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为什么接受真正的自己并非易事?

 心有树 2020-08-12
文:木木瞎扯

据说,所有人都有过这两种扎心的体验:一是看到照片中的自己,发现比镜子中的丑很多。

还有一种就是听到自己录音里的声音,发现既陌生又难听,甚至会感到焦虑,产生鸡皮疙瘩。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有的人能接受这种声音,有些人就觉得很难受呢?其实,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1)声音为什么不一样?

首先不说心理的因素,声音不一样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传播的途径不一样。当你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头传到耳朵里的。
这时候,声音会更低沉,更有磁性,所以感觉更好听一点。

但是,如果你把声音录下来,再放给自己听,就是单纯的空气传播,和别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可以说,这才是真实的你。

(2)心理因素一:陌生带来的焦虑

熟悉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我们潜意识中,都会选择我们所熟悉的事物。

声音同样如此,你所习惯的,是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了,而真实的“声音”对你来说其实是陌生的。

而你还需要认同,这种“陌生”的事物,就是自己真实的样子。自然而然地,你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和焦虑,让你讨厌自己的声音。

(3)心理因素二:我们都喜欢好的

就像自拍一样,哪怕你不去p,你也会尽量选取好看的那些照片,并认为这才是真实的自己。

而把那些丑的、不好看的自拍,你一定会在心里觉得,这才不是我呢。

这就是一种自我服务偏差,我们总是喜欢把好的一面归为自己,而排斥不好的一面。对于声音也是如此。

我们会自己骗自己,认为平时那种有磁性的声音是自己的,而不是真实的声音。

(4)心理因素三:自卑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自信程度越低,越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因此当一个人自卑的时候,会更加敏感,并会自我归因,把别人的藐视、拒绝和否定归咎于自己的容貌或者声音。

而且,绝大多数自卑者还会产生一种隐性的自恋,他们对自己其实是有很高的期待的,他们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很棒。

结果,“真实的自己”和“想象的自己”差那么多,自然会让人产生焦虑、难受的情绪。

结语: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自信心,自信的人,在短暂的陌生、焦虑后,能很快地适应“真实的自己”,甚至爱上这种“真实的感觉”。

当一个人内心强大了,不把自己的自尊、自信建立在外在的容貌、声音上,自然而然会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