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我的书摘0898 2020-08-12

元光元年十一月(公元前134年),在窦太后驾崩后,正式亲政的汉武帝刘彻,听从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此举并非武帝一时心血来潮,想当初刚即位的刘彻雄心万丈的想要“建元改制”,可惜被窦太后铁腕扼杀,最终武帝只能韬光养晦,继续按照国初既定的“黄老之术”国策施政。如今窦太后新丧,乾纲独断的武帝在改元元光后,立即着手对内外政策进行更化鼎新,而举孝廉、策贤良便是改制的第一步。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为此,武帝在策贤良文学的诏书中,向董仲舒求问长治久安之道。

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史称“天人三策”。在策论中,董仲舒融合法家之大一统,兼蓄阴阳五行杂学的新儒家思想喷薄而出,并创造性提出“天人感应”的说法,进而将儒学提升到独尊的地步。

所谓“天人感应”就是:天和人互通、互感,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在强调君权神授的同时,也认为,天子所作所为与天意相通,若不行仁义,必有上天降下灾异警告,反之则有祥瑞现世。

这套有着神学思想的“天人感应”理论,在经董仲舒的阐发梳理后,成为儒家思想体系内重要的观点学说,贯穿了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统治,可谓影响深远。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但实际上,自先秦时代儒家学说问世以来,其所持的天人观就几经嬗变,甚至还互相对立过,它最终能形成系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先秦儒家的天人观

天人观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天”,这里的“天”当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中自然界的天,而是至高无上造物主的化身。

董仲舒就解释道: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上古神话时代,人神杂糅,天与地也是相通的,在颛顼帝“绝地天通”后,“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天也就成了人仰望的存在,神格化的代称。

周代建立以后,周公作《周礼》,其核心宣扬的便是殷商失德,获罪于天,周承“天命”而立。而周王也自称“天子”,代表天的意志统御万民。通过宗法礼制,早期带有宗教意味的君权神授思想得到确立,天当然也是被膜拜、敬畏的存在。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春秋末,儒家思想开始兴起,截止秦朝统一六国,在这段先秦时期中,儒家的三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都有不同的“天人观”。

孔子的“天人观”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其一生都在奔走列国试图恢复崩坏的礼制。因而不可能不受周代形成的“天命”意识影响。

《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对上天要敬畏,这是孔子对“天”的态度,之所以要敬畏,是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为。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尽管孔子认为天命不能违,可却强调“天道远,人道迩”,对鬼神之事要“敬鬼神而远之”。所以根本上讲孔子的天人观是天与人一分为二来看待的,天命的客观存在无法改变、无法否定,但人事还需要尽,毕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孔子为实现“克己复礼”而四方奔走,宣扬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这其实正是孔子对其“天人观”的践行。

孟子的“天人观”

孟子是继承孔子道统的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不仅丰富了“仁政”思想,更是提出了“义”,使得“仁义”成为儒家的道德核心。

而在天人观上,孟子在继承孔子天命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开创。

孟子赋予了天道德属性,在孟子看来,天就是“仁、义、礼、智”的象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这是将神格化的天又人格化。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 告子章句上》

天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孟子主张人应当修“天爵”,向“天”所代表的的道德靠拢,“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所以孟子的天人观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像他在《孟子 离娄章句上》所言: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人有“知天”的心性,追求道德上的至善至美层次,那么这便是人与天通,达到天人合一的最终境界。这也就是孟子的天人观。

荀子的天人观

儒家传承到荀子时,战国时代已尽尾声,宗法分封制早就没落。奴隶制被封建专制所取代,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已然不可能实现,儒家思想也只能顺应潮流,向经世致用方面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荀子的天人观自然是与前代有所不同。

在《荀子 天论》中,荀子便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善恶属性,更没有什么道德观,不会以人的好坏、意志而转移。在今天看来荀子的天人观正是唯物主义的体现,这在当时无疑是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在强调天的客观性后,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天事与人事无关,人的命运与社会治乱都由人自身决定。只不过天赋予人欲望,“性者,天之就也”,人只有在“礼”、“法”的规范下,才能正自身,国家才能实现大治。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荀子的这套天人观,充满了经世致用思想,不过却否定了天的神性,也就间接使得君王的权力失去天的“神授”,从这一方面讲,就注定了荀子的天人观不能被统治阶级采纳,也造成儒学不能成为官方所推崇的显学。

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观

儒家经先秦时代的发展,及至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打压,儒家学派要想成为官方主流思想,改造思想形成新儒学,变成了秦汉之时,儒家弟子的历史任务。

汉朝建立后,新生政权在总结前朝灭亡的原因时,都看到了秦亡于苛法。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陆贾就指出,秦失天下在于未行仁义。

法家在汉初成了过街老鼠,儒家思想重新抬头,有了市场。只不过汉朝的建立者刘邦认可陆贾的建议,但汉初民生凋敝的现实国情却容不得推行儒家的治国政策。为了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国家在政治经济政策采取了放任措施,“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这种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便成为了汉初的施政方略。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到了武帝时期,大汉开国七十多年,在黄老之术的国策下,“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社会经济有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不能不说是无为而治下,大汉朝廷放权的功劳。

但成也“黄老”,败也“黄老”。随着经济民生的恢复,诸侯王国尾大不掉,而豪强兼并也愈演愈烈,分封与集权的矛盾已然成了极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汉王朝中央的统治秩序。

黄老之术不在适应新的历史环境,这给儒家崛起提供契机。

董仲舒在前代先贤的基础上,对儒家进行了改造,以适应大一统的集权王朝统治。而作为新儒学的指导纲领,天人观,也被董仲舒赋予新的内涵。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首先董仲舒重新拾起孔孟“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天的无上权威,而君王的权力来自天授,“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以神权与王权相联,加强了君主的权威。

同时董仲舒在摒弃荀子天道客观存在的主张后,又吸取荀子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在糅合法家的刑罚观念,使得儒学在政治活动中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最重要的是,在融合了阴阳五行、墨家天道观后,董仲舒进而将天人合一理论扩展为“天人感应”。作为最高主宰的天,会根据人间的治乱得失做出相应的回应。

这种成系统、体系的理论使得儒家思想制度化,在各家思想学派中当然是最为出挑的,在思想层面解决了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治乱问题。

天与人:儒家天人观经过怎样演变,才有了董仲舒集大成的天人感应

因此董仲舒顺应时代提出的“天人感应”,巩固了皇帝的权威,维护了汉代的大一统政治局面,这对稳定当时的封建统治秩序是有积极的一面的。与此同时,天人感应中的灾异警告无疑也震慑了君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的肆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