皮的孩子而已。那又是在哪个部分能和“英雄”挂钩?孩子们会不会肯定地说是“鬼子”出现的那部分。


这里的思维梳理与理解推进是课堂深度学习意义的构建过程,也是学习设计逻辑最难建立又最有价值的内容。

事实上,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成长为英雄,绝对不是只在“鬼子”来了后才成为英雄,一定是需要设计人物/事件去影响这个普通人。回看统编教材革命题材内容课文,是哪些人、哪些事造就了最终的人民英雄,而这些英雄,曾经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在这样的思考下,所有的人物价值就有可能被逐一挖掘,文章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对小雨来的影响是怎样的?小雨来成为小英雄雨来的关键是什么?在这样一张“导图”的助力下,这些恰恰学生读不到的内容被再现,也成为学习逻辑与课堂设计逻辑对接的关键铰链。

调皮小雨成长为“小英雄雨来,无不也是因为遇到一个个响他的人,一件件刻骨铭心的事如同我在学习语文教学的路上,是不断遇见的人影响了我,使我开始走向学习设计逻辑的理解之路。

遇见,让自己更好

分享大家,期待留言批评讨论,谢谢!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