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正义抛弃阿里为了谁

 CHIP中文版 2020-08-12
7月18日曝出的日本软银已经同意斥资234亿英镑(约合31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并购案消息,一时间在科技领域炸开了锅。ARM作为技术上游企业虽然仍不被大众所熟知,但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它对行业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所以它的动向势必对新一代技术的变革影响巨大。
 
ARM创建于25年前,目前拥有4000名员工。它设计了大量高性价比、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因此,ARM在数字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
早期的ARM公司作为苹果、诺基亚、Acorn、VLSI、Technology等公司的合资企业,与Intel、IBM、华为等这样的大公司总共30家签订了硬件技术使用许可协议,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SUN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而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手机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ARM处理器占领了全球手机市场。2006年,全球ARM芯片出货量为20亿片,2010年,ARM合作伙伴的出货量达到了60亿,短短5年便做出如此成就确实惊人。
ARM公司目前的市值约为220亿美元,而软银则开出了310亿美元的高价,溢价值高达43%。所以本次的软银收购案有望成为针对欧洲科技公司的最大并购。
频传绯闻

在ARM诞生的上世纪80年代,以Power为代表的高性能RISC(精简指令集)霸占高端市场,以MIPS为代表的RISC主导着低功耗市场,而以x86为代表的CISC(复杂指令集)正在PC的带动下已经开始大举侵蚀着主流市场。而新生的英国公司Acron在向英特尔寻求80286设计以便进行优化时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而它没有走上其他公司的兼容x86之路,而捡起当时十分先进的32位RISC架构,推出了自己的CPU产品ARM(Acorn RISC Machine)。

一直缺乏领导及消费市场眼力的RICS阵营直到此时才有了像样的产品,而Acron就这么在遍地免费x86的环境中存活了下来。直到1990年,Acron正式改名为ARM,并接受来自苹果和VLSI的投资,成为以卖CPU设计(IP,知识产权)为主的上游公司,这也注定了它能够和市场上过百家顶级IT公司(其中不乏处理器设计和制造商)达成技术授权协议的结果。

ARM在产业链中独特的地位,也成为很多巨头觊觎的成因,越是技术资源趋于垄断的时代,收购ARM的消息越是频传。作为手握众多专利的寡头,ARM还在不遗余力地挤压竞争对手,如2012年就肢解了前辈MIPS,实现了对移动计算市场的95%市场占有率。架构上的优势以及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ARM甚至抵住了巨无霸英特尔的两轮进攻:Xscale和Atom。ARM的价值世人共睹,但是鉴于其特殊的产业链地位和相关(技术)利益集团影响,即便苹果和英特尔都被它先后拒绝,当然最后还是钱的问题,如今其被收购的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80亿美元一路提高到310亿美元,虽不算是近期IT领域最大的收购案,但作为一家依靠授权收入,2015年营收15亿美元(15%增长)、出货150亿颗(15%增长)的,巨大的投入能换取的利益绝不仅仅是这点收入。

而对于本次软银的“大手笔”,坊间有说法认为这也许是趁着英国刚刚在几周前完成了脱欧公投,英镑兑日元汇率在过去一年下跌近30%的机会,孙正义渴望给自己在此前成功的投资中积累的财富找到用武之地。而其中所指的成功投资或许就包含一部分抛售阿里巴巴股票套现的资金,在平台尝到甜头的孙正义这次又想在技术领域再捞一次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