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届"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征文选登之35 润物细无声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润 物 细 无 声


---读《我的教育故事》有感

看了于永正的《我的教育故事》,回想我自己,今生有幸成为老师中的一员。时至今日,我也即将迎来最后几年的教书生涯。也许是学生们也日趋成熟,跟我联系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可以说,被学生记得,也是一种幸福。

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有欣喜,有失落,也有彷徨和困惑。当然,脑海里闪过最多的想法,无论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或是任课老师,我都问心无愧!作为普普通通的老师,我们教了一辈子书,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外,还应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

我想,有诸多的品质是值得我们传递给学生的。

01

教给孩子与人为善,在同学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刚刚入职时,我被分配在乡村工作,遇到一群淳朴可爱的学生。

在我入职半年以后,也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1989年6月份,临近期末,一天上课发现有位女生(俞金妹)没有来上学。于是,我利用中午的时候,和班上的一部分学生一起,骑自行车去她家。结果发现,她家里一贫如洗,泥瓦房内,没有像样的房间,房间是用晒谷子的竹篾垫子围成的。问明原因,是生病了没钱看病。于是,我临时决定,让班里一位男同学用自行车带她去乡卫生院看病,当然药费我出。回到学校后,我考虑再三,跟班上的同学叙说了这件事,并讨论如何帮助她。令我非常感动的是学生们很有爱心,一致同意给她捐款。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当时我的工资不足120元一个月,学生手中大多数人鲜有零花钱,有的学生是把午餐的钱省下来捐的,还有一些是我的工资。当我们把捐到的零零散散的一元五元的钱交到俞金妹手中,她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从这批学生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本心,他们的行为也感染着我。

02

 教给学生学会三思而后行,并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与孩子一点关心和精神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多,不仅仅存在于成人的世界,同样在中学生的脑海里也掀起了巨浪。身处青春期的少年,出于对金钱的崇拜,他们陷入了极度的迷茫。是继续求学?还是下海去赚钱?

王伟属于这样的少年中的一个。只有15岁的他,性格内向,也不善于交朋友。那是1991年初冬,他没来上学。销声匿迹一般,无从找起。在众人到处寻找不见,大家陷入困境之时,他妈妈发现家里压箱底的三四百元钱不见了。不言而喻,这孩子,明明是该读书的时候却想着赚钱,自谋出路去了。不巧的是,那段时间,他的班主任又请假了。过了将近10天左右,他回校了。他坐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根本不听课,或者说根本没心思学,他的迷惘之心真的无处安放。看着他的状态,我也跟着揪心。借着早读的时间,我找他谈话。询问了他外出的情况,他说的很少,就告诉我他想找工作,却没人愿意录用他。于是,趁此机会,我告诉他先安心读书,学好本领,自己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自然有工作的机会。感觉到他脸上划过一丝苦笑,他没说什么。后来的日子,虽然他的成绩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他坚持到了毕业。这件事就这么淡淡的过去了。三年后,他突然找到我家来,我很是意外。他依然不善于表达什么,聊天中才了解他的想法,给了他一些建议。此后,我们又失去了联系(那时还没有BB机,手机之类的联系工具)。30年过去了。去年,他从我的表哥那里找到我的电话,我们再次联系了。他开朗了一些,生活上也很不错。原来,他是向我报喜了,大女儿顺利考进师范院校,他希望女儿将来也做个好老。……

此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欢乐,非常地欣慰。虽然,他没有成为大学生,也没有什么大成就,但他平平淡淡的一个社会人,自食其力,生儿育女,走上生活的正轨,还培养了一位人民教师…… 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他,今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03

教会孩子学会坚强,面对任何逆境,都不自暴自弃。

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也许是人生中的困境。我不禁想起了其中一位学生名叫徐珍,前年七月初打我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找你很久了。”那是多年前的一位学生,读书中等偏上一点,高中刚刚上线,却因家庭变故而辍学。后来,在镇上找了份差使,过完年跟我一起,在出租房里住了一段时间。

得知她家里出事那天,我便和几个学生一起去看她,一到她家,她看见我,就忍不住抱住我痛哭。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一名任课老师的“殊荣”——学生如此需要“我”呵护,也是第一次跟学生如此的亲近,可以相拥而泣。处理好家里的事后,我们一起谈论很多。最重要的是,她必须坚强起来,她是长女,是妈妈和妹妹的主心骨;她只有快速的成长起来,挑起生活的重担,尽快走出生活的阴霾。其实,作为老师,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就算是金钱的帮助也只是暂时的,关键是她要有赚钱的本领和生存的能力。我给了她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告诉她,踏上社会,不要急于求成,凡事多留个心眼;告诫她做事要三思而后行。有机会还是要争取学习机会,哪怕学一门技术也好的。…… 许多年过去了,现在她生活得很好,告诉我已经成家,有自己的事业,还帮妹妹开了一家工厂。

前年12月份,她到杭州办事,特意跑过来看我。我们足足聊了4个多小时,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她告诉我那些年如何努力,进修学习,如何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就。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她没有被生活中的不幸打垮,也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成为一名有能力又无比坚强的知性女强人。

每当我想到我跟我的学生的点点滴滴,我很享受这份教育背后的快乐,幸福感油然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