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届"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征文选登之3 给你一米阳光,莫让童年受了伤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给你一米阳光,莫让童年受了伤

----读《透视孩子的心理世界—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教育》有感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那是源于自己对心理学的一点喜爱。这是一本有理念的支撑和实用方法的指导书籍,包含了教育孩子的一些热点问题。丰富的育人经验,专业的学术研究,使得这本书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宽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实在、朴实。比起偏重于理论型的书籍,我更需要一本通俗易懂,且有操作性的上手书籍。

本书收录了和孩子相处时会发生的48个问题,直击了当前孩子的心理状态,集结了常遇问题的应对之道。我们可以从小故事中找到即时的代入感和久违的熟悉感,感同到了类似的情节。通过编者的讲述、分析,让我们对“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做”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这本书总共有5辑,第一辑的内容是放下对孩子的过度期望,第二辑的内容是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技巧,第三辑的内容是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管教,第四辑的内容是教育孩子前先勇于教育自己,第五辑的内容是与孩子一同面对成长的烦恼。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教师和家长,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教育思考,一个个故事,仿佛凝结成了一条淙淙的溪水,流进了我的记忆和情感深处……

在读到第二辑时,章节中的“孩子成了孤独的行路人”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

他是小L,一个爱睡觉的孩子,他的睡点就是在课堂,只要老师一开始上课他就开始睡觉了。他的前后同桌好像早就习以为常,不会去打扰他香甜的美梦。他还是一个不太爱打招呼的孩子,和他同乘一辆公交车,每次都会躲避眼神的交流,呲溜一下跑到最后一个靠窗的位置,书包一放,头一倒,又开始睡觉了。有时候,我会偶尔回头看看,真怕他睡着坐过站了。但是,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他总能到点下车,每一次都是没有从我身边躲过,没有一声问候,也没有一丝笑容。

在没有小组合作以前小L就是这样每天的混日子,尽管找过他,跟他有过无数次的谈话,但都是无果而终,谈话中,他都会把两只手不自在的放在裤缝两边,两眼直勾勾地看着你,看似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我总是努力地想从他的眼里读到些什么,但是好像有什么给阻挡着,走不近他,更走不进他。第二天?还是他睡他的。这就是小L,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孩子。

本以为,小L的生活不会再起波澜,哪知道有一天,他和另一个同学(小Y)一起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小Y哭诉着说小L扣住了自己的脖子,把自己给弄疼了,然后就是泪水翻滚,止不住的抽泣。再看看小L,却是异常的平静。我问小L:“是吗?有这事吗?手惹祸了?”小L点点头,说道:“我就搭他一下肩膀啊,他把我也揪痛了”。小Y是一个很着急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不是的,是他扣我脖子。”这一说,小Y同学好像更加委屈了,泪水是一浪高过一浪。嗯,听到这,我心里好像有点数了,是小L同学不对在先了。“你为什么扣它脖子呢?”“我想跟他玩”“那应该不会闹矛盾啊,同学间玩不是很正常的事嘛,怎么会掐起来呢?”“可是我不想和他玩”小Y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就是小L一个人对我说的话,声音很轻,只见得是嘴唇抖动了几下,硬生生地蹦出几个字“老师,我很孤单,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我有点征住了,这得有多大的勇气才敢表达这样的心声,况且之前我和他从未有过这样的心里交集,一时间,让我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来跟他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这句话困扰了我很久,上网查阅,孤独感的可怕让我不敢让下多想。人离不开交际交往,就像离不开水和空气一样。这是一个急待被解救的孩子,心灵上的救赎。他想交朋友,但是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于是我开始搜寻网络,查找书籍,希望可以帮助他渡过心理的难关。

这天以后,我会替小L借一些人际交往的书籍,并在班会活动中组织大家学习如何正确的进行交际。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特意选择了轮坐制度,让L有多的机会去接触身边的同学,扩大他的交际圈。在班会活动中我会开展一些集体类的游戏活动,像是真心话,大冒险,找找闪光点,夸夸那个他等,借此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相信,在集体中小L不会再感到孤单,他也可以在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余热。

对于小L的家庭情况,更多的是无奈,父母外出打工,只有奶奶,爷爷照顾自己,目不识丁的老人哪里能管住自己的学习,所以,我也特别交代了小L的父母,对于孩子应该要多谢关怀才是,虽然忙于工作,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忽视。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人,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即使偶尔的孤独感在作祟,我们也应该去懂得调节和排解。倘若不成,我们就会遇到困惑,造成困扰。书籍中提到人的孤独感如果越来越强,就会逐渐地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较少外露,往往会因为焦虑而产生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学上称为闭锁性心理。这种孩子多数来源于否定型,暴力型或是干涉型家庭。孩子的决定总是被否认,得不到认同感,没人分享他的想法和感受;或是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孩子在害怕和绝望中关上了心门;抑或是孩子的行为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手里,过分的限制,让孩子缺乏了和同伴的交往能力。在成长和发展中,“人和”最为重要,人缘好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孤独的侵扰,因此,良好的交际关系,一定的交际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当下的中国家庭,基本都可以衣食无忧,越来越多的家长会为了生活而奔波。如今的社会教育倡导“学习型社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将自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培养孩子,不遗余力的注重孩子的学业发展。但是,我们从孩子的口中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没有人理解我,我好孤独。”“每天好累,学习不好,同学们都不理我。”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他只能简单的表达他的心理感受,却不知道怎么去正确看待。一个人的独处却不一定孤独,置身于集体之中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是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对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孤独也许正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一课,我们老师需要为孩子好好补上,这样,在孩子遇到时,就不会那么手足无措。

经过了一段时间地谈话,小L渐渐变得开朗了,即使偶尔又是一个人也会看看书或是到操场上去跑上几圈,很庆幸,他学会了排解和释放。通过集体活动,有了大家庭的温暖,他开始与同伴亲密了起来,能看见他偶尔的嬉皮笑脸,也能看见他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

孩子是敏感而又善于学习的,他们很会迎合大众的取向,只有这样,才不算是同伴中的异类。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不再表达自己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聆听孩子的语言,揣摩孩子的动机来读懂孩子。但是,不同的解读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教育是一门关乎人性的艺术,当我们的教育直达人心时,那必将达到情交融、心贴心的境界。在编者的序当中,编者指出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我们总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调皮,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这么难教,那是因为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儿童也是一本书,一本无字却又很深奥的书,可能这本书晦涩难懂,让我们是失去了再往下读下去的信心。又或许充满了奇思妙想,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总期望于所有难教的孩子都是共性的问题,于是,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角度,用单一的方法,以期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彼此的平等关系,没有意识到相互的理解和回应是一门必修的技术活。我们总习惯于把对人性的理解建立在经验或是阅历上,但是,却殊不知所谓的“后喻文化”却早已经让很多的旧观念都显得不合时宜了。

我们觉得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陪伴的质量也有高低。孩子也有社交的需求,需要一些疯玩疯闹的小伙伴,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除了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孩子们更需要在群体生活中寻找到归属感,需要发展自己的朋友圈。

童年应该是幸福而快乐的,即使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身边也会有人陪伴着自己,或哭,或笑,或打,或闹,就这样,一起成长。

在拜读之后,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一份深重的责任感。我们要更加耐心、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教师工作的基本目标乃是精神成人,即引导。相信多数的孩子本质上还是愿意上进的,只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制力,最为教师应该要本着体谅之心帮助他。而只有以一个正确的姿态来面对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其实教育原本就是这样一种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期待学生即刻变成理想的样子,我们要有爱心和耐心,对我们的学生实施持之以恒的教育。在面对着一个孩子难以真切地描述与表达内心世界的时候,必须要小心翼翼。正是这一份责任与体谅驱使我不断地向我的孩子们靠近,因为我想走得近一点再近一点。而这努力地陪伴渐渐地让我有了发现:一则是家庭因素,比如家长的过分保护,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胆小、懦弱,均不受同伴的欢迎。有的家长认为,棒棍下出人才,对学生出现的失误,或做错了事,动辄不打就骂,致使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长此以往,形成了他们自卑、封闭的性格和逆反心理。二则是社会因素,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而一些不正之风则是错误地填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空白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三则是自身的因素,曾在交往中遇到过挫折,失去信心,不愿交往。或是其个性原因,形成了呆板、不爱活动的性格,因此不容易与大家交朋友。教师的思想工作在这些学生身上往往收效甚微,加上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些孩子便不能像别的学生那样健康地成长。学生有权选择老师,老师无权选择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找回孩子失落的童年,成了我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与探索的重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个人在集体中恰如其分地成功扮演某种角色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心理作用和个体的心理作用。课前课后,我也加入学生的嬉戏当中,当他们的大朋友。同时,耐心观察他们的言行,指导他们与伙伴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教学的时候我总喜欢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提到一些难记的文字时,我会改编成口诀,提到一些难掌握的作图时,我会把日常的生活用品带入课堂。比如在教学画角一课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总能有五花八门的作品。于是,我就编了一个方便孩子记忆的口诀:先画一个小圆点,再画一条水平线,直角直角来帮忙,笔尖笔尖轻轻贴。一原点两直线,再加一个小畚箕。直角直角就出来。这一饶有趣味的口诀作图把孩子们都逗乐了,我知道他们也想来试一试了。于是,我毫不吝啬地邀请了那些孩子,原本还唯唯诺诺的他们似乎也有了上台展示的勇气。是的,这些孩子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来书写自己的那一份精彩。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本着一颗育人的心,体谅孩子的需要,捕捉教育的有利契机。抓住教育学生的“契机”,就是要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一次数学课上,我请学生来列竖式计算,同样,我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了他们,但在计算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出些小意外,原来是把数字给抄错了。只听得下面早已经炸开了锅似的议论开了。“快来看看这个算式好像生病了,是不是?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当小医生来帮助诊断一下吧”再来看看他脸上的表情,有着些许的失落。于是我露出了喜悦的神色,孩子们都莫名其妙,明明错了啊,为什么老师还那么高兴啊。我走下台去,双手紧紧地握住了他,“感谢你啊,为我们提了个醒啊”。只听得孩子们一阵笑声,而他也不好意思的笑了,但是却没有原先的尴尬了。另一个有利的奇契机点便是捕捉闪光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特别是对于失落的小天使们,这是他们需要的。每一天到学校,我都会去看看当天的值日生表,看看他们有没有开始认真值日了,因为我的第一声表扬想从美好的早晨开始。每一次收到作业,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看,看看他们有没有进步了,要知道墙上的“小星星”在向他们招手了。每一次的放学,我都会蹲下身来看看队伍有没有排齐,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就是当天的路队组长。只有这样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教育,从关心出发,以心换心,才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全面洞察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才能为学生的心灵把脉,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他们就像是并不完美的“丑小鸭”,或是调皮捣蛋,亦或是行为不羁,但是,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耐心,他们都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丑小鸭的美丽蜕变需要等待,也许在慢慢地等待的中我们会发现一道亮丽的风景。

1
在憧憬中静静等待,洒下希望的种子。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孩子也被卷入了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类似于“你要好好学习”“你这次是怎么回事,就考这么点分数”常常挂在家长的嘴上。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天真单纯的,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想事情的时候并不成熟不周到,但是孩子的本性是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的,期待着美好、自由,然而看看我们的做法:没耐心,不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忙工作,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心灵就像摄像机一样,把他看到的东西都会一一记录下来,随着他眼中的阴暗面越来越多,他也不由自主地把世界填写成他心中的样子,充满着欺骗、自卑、无奈、懒散,这一切,都只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期待越来越少。孩子的愿望,应该是色彩斑斓的,不应该让这些污浊遮住了眼睛。当体验较多成功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力就会比较强,并由此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我们总是习惯于“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与失败相比,何不让孩子更多的体验成功,播撒希望的种子呢?成功是比失败更重要的成功之母。我们虽然只是播种梦想的人,但是只要尽力为之,真诚的等待就好,梦想的开花终究靠的是孩子自己。

2
在鼓励中静静等待,沟通从心开始。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孩子多么的重要。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丝满意的笑意,都会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一句随意的批评和指责,都会是刺痛学生心里的那一把刃剑,会让孩子逐步地丧失兴趣,自信,而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关上了彼此交流沟通的心门。所以,不妨给孩子一些积极的肯定的信号,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让孩子从自己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都说从来不缺少绝美的风景,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质,我们要“对症下药”,让每一朵小花都能健康成长。

3
在倾听中静静等待,收获春暖花开。

   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像是一本精彩独特且不易读懂的书,在没有读完之前谁都不知道结局是什么。面对孩子,我们需要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关心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孩子,我们需要转变心态,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心里距离”,面对孩子,我们需要蹲下身去,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那份真诚。正常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圈子。与其他同学多交往,特别是与性格开朗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活动,可以让孤僻学生在情绪和性格上受到感染,这样也会使他们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有时候,同伴间的认可、理解和接纳比老师的教育更加有用。于是,在熟悉了解这些孩子的基础上,切合班级实际,把活泼好动会玩的学生和胆小、不善交往的孩子分散在各个小组里,做到差异互补,为他们搭建起日常交往的平台。在课间活动中,总会看到那些孩子在周围徘徊,想要一起嬉戏但又犹豫不前,而对那些落单的小家伙,我会轻轻地推他们走进,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游戏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同伙的信赖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孩子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障碍。

无论如何,过程就是一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把更多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开启我美好的教书育人之路。

相信,一米阳光,给予孩子的会是美好童年。

相信,一米阳光,给予孩子的会是心空灿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