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受这三种精神能力,就是幸福

 昵称44943940 2020-08-12
  
正确的人生观是道德的根基。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有同有异,各有所长,可以各取其精华,用作人生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及其在德育上的意义
1、儒家的人生哲学:安贫乐道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概括为四个字,就是安贫乐道,简明地表述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安贫,就是安于物质的贫困。《论语》中最典型的两句话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道,就是享受精神生活,把精神生活作为快乐的源泉。《论语》开篇三句话,在我看来是孔子的幸福宣言。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智性的快乐。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情感的快乐。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道德的快乐。人有三种主要的精神能力,即智性、情感和道德,孔子都说到了,享受这三种精神能力,就是幸福。

总之,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丰富。当然,儒家的人生哲学,最强调的是道德的完善。

  

2、道家的人生哲学:全性保真

战国时期著作《淮南王书》里记录了早期道家杨朱的一句话:“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可以用“全性保真”来概括道家的人生哲学,意思是:保护好完整的、真实的本性,亦即生命的原初的、单纯的状态,不要用物质的东西损害它。这也是庄子的基本思想。

庄子哲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保护生命的单纯,可以用《养生主》篇名做代表:二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可以用《逍遥游》篇名做代表。他认为,物质的、世俗的东西,既损害了生命的单纯,又阻碍了精神的自由,所以要警觉。他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一个人受物质和世俗支配,把自我丧失在物质里面,把本性丧失在世俗里面,就是一个颠倒的人。

总之,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自由,为此要看淡物质的和世俗的东西,不让它们损害人生最重要的这两项价值。

在人生哲学上,儒家提倡积极的态度,道德的人格,道家提倡超脱的态度,自由的人格,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活得本真、洒脱,广义上也是道德,但反对狭义的道德。我本人认为,超脱也很重要,一个人太看重物质的和世俗的东西,道德境界就会比较低。两家的共同点是轻物质,重精神,这在今天格外具有教育意义。

当今时代的倾向是,从外面找幸福,物欲膨胀,精神贫乏,结果并不幸福,道德也不会好。所以,德育不能局限于就道德讲道德,人生观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道德哲学的精华及其在德育上的意义

儒家哲学的核心是道德。儒家道德哲学的精华在原典中,我依据孔子和孟子谈一谈最大的两个亮点。
1、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最早明确地指出这一点。他把道德概括为仁义礼智四个字,其中,核心是仁和义,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智是根据仁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只讲仁和义。

什么是仁?孟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某个人,而是普遍的人,所有的人。“爱人”,就是对所有的人有爱心,其实就是善良。仁在人性中的基础是什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善良在人性中的萌芽。恻隐之心,又叫不忍人之心,看见别人有痛苦、有危险,你心里会不忍,会难受。

什么是义?孟子的解释是:“义,人之正路也。”就是人要走正道,坚持做人的准则。在训诂学上,义训为“宜”,适宜的宜,意思是应该。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应该和不应该,有一个标准,就是做人的准则。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违背做人的准则,这样得到的富贵一钱不值。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孟子的文章,大家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比生命更宝贵,不义比死更可怕,要我违背做人的准则,宁可死。

  

义在人性中的基础是什么?“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它是义的萌芽。做了坏事,心里会羞愧,觉得是耻辱,这就是羞耻心,它实际上是做人要有尊严的意识,道德自律的觉悟就建立在这个意识基础之上。

孟子还说,同情心和羞耻心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没有,就是非人也。“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如果这一点儿萌芽枯死了,人和禽兽就没有区别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在于是不是让这一点儿萌芽生长起来,开花结果。

孟子这个思想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不是从外面强加的,因此,德育不是道德规范的灌输,重点应该放在开启人性中固有的同情心和羞耻心;第二,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仁和义,即善良和做人的尊严,有之必能自律,其他品质是派生的。

  

2、道德完善本身是目的和价值

道德上的完善,做人做得好,这本身是目的,是价值,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耀眼的亮点。他再三表达这个论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做人做得好,别人不理解你,你没有因此感到丝毫不快,这不正是君子的品质吗?“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你不要怕别人不理解你,要让自己具备值得让别人理解的品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自己好好做人,小人看重别人的评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道德文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天的人学习道德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总之,道德必须真诚,是把做人本身当作目的,还是做给别人看,是真假道德的分水岭。

做人做得好,未必得好报,这是常见的事实。儒家对此的看法是:要把道德境界和外在遭遇加以区分。做人做得好不好,你可以支配,要努力,你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外在遭遇好不好,你支配不了,就坦然承受。关于这一点,孟子说得最清楚。其一,区分“在我者”和“在外者”。

  

道德是“在我者”,追求就能得到,不追求就会丧失,所以追求是有益的;外在遭遇是“在外者”,取决于命运,所以追求是无益的。其二,区分“天爵”和“人爵”。

天爵,就是老天给你的爵位、奖赏;人爵,就是社会给你的爵位、奖赏。仁义忠信,即道德,这是天爵;公卿大夫,即名利,这是人爵。你要追求天爵,把人爵当作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有,当然好,没有,也无妨,总之顺其自然就是了。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道德本身是目的,具有自足的价值。这个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德育要重视培养道德上的真诚态度。

在现实中,道德往往与荣誉挂钩,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是激励孩子们做好人好事,弊是促使孩子们把做好人好事当作获取荣誉的手段,会助长虚伪,而虚伪恰恰是道德的反面,从根子上败坏了道德良知。

 

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