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81 阅读即有群文阅读,还有分享阅读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书名:让学生学会阅读

作者:蒋军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阅读即有群文阅读,还有分享阅读

《让学生学会阅读》的蒋军晶老师提出了“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一直以来,如何能让孩子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学会读?如何应用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幼儿及小学教师所关心的大事;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来促进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许多老师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这些年来教育专家们在语文教学上的转变,从最早的读本教学、念读识字、用游戏方式认识注音符号,都花了时间但幼儿却似乎兴趣不大,成效也有限。后来用故事教学,让孩子喜爱听故事也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书本情节,但对阅读或语文的动机仍比不上对其他学习区的兴趣;这是因老师在阅读上过于主导,较少让孩子有参与或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就无法期望孩子会喜爱阅读、进而主动阅读了。

近年学校社会大力推广亲子共读,试着将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鼓励家长参与,则发现家长如果是支持阅读的态度,回家后会鼓励并带孩子借书,陪着孩子阅读,小孩子的发表或叙述能力就有较好的表现;反之仍无法有效学习。全语言教学兴起,成人开始从真实生活中引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实际运用听说读写,让孩子讨论并透过书本学习。

我们把阅读活动改为适合幼儿的取向教学,进而将教师示范和共同参与合并为阅读分享,将模仿练习纳入角落时间,经验发表安排为分享时间,这种做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确实有明显的帮助,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分享阅读颇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孩子在自然、轻松的状况下学习,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除了让幼儿喜欢阅读、养成习惯、理解所读外,更能获得文字概念与书本知识、促进读写萌发与口语能力、增强语文、认知和社会发展。成人是鹰架者,孩子一读再读熟悉且可预测的文本时,帮他们学习与文本互动、认识书本文字概念、体会故事语言结构和阅读乐趣。成人将阅读思考的历程表达出来、对孩子示范并一起运用策略,提供成功的阅读经验,更能增进孩子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过去不少研究发现在家进行分享阅读时,父母互动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成绩表现,也强化了幼儿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至于在教室中,国内实施分享阅读之对象较多小学生,在幼儿园实施的情形如何值得探讨,且对在教学现场遇到什么问题所知有限。因此研究者想从实施分享阅读入手,了解教师可以使用哪些策略协助、如何在幼儿园教室进行分享阅读教学?幼儿的学习成效如何?藉以与有意实施之幼儿教师进行对话,也期望解决研究者所经历语文教学的困境、改进本身教学。本研究即为在幼儿园实施分享阅读的历程,除了找出适合运用的原则与重点,也对策略运用及幼儿的阅读表现与成效加以探讨。

实施分享阅读时需提供正能量的阅读气氛,让孩子在愉快、无压力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引发对 阅读的喜爱。他们会主动响应与发表,在与同学及成人的互动中理解故事并获得语文能力。使用可预测性文本,灵活运用多元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重读、分享、比较、读者剧场等来实施效果颇佳。

幼儿透过教师引导与同学互动,在分享阅读和独立阅读活动中练习所学过之阅读方法与策略,共同讨论文本与插图,学习文字知识、阅读策略、书本概念、比较对照及享受阅读等,能达到语文与课程学习的目标。当幼儿的响应和需求不同时,老师应据以修正教学方法与内容。选择图书须有适当易了解的文化背景和与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较易于引导和被小读者接受学习。老师若对文本或插图相关知识不足,就要主动深入研讨才能提供适当阅读大纲,此举亦能促进教师本身之专业成长。

文:杭州信达外国语学校 凌秋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