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阅读,明确目的再出发 |读书征文选登之03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教师阅读,明确目的再出发





---读《走进教师阅读》有感

今年的新冠疫情给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后疫情时期的教育何为?教师何为?有人调侃教师成为了18线的主播,成为了网络课程的导演,成为了线上的客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后疫情时代,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才能更好适应“为未来而教”的需要。

韩愈关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至今对教师们有深刻的影响。我觉得,这其中的解惑,不仅要为学生解惑,更要为教师自身时时解惑。而阅读,是帮助教师提升知识涵养,做好解惑储备的最直接途径。但教师的阅读,不应是率性而为,在读什么、怎么读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线路图”。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走上教育阅读之路,我开始阅读刘波老师的《走进教师阅读》一书。

《走进教师阅读》一书,从教师阅读的目的、方法、意义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正如作者所言,他是用研究的态度来推动教师阅读。因此,他这本书中关于教师阅读的论述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也有很强的操作性。读完这本书,我进一步认识到,阅读是教师终身需要加强的修为。

客观地说,现在很多调查显示,教师的整体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阅读动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实,阅读动力不足是跟阅读目的不明确有很大的关联的。

 阅读的动机来源于阅读目的,书中提到并解析了出版界资深专家聂震宁先生提出的阅读“四目旳”:“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读以至乐”。读以致乐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能给人带来幸福,其实也是阅读的真正目的。但是阅读的目的又不单单是致乐,于我而言,“悦读”不是一件容易事,单纯的追求阅读中的享乐,我往往会沉迷于没有营养的故事小说等,致乐但又确是浅层的乐趣,这就让我的阅读行为失去了活力。恰好,刘波老师在书中为我解了惑,一味追求“悦读”并不现实,有些阅读的内容不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但因为求知或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读,如果能从阅读目的上正确加以认识,那么适当强迫自己阅读也是必要的。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需要在阅读前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先致知、致用,以“主食阅读为主”,再修为、致乐,将阅读升级成更高的境界。

但谈到阅读目的的明确,我依旧产生了疑问。需要阅读的动机源于方方面面,例如我认为自己缺少对人文自然等方面的涉猎,又不了解工作中的社交方法,对于教师专业的领域也有许多欠缺之处,但时间只有这么多,我该怎么来选择阅读的类型呢?

顺着刘波老师的书往下阅读,问题迎刃而解。书中有一篇名为“专业阅读是职业人士的刚需”,里面提到青壮年时期的阅读应由知识的积累自然转入到知识的应用上,是为了适应职业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增长知识和工作技能。读书开始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阶段,阅读也由一般性阅读转入研读状态。职业人士可以阅读专业外的其他书籍,但是专业阅读是刚需,是必须摆在首位的。刘波老师以医生角色做的比喻很生动,换作是老师的角色来说,如果一个教师从来不读教育类、学科类的书籍和期刊,一有空就阅读悬疑类、科幻类等书籍,那么他是成不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好老师的。但如果一个老师在专业阅读的基础上,多阅读了一些悬疑、科幻类的书籍,自然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更渊博,教学更生动的好教师。因此少了专业方面的阅读,其他的阅读只能说是兴趣爱好,无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这让我在选择书籍的种类时,更明确,更直接的能找到自己刚需的,助成长发展的阅读材料。

专业阅读是刚需,但我们在专业书籍的阅读中往往会遇到同一个难题。专业类型的书籍常常会由于超出自己原有知识含量而让读者产生难读懂,兴趣与动力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消减。大学时,我买过几本关于美学的书籍,但我翻了没几页就因为读的毫无头绪就将书本搁置在一旁积灰了,但其实“读不懂”代表的是我恰好需要去阅读这一类书籍。书里提到,在专业阅读上,要有适度登台阶的意识。从叙事类的书籍中勇敢跳脱出来,去阅读有一定理论性或理论性较强的书籍,同时还需要具备“啃读”的精神,正襟危坐,慢慢的将书啃透。当啃了几本书后,再回头去阅读原先认为很有难度的书,就会发现,自己的专业阅读进入了更高阶的水平中了。

阅读是一门学问,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无论是专业阅读还是基于兴趣上的阅读,都是提升自身涵养,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对阅读二字的诗意形容:阅读就是一把钥匙、一扇窗、一条路,走在阅读的旅程上,会看到极其美妙的风景,且自身也会变成风景的一部分。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明确阅读目的再出发,让自己形成合理的阅读结构。《走进教师阅读》这本书,提升了我对教师阅读的观念水位,走出了以往自己在阅读上的一些误区,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审视和监督自己的阅读行为,让自己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

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走进教师阅读》对我而言,是更好地打开了教师阅读的大门,如何在阅读中进一步提升自我,还需要自己大量的阅读实践。相信自己走正了阅读的路子,“为未来而教”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