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海明随笔:思想火花(四)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作者简介:岳海明

岳海明,字照空,又字虚之。笔名兰馨。宅号兰馨居。生于1964年正月。甘肃武山滩歌人。现为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主业站稳三尺讲台,闲暇享受书法文学。无论声名如何,但求心地坦然。倘有知音相遇,其乐也融融矣!诗意的栖居是我不变的方向,或可告慰此生。

学佛札记

文/岳海明

        学佛贵在专心,唯如此,则成效鲜明。当然,在专心的境况下,才能获取佛陀的大智慧,也才能在思想上拥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学佛贵在虔诚信仰。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起心动念,都有佛菩萨如影随形。而慧根优良者,便能洞彻人性的本源,从而让生命彰显动人的魅力。
        古人有首悟道诗——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就在尔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本首诗说的是一切众生,无论高低贵贱,都拥有佛性,所以,你就不必向外人求,不必向过去求,也不必向未来求,而是向自己求,向当下求,向当处求,也向当念求。所谓“反求诸己”,正是侧重体现自我的修行。
        看这世间,再美丽动人的背后,也有不少让人感到惊诧的现象。而最让人遗憾甚至痛心的是人性的本质力量逐渐削弱着,说透彻,就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物欲思想,严重制约着一些人的行为,如司空见惯的假冒伪劣,甚至毒害生命,包括毒害动物生命的卑劣行径。就屡禁不止的地沟油现象,着实让人防不胜防。当然我们的国家时下很决心要治理的,如对地沟油生产者视其恶劣程度,可以判处死刑。赚钱的欲望的确合情合理,关键是要从正常的途径来。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依然不失为大家发财致富的主导思想。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人们总是具有现实意义。
        人心啊,一旦被金钱利益叼走了,那几乎就蜕变为人间的魔鬼,甚至是地球的魔鬼。所以,灵魂在当下既需要救赎,而学佛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否则,生活的环境,就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人类自己的幸福指数,人性的阳光也就不那么明媚和温暖。
        说到底,修行也罢,救赎也罢,就是要人们“明心见性”。这一个“性”实在是重要的很。其内涵也很丰富。即是: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看来,所谓的“性”(人性),也就是对应“心”。这样,我们就了解到人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就必先拥有一种健全的“性”,或是健康的“心”,否则的话,就是人类的异化或是恶魔了。
         看来,佛家很是注重心性的修行,包括人的起、心、动、念,显得非常细致入微。于此足以见出修行绝非马虎之事。这点恰好又与儒家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孟夫子曾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这里就充分反映出古圣者对固有人性的格外看重。这里的“恻隐之心”就是体现了与佛家倡导的“慈悲之心”相似的思想,皆是对不幸之人的同情、怜悯,甚至痛切之意,只不过是,佛家的“慈悲之心”内涵,恐怕要比儒家的更为广泛,更为生动,从空间地域来讲,包含了十方法界,也就是整个阴阳世界;从涉及的对象来看,不但涉及到人的生还是死,而且,还涉及到所有动植物的生命。你看看,佛的胸怀有多么的宽广,多么的细致呀!这种思想,恰恰与当下社会政治所倡导的环境保护思想是暗合的。
        可以说,在人性的提升问题上,儒家强调“修养”,即是修正错误的言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所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积极思想,值得大力弘扬。而佛家强调“修行”,即是修正错误的起心动念,达到六根清净,看破放下,从而达到生命的殊胜圆满,或是达到佛菩萨的境界。至于老庄思想,则是超越现实,终而达到灵魂的逍遥游状态,换言之,就是无不为境界。
         因此,不管儒家,还是佛家,都把人的“恻隐”“慈悲”之心(“性”)放在了第一位,这充分说明了善良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关乎人是否还能成为人的重大问题。我以为,善良的人性,它就是人的生命中最肥沃的精神土壤,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它的时候,他(她)就是一个令人放心的人,令人感动的人。
        那么,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善良人的起点快乐出发吧,从点滴做起,从友善做起,从宽容做起,从理解做起,从和谐做起,那么,你内心的精神之太阳会永远冉冉升起,无论外在是阴天还是雨天。
        我愿佛光临照众生世界,也更愿佛性救赎正在异化或是已经异化了的灵魂,那样的话,这个世界真正的是清净世界,美丽世界,幸福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