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大赛】如果冬天没有大白菜 || 张素玲

 作家平台 2020-08-12

如果冬天没有大白菜

那天去超市买菜,正在挑新鲜的大白菜时,旁边一五十多岁打扮时髦的女子问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宝贝儿,咱们中午吃啥菜?”孩子看了看一堆紫红青绿的菜,说:“大白菜。”女人脱口而出:“吃大白菜啊?那回你奶奶家吃去。”我在边上立刻悟出这女人话里的潜台词:咱可不吃那大白菜,那是没品位,身价低的菜。看来,这小男孩的奶奶不住县城住村里,应该还种着大白菜。

瞄一眼大白菜的价格——0.29元,它确实是超市里最便宜的菜了,难怪那位时髦的外婆看不上。可是,这价格低廉的大白菜却是冬天里我的最爱,也是我们冀南平原冬天里必不可少的菜。

在我们这里,结婚或者过庙会,用来待客的必不可少的就是大锅菜,在家乡,不爱吃大锅菜的人是少数,提起大锅菜,那叫一个香啊!

做大锅菜的原料其实有很多种——冬瓜,豆芽,茄子,绿橄榄,西葫芦等,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好一样主菜,配以猪肉、粉条、豆腐、海带、素丸子等,再加各种佐料,就有了风味不同的各种大锅菜。可以在煤气灶、电磁炉上,用自己的不锈钢锅,炖出一锅浓香的美味。

但是,真正的大锅菜是用大铁锅炖出来的,尤以结婚时炖出的味道最好。

在家乡,谁家孩子要娶媳妇儿,是要用大锅菜来待乡邻的。结婚的前一天,主家家里就架起喇叭,经典的朝阳沟便开始不停唱起。在热闹的喇叭声里,院子当中会砌上一个大炉灶,支起一口直径差不多一米五的大铁锅,前来帮忙的相邻便有机会吃上几顿地地道道的大锅菜。

冬天里白菜是最好的原材料,新鲜实惠味道好。白菜要选圆形的,圆形的叶子厚实,菜帮少,口感好;白菜的色泽,并不是越白越好,而是以淡绿色为佳——水分充足,口感鲜嫩。猪肉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最受大厨欢迎的并不是纯瘦肉,而是肥瘦均匀的上好五花肉,瘦肉油脂太少,不足以把配料都炖出香味;肥肉太过油腻,影响食欲和健康。上好的五花肉,过油,炒酱,配上酱油、八角、花椒、小茴香、姜等佐料,用纯正的木柴铁锅大火转文火炖啊炖啊,香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五花肉就出锅备用了。

在大厨的指挥下,大铁锅水开后,放入浅绿的白菜(切块儿为好),透明的粉条(红薯粉为佳),褐色的海带,炸好的金黄的豆腐,炖好的琥珀色五花肉,各种调味品。木柴在锅底熊熊燃烧,又添了一份红火喜庆。锅里,肉和菜由大火转为小火慢炖,香味渐渐氤氲出来,隔着一条街都能闻见。出锅时,撒上翠绿的香菜末,又平添一缕诱人的香气。于是,前来送亲的人们和乡邻就可以尽兴地饱餐一顿冀南传统名吃了。说它名吃是有道理的,因为熟悉大锅菜的人都知道,在自己的不锈钢锅里,用电磁炉天然气煤气永远炖不出木柴铁锅的淳正的味道。

有趣的是,送亲的人们回到新媳妇儿的娘家,必然要汇报的一个话题是,闺女她婆家的大锅菜好不好吃。如果冬天里,没有大白菜,而用的是豆芽之类做主菜,大家必定会挑剔说:豆芽太多,不如白菜的味道好。所以,冬天怎能没有大白菜呢?!

外地的人初来乍到,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口锅炖这么多种类的菜,为啥不能一样一样分开做呢?认为这种吃法是懒惰、不懂生活的表现;等到尝过之后,多数却会喜欢上这味道。

我常常想,地处北方平原的故乡人为什么喜欢上大锅菜呢?细思,这恰好体现了北方人的特点——质朴、淳厚、旷达。大锅菜的选材很普通,不昂贵,不是高高在上的稀有物种,是平民化的食材;大锅菜的做法很简单——一锅炖,省事省时,没有那么多讲究和工序;大锅菜的工具很原始——木柴铁锅,源于自然的材料,才有淳正的味道,而一口大锅,足见北方人的豪爽旷达;大锅菜的寓意也很丰富——各种菜的味道煮到一起,是不是就是生活的味道?如此想来,谁说大锅菜只是一种美味,难道它不是一种文化吗?

我是吃着大锅菜长大的,我更是吃着大白菜长大的。隔些日子,也总喜欢用自己的小锅煮一锅大锅菜母亲。母亲每年都会亲手种上一些大白菜,那些淡绿水润脆生生的大白菜,不是在温室里用化肥农药喂大的,是在风里雨里晒足了阳光长大的。它两毛九的身价,却能煮出整个冬天暖暖的味道……

作者简介:张素玲,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曾在《江河文学》发表散文。爱语文,爱生活,爱思考,爱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