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江闽南愿 || 林丽华

 作家平台 2020-08-12

1996年,在惠州做记者、是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的东江闽南人黄永平,离开了惠州,先后到了广州和美国波士顿开创事业。虽然离家乡愈来愈远,事业也愈来愈忙,但是深藏在他心底的一个少年梦,三十多年来却时时在提醒自己:此梦一定要圆,那是关系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感情寄托。

最近,他带着这个深藏心底31年的少年梦回到了故乡惠州。

廿六年后再一次见到黄永平,是在旧年冬。他听说我老家五百年前从福建来,会讲闽南话,他很高兴。我们用闽南话交流,无拘无束地似亲人般无所不谈。黄永平告诉我,他是东江闽南人,他忘不了家乡的闽南语。黄永平从17岁开始,就有一个心愿:要保护濒临消亡的东江闽南语。这个心愿一直揣在他心里几十年,便成了他的一种心结。这个心结有时令他寝食不安。

黄永平用闽南语告诉我:阮的故乡置蓝田坝,阮村讲的话甲周围的村民讲的话毋同。细汉时有外地人来本村,听着伊讲的甲阮共一种语言,家人都非常热情招待。这位客人讲:伊每到讲福佬话(闽南语)的地方,大家都非常热情,像见着亲人一样。

就像每一个东江闽南人,黄永平深有同感。他说,母语就是灵魂的载体,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是家己的精神寄托。听后我觉得非常惭愧,其实跟他比,没讲几句我就噎住了,要改用普通话了。他的这个少年梦就是:要为东江一带、有着明显逐步走向消失的趋向的东江闽南文化做保护工作,他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

黄永平举了一个例子:1995年1月,当时台湾闽南语歌坛的红人林强(伊于1996年起获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至今多次获得)担任侯孝贤导演的《好男好女》的男主角来大陆拍电影,黄永平约伊谈了四个多小时的闽南文化,直至近午夜12点黄永平才主动作别。应该说林强也是被他的这种精神触动了,回到台湾后,林强的秘书还专门寄了一封长信和林强的唱片给他。黄永平也感叹:原来真的毋是我家己、毋是单单东江闽南人才有这种故乡的情怀。

黄永平对闽南语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呢?因为东江闽南人,只是孤孤单单地分布置东江边上,周围都是客家语族群、粤语族群,闽南语族群的村庄现在多的才几千人,少的就几百人—最开始可是只有几个人或数十人,经过几百年才形成这样的规模,他们在小小的语言族群孤岛上生活了几百年,远离闽南故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语言,他们渴望见到来自另外一个闽南语孤岛的家乡人。因为东江闽南人都来自福建漳州,而且基本上都是来自现在的龙海(原龙溪海澄两县合并而成),可能在漳州就是邻村的乡亲。

几百年前,东江闽南人的祖先在福建从水路来到博罗惠阳之间的东江边,大部分东江边陆路交通要道都住着客家人,因此闽南人只能择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江边落骹,逐代披荆斩棘、开垦滩涂,还要经常受到浸大水的威胁。以蓝田坝为例,从客家人住的蓝田圩到闽南人住的蓝田坝,路长只有几百米,要经过两条大沟,甭看这两条大沟,尤其是第一条大沟,就形成了客家人甲闽南人的天然分界岭。由于交通毋方便客家人毋愿意过沟来发展,闽南人也以大沟和蓝田河为屏障来建设家已的家园。闽南人家的交通就以水路为主(而水路恰是客家人比较不擅长的),陆路交通十分艰辛。四百多年来至上世纪70年代,蓝田坝闽南人从未跨过浅浅的蓝田河和更浅更小的大沟去建设家已的家园。

这感觉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故乡情。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与福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有关。

黄永平介绍讲,福建在周朝为闽越族地,据传其族先祖在黄帝至夏朝间自中原迁入,与东越(于越)甲南粤同为百越。公元前334年楚灭越(于越即东越)的过程中,闽越国建立,后来或国或王,继越国亡后又独立了220多年,跨战国、秦、汉三个朝代,至公元前110年方为汉灭,是华夏各诸侯国中独立时间最长的。而闽地三面高山相隔于外界,故自古善水路,与外界交流在中国各朝代中最为封闭,所以保留的先秦语言文字在中国各地区中最为原始丰富。而后迁入人口未具备大规模,对闽地语言文字不至于造成严重同化,所以至今闽语仍保持着鲜明的先秦语言文字特色。而中原故土,异族入侵、灭族战争、民族融合,几乎每三五百年一大变(晋室南迁,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室南迁,蒙满迁入北方)。总而言之,闽语是距离普通话最为古远的,近周朝语言;次为粤语,近秦汉语言(主体人口为秦朝百万军队与贬民);再为客语,为晋朝永嘉之乱起南迁族群,近晋唐语言。而吴语,则在民族融合中也仍然保留了下来。而普通话是东北话,是满汉合语,齐鲁汉人北迁东北后语言与山东话已迥异。在英语中,普通话的单词是mandarin,其意义显然是与满族有关,像不像满语的意思?粤语是Cantonese,闽南语是Hokkien/Taiwanese。1977年人类向外太空发射了60种语言,中国占了四种,分别是普通话、吴语、粤语、闽南语。而这当中,闽南语最为古老。所以,闽南语、粤语和客家语以及吴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方言,而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代表语言。

所以,闽南人(闽人的最大分支)族群和其他族群在语言文字和文化方面差异非常大。举例,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犹注明:滑,从水骨声。所以现在的语文书特别注明:禽滑(gu)厘。现代普通话、客语、粤语,滑和骨声母韵母都不相同,真正『脱胎换骨』了。但是闽南语,骨和滑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再看文字,春秋《左转》中《郑伯掘地见母》,其他汉语早就变掘为锄了,只有闽南语还用掘,不用锄;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书叫做册,是象形字。现在其他汉语都改册为书,唯有闽南语还叫册,读册—读书,看册—看书;其他汉族人都改用锅煮菜做饭了,只有闽南人还在用鼎煮菜做饭啊(粤语还偶有用鼎的,但是基本上都是用锅了)。周朝《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今,其他汉语区伊人已去,伊人唯留闽南语区(伊是闽南语第三人称单数)。

黄永平从读初中开始,就感觉到闽南语与别的语言显著不同,这座小小的语言族群,是一个最为孤独的族群。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闽南语和其他汉语相隔最为古远、文化差异最大,所以各地汉人相聚一起,闽南人是最难于入群的,其他地区语言互通性远较闽南语强,闽南语和其他汉语区语言的互通性是最差的。所以闽南人最为孤独,也最渴望相遇同乡人。尤其是东江闽南人,他们是在语言的孤岛上生活了几百年,远离闽南故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语言,渴望见到来自另外一个闽南语孤岛的家乡人。难怪,我们和黄永平、黄剑、纪少容等闽南人接触时,我们一样的语言,我们交流就跟远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分别远久的亲人。东江的闽南语,几百年来,高山大海割不断。黄永平对笔者说,闽南话就是我们的母语,母语就是灵魂的载体,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是自己的精神寄托。传承闽南语、保护闽南语,成了他的的精神寄托,成了激励他在逆境中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

黄永平感叹,保护和保留闽南语文化,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就等于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先秦文化——汉语的根文化;站在东江闽南人角度,保护和保留了闽南语文化,就等于保留了家己祖宗的文化甲家己的精神家园。无论从大局或小局,这都意义重大。他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寻找闽南祖籍根源和夏商周华夏文化根源,保留闽南祖先文化和华夏古文化。30万的东江闽南乡亲、500里长的美景江岸,应该有自己的闽南(福佬)文化、有闽南人的心声、有闽南文化的精神纽带。

闽南语文化传承着夏商周的古文化,因而非常厚重古朴。黄永平说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要编辑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丛书;建议政府和民间建设东江闽南文化博物馆;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东江闽南语区开设东江闽南语儿童少年教学课程;建议政府宣传部门和机构开设东江闽南语电视和电台广播节目;积极参与和建议社会文艺界举行闽南语文学和歌曲创作(比赛)、出版文学和音乐专辑、举行闽南语歌曲演唱比赛;参与全球闽南文化互动交流;等等。

虽然黄永平一直热衷于社团活动,他从199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营销学会--广东营销学会的副秘书长和副会长,以及广东信用协会副会长,但是他坦言:这次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非常不同,是关系到自已和乡亲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所以会像呵护自己的小孩,融入自己深深的乡情。

我好感动啊!我相信,东江闽南文化,在黄永平的坚持下,传承保护工作一定会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林丽华,笔名田梨花,惠东县平山镇人,原任惠东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现任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散文选刊·下半月》签约作家、惠州市、惠城区“非遗”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

1995年起,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终会有缘》、散文集《梨花散文》、报告文学集《沉重的翅膀奋力飞翔》、中篇小说集《官道》、纪实文学集《民间纪事》等个人专著5本,著作《终会有缘》填补惠东无人出过个人文学专著的历史空白。2001年,《终会有缘》、《梨花散文》被广州中山图书馆”粤人文库”永久珍藏。历年来,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南方日报》《作品》《中国作家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等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曾获“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当代小说奖”、广东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奖”等奖项19次。主持出版《惠东县志》,主编《惠东年鉴》《惠东人物》《惠东大事记》等11本志书,填补惠东当代方志出版的历史空白。2016年,全家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所有在平台发表的文章皆可申请参加作家平台的出书活动 ,具体请点开蓝色标题查看。

好消息,《2018年中国经典散文选》《2018年中国经典诗歌选》征稿启事



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启事

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自2017年11月1日起开展,体裁为散文、诗歌,内容不限,每篇文章字数在一万字内,每首诗在8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首发。可多篇文章参赛。

1、来稿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照片+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