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向阳:腊八祝福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 ◆ ◆ ◆

2017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 ◆ ◆

腊八祝福

                                  马向阳

         年味的开始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在这里有这样一首民谣,唱词的内容大致是这样:“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唊!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打娃娃,娘啊!娘啊!莫打了,门背后挂了一个猪尾巴,招吃去,油拉拉,不吃去,馋死唊!唆给一口,油拉拉!”这样一首民谣正是体现了年味的开始,也是准备过年的开始,杀猪宰羊,一番年味的开始,年货摆出城。

       接下来都是年味的准备,各种祭祀仪式,酬神仪式都开始,安土,谢土,酬神保佑!赎身活动也开始了,羊肥猪壮。


        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日,这天当地会给灶王爷(俗称灶爷)准备好上天的礼物,即为灶饼子,过去是要亲自和面精心去做,但现在不一样了,随便去超市或商店就可以购买到点心或糕点。灶饼的数量是按照一年的月数决定,最多是十三个,即为闰年的时候,一般为十二个,这个数字是不会改变的。在献上灶饼后,烧一刀黄表纸,插一炷香,然后向灶王爷吩咐一些好话,大概意思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上天不要说坏话,多说好话!”也有的为了简便,很多人提前在县城购买了灶糖,这样灶王爷食用后,嘴会被粘住,不会向上天说人间的坏话。

        腊月三十,年三十,是团圆的日子,这天下午包饺子,在村子力争先恐后的竞赛,看谁家第一个煮熟,献给先人和灶王爷,信号就是以鞭炮声为主,看谁家先放炮,这就是把饺子做好煮熟献给先人和灶王爷了。献饭,俗称供饭。煮饭的时候不能先尝,必须献给神供,不管是生是熟,供饭的方式是先要放炮,上香,然后将捞好的饺子端到桌子上,在碗上平放一双筷子,献大约十分钟,然后将碗中的汤向地上倾倒三次,并作揖。这样这碗饭象征着先人和灶王爷已经用了。

       下午六点以后,有未过三年礼的家,要举行接纸仪式,即将去世亲人的魂灵接回来在家过年,亲戚、朋友、村里人要封包冥币,上面写着这样的一些的话语,但由于关系的不同,称谓的不同,关系亲疏的不同,写法自然差异很大。大概是这样:“谨具,今逢新春佳节虔备冥财/币一包奉,故先xx(称谓)x府君大人(男的)/x(男方姓氏)门x(女的姓氏)慈君孺人(女的)正魂收用,xx(关系称谓)xxx(名字)叩拜/泪拜,公元/岁次xxxx年正月初三日墓前火化”,在封包好的冥币包后写上“护封”两字,这也是为去世的亲人的一种慰问。这样的仪式每一年都是如此,直到三年礼过后,这样的仪式就不会再举行了。把纸接进家门后,将写的纸坐立在正屋的桌子,这叫“座纸”,座纸的时候要时时上香,并有人陪纸。直到初三下午的时候才将这些纸送到亲人墓前火化,这样象征着将所用的心意表达到了。

        三十晚上要祭祀祖先。要向堂内的烧冥币,在门口和灶头要烧黄表纸,并将煮好的献茶点献,即为三献礼。今夜要守岁,要做到子夜过后。

三十夜过子时之后,这里要给天爷“燎屁眼”,这是要放炮,在庭院里堆放一堆柴草,然后点燃,并燃烧一刀(即为三张16k大小的)黄表纸,柴草最好能发出劈啪啦的响声,这样显得更为吉祥。有小诗一首:

            子时微早丑时好,堆起蒿柴在院中。

             火焰熊熊燎亮庭,正是农家新年钟。

             爆竹香烛丰盛祭,迎新一年百事成。

             燎柴爆竹镇煞神,才是吉祥意满衷。

        初一早上要给家神点纸,也是一刀纸和三支信香。初二则是向看庄土地点纸。从初一开始就是你来我往的拜年仪式。

        初五为送无穷的日子,这天必须早起,在天不亮就得要将无穷出门,就是将这几天烧过的纸灰,还有炕上席下灰尘扫除一些,还有灶头上的灰尘,一并扫一些。我自己作了一首小诗:

           又是一年送穷日,鞭炮声声唯恐迟。

           扫尘除土为送穷,祈求全年吉祥事。

         初九则是天爷的生日,这天要供饭,给天过生日。有小诗为引:

             又是一年老天寿,纷飞瑞雪兆丰年。

             鞭炮新饭齐摆案,祈愿一年百事安。

        十五在中国民间称谓元宵节,在宗教中又称为上元节。正月十五在西和民间又要给家神点纸,并要向祖坟上点纸,在当地俗称“点灯盏儿”,将泡好的献茶和酒水端到埋葬本家族的祖坟前,拿着冥币,祭祀祖先,并要拿一刀黄表纸和一些香烛,焚化冥钱。其中黄表纸是给土神的。我有一首小诗来描述:

              元宵烛香烟,坟前祭祖虔。

              三拜礼叩成,奠酒祭茶鲜。

              灯燃鞭炮鸣,新饭上桌供。

        十六又给土地点纸。出门走走,又称为“”游百病。

欢迎赐稿!

1.投稿请务必发送至邮箱:191979538@qq.com或xiangyang_ma@163.com并注明投稿字样;并加微信号:xiangyang_ma88,以便联系; 

2.题材不限,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